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61|回覆: 18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子罕第九】串讀

[複製連結]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4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說【泰伯】是集中展示孔子關於社會、關於政治、關於文化的宏觀思想和基本立場,那麼接下來的【子罕】則把注意集中到孔子本身,從他自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和行事風格,以言傳身傳的方式爲我們進一步展示孔子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德行和人格魅力。由之也加深了我們對【里仁】一篇的關於『仁』的認識,同以夫子自身爲範例,從個人『修身』的角度進一步回答了如何才能做到『里仁爲美』問題。

9.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很少從鼓吹私利的角度出發來談論利益問題,而是以天命和仁德爲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依。一般傳統的解釋往往從這一句出發,往往論及儒家重義輕利的思想。其實,我們還是應該對孔子『罕言利』的原因,進行多方面的分析:

我們知道混亂的時代往往催生偉大的思想家。春秋之時,誠如孔子所言:『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在這樣的社會局面之前,還『放於利而行』絕對是不可取的。人而不仁,從上到下,社會風氣是人人唯利是從,個個唯利是圖。結果往往是『驅而納諸罟,攫陷井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如果再對人們,以利當頭,一味的曉之以利,甚至誘之以利,無異於是揚湯止沸,甚至是飲鴆止渴。孔子當然對於『利』要低調,甚至在必要時給人當頭棒喝。

在這樣的情勢下,孔子作爲覺醒者、思想家、教育家當然要提倡人們見利思義,而不是見利忘義。孔子需要在社會上弘揚一種『先難後獲,仁者愛人』的思想,而不是去隨波逐流、推波助瀾。孔子立志於培養一批『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君子,他們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志趣,以仁爲已任。他們能夠以身作則,先人後已,率先垂範,死而後已,以『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爲主要方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次和領域,通過示範家傳、教育、從政等途徑,達到弘揚正氣,舉直措枉,移風易俗,撥亂反正的社會效果。自然而然,孔子不會贊成弟子和學生從求名,求利,求位的基本立場出發,去學而不厭,敏而好學。他一再強調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結合當時社會形勢,他側重於強調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本著『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的原則來招收弟子。並一再告誡弟子『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無適、無莫、義與之比』。所以,他把『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視爲弟子成人之禮。

對於統治者,他更是如此。他強調『邦無道,富且貴,恥也。』實際上就是將矛頭直指當時貴族統治階級。他反對統治者借變法之名,巧取豪奪,與人爭利,進而主張讓利與民,節用愛民,使民以時,如:『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便是明證。他也反對統治者使民以利,誘使和糾集民眾,發動戰爭,攻城略地。對於孔子的思想,我們只要細讀【論語】,就能明白扣在他身上許多帽子純屬於子虛烏有,如【論語】載: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當然孔子並不是說非要都等老百姓都富有了,再來教化。而是說,衛國光人多還不夠,還要讓老百姓富庶,光富庶也不行,也要進而加以教化。在解讀孔子時,其實是許多人自己思想僵化,進而架空了孔子鮮活的靈魂。

但是對整個社會或者老百姓而言,孔子堅持以人爲本,孔子從不諱言正當的利益需求,不搞愚民思想,反而主張利民之所利。在觀察和提出統治者包括自己弟子爲政的政績時,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爲最基本的評判依據,並不反對社會經濟制度和利益關係的調整。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在推行禮樂教化的同時,他並不反對導之以利。所以他評價在鄭國進行大刀闊斧變革的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有人問子產爲政如何?他直接就回答到『惠人也。』什麼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造福於民。所以,對於老百姓,面對社會風氣江河日下的局面,孔子也發牢騷,甚至還有憤世嫉俗之語。但是他始終從蒼生社稷的天下觀、千秋萬代的大局觀出發,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發奮忘食、樂以忘憂』的精神,從沒有對他們真正失去過希望,放棄過責任,缺少過關懷,既然他主張賢人政治,所以他把主要的責任歸結到統治者身上,把矛頭指向他們及其少數依附於他們的小人身上。所以,孔子『罕言利』不是針對老百姓正當的利益要求,只是強調以禮節之,甚至強調以禮成之,以禮保之。孔子並本主張極端『禁慾』的思想,更何況是對於在動盪的社會中度日如年,倍受煎熬的老百姓。他認爲『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也不諱言『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他甚至強調『邦有道,貧且賤,恥也。』 同時,他也深知一般人而言在現世社會中道德防線往往是脆弱的,他甚至說:『富而無驕易,貧而無諂難。』但是這並不是針對社會的等級而言,富有的階層必然無驕,貧窮的階層必然有諂。他是說整個社會的富庶水平,如果人人都有道而富,誰在誰面前又能趾高氣揚,只有整個社會貧富相當懸殊或者整個社會相當貧窮,無以爲生計,而極少數人有權有勢才會如此。所以,孔子從現實出發固然『重義輕利』,但是他不是禁欲主義者,他有非常正確的名利觀。【論語】往往有萬世不易的道理,也有切中時弊的藥方。如果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有意無意地把萬世不易的道理,當成權宜之計,把因人而異的藥方當成萬靈之丹,把孔子對夫子自身,對弟子門人,對天子貴族,對生民百姓的不同標準和要求混同起來,甚至顛倒過來。實際是利用了孔子的名頭、侮辱了孔子的智慧,糟蹋了孔子的心血,玷污了孔子的形象。爲什麼孔子最後會代人受過,就在於此。

