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454|回復: 2

[儒家学说] 陈子禽谓子贡曰翻译及全文评析

[複製鏈接]
九州书院 發表於 2018-11-8 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读】论语·子张第十九:陈子禽谓子贡曰全文翻译及评析

陈子禽谓子贡曰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翻译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是在故作谦虚吧,仲尼怎么会比您还贤德呢?』子贡说:『君子一句话能表现出他有智慧,一句话也能显示出他无智慧,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啊!夫子的境界是高不可及的,就像天是不可以攀着这阶梯登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能够得到诸侯或卿大夫之位,那他就真能像人们说的那样,想要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想要引导百姓以德行事,百姓就会以德行事;想要用仁政安抚百姓,百姓就会远来归附;想要以乐教感动百姓,百姓就能和睦安乐。夫子健在时,百姓以之为荣;先生去世时,百姓为之哀痛。这样伟大的圣人,我们怎么可以企及呢?』

陈子禽谓子贡曰评析

子贡接连三赞孔子,一赞孔子『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二赞『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三赞『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首赞在于孔子的学问的高深与宏大,二赞在于孔子的德行光明如日月,三赞孔子的礼乐文化的践行非常人可及,以『天』为喻,圣人气象跃然而出。三赞也相应儒家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如果说论语二十篇有一个结构的话,第十九篇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就是给师生之间相与为学之会加一个休止符,第二十篇是全书的后序,交代了自古以来的圣贤之道的精神传承,孔子正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圣人,即便孔子殁后,大道遍在永在,而孔子也在这大道流转中,不朽于世。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11-8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谦恭了吧,仲尼还能比你更贤智吗?』
子贡说:『君子讲一句话,即足见其知识,亦足见其不智,因此讲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是常人不可比及的,就好像天是无法用梯子攀及一样。夫子如果得以一家立于国,(那么就会像圣贤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当地的荣耀,(夫子)死了也会令当地百姓自发哀悼。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遊客  發表於 2018-11-8 09:14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钱洽 發表於 2025-4-19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子张》"陈子禽谓子贡曰"章评注

【文本精析】
此章以陈子禽质疑发端,实则暗含"圣凡之辨"的深刻命题。子贡三赞孔子之语,构成层层递进的义理结构:首言"言不可不慎"确立对话的严肃性;次以"天之不可阶而升"喻圣境高远;终以"立之斯立"四组排比,展现圣人化育之功。其修辞之精妙,恰如《文心雕龙》所言"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经义阐微】
子贡"三赞"实为儒家圣贤观的系统表述:
其一"数仞之墙"喻知识体系。郑玄注:"七尺曰仞",此非实指高度,乃言孔子之学如宫墙深邃,非浅尝辄止可窥堂奥。朱熹《集注》谓"言墙高而门峻",暗合《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之旨。

其二"日月之喻"彰道德境界。此与《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于走兽"之喻异曲同工,皆言圣人德辉如日月普照。钱穆《论语新解》指出此非夸张之辞,实指孔子"德配天地"的超越性。

其三"天阶之喻"显实践维度。"立之斯立"四句,马融注为"教立则立,导行则行,安抚则来,动化则和",完整呈现《大学》"修齐治平"的实践逻辑。清儒刘宝楠《正义》特别强调此乃"圣王功化之极",非仅理论空言。

【思想史定位】
此章在《子张》篇具有承启意义:前承《泰伯》"巍巍乎舜禹"的圣王论述,后启《尧曰》"允执其中"的道统谱系。子贡之答实开后世"道统论"先声,其"生荣死哀"说更与《左传》"三不朽"说相呼应。现代学者李泽厚谓此章"确立了儒家圣人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统一"(《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确为的论。

【现代启示】
1. 知识敬畏:子贡"言不可不慎"警示当代知识传播的严肃性
2. 师道尊严:在解构权威的时代,重建"圣贤可学而至"的为学路径
3. 文化认同:通过"生荣死哀"的集体记忆,思考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可能

要之,此章非徒尊师之辞,实为儒家"天人之际"哲学的精微表述。子贡以"不可及"言"可及",正昭示着《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践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