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487|回覆: 2

[儒家學說] 陳子禽謂子貢曰翻譯及全文評析

[複製鏈接]
九州書院 發表於 2018-11-8 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讀】論語·子張第十九:陳子禽謂子貢曰全文翻譯及評析

陳子禽謂子貢曰原文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餒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翻譯

陳子禽對子貢說:『您是在故作謙虛吧,仲尼怎麼會比您還賢德呢?』子貢說:『君子一句話能表現出他有智慧,一句話也能顯示出他無智慧,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啊!夫子的境界是高不可及的,就像天是不可以攀着這階梯登上去一樣。如果夫子能夠得到諸侯或卿大夫之位,那他就真能像人們說的那樣,想要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想要引導百姓以德行事,百姓就會以德行事;想要用仁政安撫百姓,百姓就會遠來歸附;想要以樂教感動百姓,百姓就能和睦安樂。夫子健在時,百姓以之為榮;先生去世時,百姓為之哀痛。這樣偉大的聖人,我們怎麼可以企及呢?』

陳子禽謂子貢曰評析

子貢接連三贊孔子,一贊孔子『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二贊『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三贊『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首贊在於孔子的學問的高深與宏大,二贊在於孔子的德行光明如日月,三贊孔子的禮樂文化的踐行非常人可及,以『天』為喻,聖人氣象躍然而出。三贊也相應儒家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如果說論語二十篇有一個結構的話,第十九篇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那就是給師生之間相與為學之會加一個休止符,第二十篇是全書的後序,交代了自古以來的聖賢之道的精神傳承,孔子正是繼往開來的一代聖人,即便孔子歿後,大道遍在永在,而孔子也在這大道流轉中,不朽於世。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11-8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謙恭了吧,仲尼還能比你更賢智嗎?』
子貢說:『君子講一句話,即足見其知識,亦足見其不智,因此講話不可以不慎重。夫子是常人不可比及的,就好像天是無法用梯子攀及一樣。夫子如果得以一家立於國,(那麼就會像聖賢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要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着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協力。(夫子)活着是當地的榮耀,(夫子)死了也會令當地百姓自發哀悼。我怎麼能趕得上他呢?』
遊客  發表於 2018-11-8 09:14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餒之斯來,動之斯和。
錢洽 發表於 2025-4-19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子張】"陳子禽謂子貢曰"章評註

【文本精析】
此章以陳子禽質疑發端,實則暗含"聖凡之辨"的深刻命題。子貢三贊孔子之語,構成層層遞進的義理結構:首言"言不可不慎"確立對話的嚴肅性;次以"天之不可階而升"喻聖境高遠;終以"立之斯立"四組排比,展現聖人化育之功。其修辭之精妙,恰如【文心雕龍】所言"精理為文,秀氣成采"。

【經義闡微】
子貢"三贊"實為儒家聖賢觀的系統表述:
其一"數仞之牆"喻知識體系。鄭玄註:"七尺曰仞",此非實指高度,乃言孔子之學如宮牆深邃,非淺嘗輒止可窺堂奧。朱熹【集注】謂"言牆高而門峻",暗合【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之旨。

其二"日月之喻"彰道德境界。此與【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之喻異曲同工,皆言聖人德輝如日月普照。錢穆【論語新解】指出此非誇張之辭,實指孔子"德配天地"的超越性。

其三"天階之喻"顯實踐維度。"立之斯立"四句,馬融注為"教立則立,導行則行,安撫則來,動化則和",完整呈現【大學】"修齊治平"的實踐邏輯。清儒劉寶楠【正義】特別強調此乃"聖王功化之極",非僅理論空言。

【思想史定位】
此章在【子張】篇具有承啟意義:前承【泰伯】"巍巍乎舜禹"的聖王論述,後啟【堯曰】"允執其中"的道統譜系。子貢之答實開後世"道統論"先聲,其"生榮死哀"說更與【左傳】"三不朽"說相呼應。現代學者李澤厚謂此章"確立了儒家聖人的超越性與內在性統一"(【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確為的論。

【現代啟示】
1. 知識敬畏:子貢"言不可不慎"警示當代知識傳播的嚴肅性
2. 師道尊嚴:在解構權威的時代,重建"聖賢可學而至"的為學路徑
3. 文化認同:通過"生榮死哀"的集體記憶,思考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可能

要之,此章非徒尊師之辭,實為儒家"天人之際"哲學的精微表述。子貢以"不可及"言"可及",正昭示着【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實踐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