9.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達巷這個地方人說:『孔子真是偉大啊!廣博的學習知識,沒藉助什麼就能成就自己的名聲。』孔子聽說後,對自己的門下弟子說:『我憑藉什麼呢?我是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靠趕車啊。』一般認爲『無所成名』是說孔子學問太博大太完善,反而顯得沒有了專長。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下面馬上要講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應該說孔子還有一些專長的。個人認爲在這裡主要是講孔子『少也賤』,在社會上並沒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全就是靠後天的好學而成名的。那麼孔子就此用六藝來打比方,如果射箭是爲政的話,那麼駕車就是爲爲政。孔子把天下比成一輛馬車,把自己的推行自己主張、提倡禮樂教化、誨人不倦、甚至『參政議政』的獨特方式比作『駕車』。這比喻十分形象,他不是車主,也不是乘客,但是他希望能夠給人們指引路線和方向,希望能夠讓人們平安、舒適到達目的地,希望人們坐上他的馬車就能少走彎路、不會翻車。『君子無爭,必也射乎』但是孔子希望能做到與世無爭,那怕是以溫良恭儉讓得之,也是不得以而爲之。但是他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對社會有所作爲,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出發,他培養弟子,讓他們成才、興教、立業、出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政治主張。這比他一個人沒日沒夜的『射箭』,社會效果絕對要強得多了。所以孔子說『吾執御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把大家引上了正道,自然自己也上了正道,他把大家送到了終點,自然自己也達到了終點。這就是孔子『少也賤』爲何能夠最終博學成名的秘密。

的確如此,其實一些人眼裡,孔子的名氣還不如自己的弟子子貢,即使是甚贊『大哉孔子!』的達巷黨人也未必能想像到孔子後來所受到無上推崇和神聖地位。但是無所成名的孔子到了今天仍然是中華文明甚至東亞文明的標誌人物,成爲世界名人。所以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成名也是如此,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孔子胸懷天下,有道是『渡人者渡已,助人者助已』,自然而然孔子也必將聞名天下。儘管孔子生成沒有想到自己身後會有如此的殊榮,也不見得希望自己能獲得這樣的尊奉,但是聖人就是這樣不欲而得,功成不居,是以不去。一位『富如可求,吾願爲執鞭之士』的鄒人之子卻不經意成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歷史進程的超重量級人物。所以從中我們更能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當然,他如何知道有這樣的結果,當時說話真是要慎之又慎啊!否則,我們後來也吃不了那麼多苦頭,他要是能留下一本念不歪的經該多好,聖人已遠矣,昔者不可追!

點評

孔子立志於培養一批『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君子,他們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志趣,以仁爲已任============================亂世之下,尚有幾何哉!   發表於 2010-7-19 23:16
人而不仁,從上到下,社會風氣是人人唯利是從,個個唯利是圖。結果往往是『驅而納諸罟,攫陷井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 此則今人之謂也乎?   發表於 2010-7-19 22:11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6 17:27 | 顯示全部樓層

9.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孔子說:『使用麻布做禮帽,這是周禮的傳統。現在用絲綢做禮帽,這是出於節儉,我跟從大家的做法,臣子必須在堂下對國君行拜禮,然後國君推辭,臣子然後到堂上再拜,這是周禮的傳統。這是出於驕泰。雖然違背眾人的意願,我還是堅持在堂下先行拜禮。』看來,在當時現實生活中的禮儀已經發生了流變。孔子對之採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他認爲從節儉的角度出發,禮儀的改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是由於人的心態不誠不敬造成的,他堅決遵從舊禮。其實這個拜上不拜下,到底是國君不推辭先搞壞了規矩呢,還是臣子們先不拜下搞壞了規矩呢,還真有得一說。

當然按照當時的禮節,臣子要給君王行禮,但是君王也要回禮,有時也包括必要的推辭;晚輩要給長輩行禮,有時也包括必要的推辭,長輩也應該給晚輩回禮。這個『拜下』是不是就是指的這種回禮呢?也孔子認爲對任何人都要以禮相待,即使地位低於自己的人給自己行禮之後,也必須回禮,以表示感謝、謙遜之意,因爲這才符合禮的實際精神。當然,這純屬個人推斷,不足爲據。其實從這一句話里,我們真正值得出學習的應該是孔子那種不唯書,也不唯眾,堅持基本原則,但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務實態度。至於孔子是不是頑固的堅持舊禮,是不是堅決強制維護等級尊卑制度,倒是次之的。也許我們認爲他堅持的基本原則也本身也不對,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儘管他可能分析有誤,但是思路是絕對正確的。一個人首先要有原則性,然後再來談什麼的原則,一個人首先要有靈活性,然後再談什麼樣的靈活。

9.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絕四種不好的心態:不會主觀臆斷、捕風捉影地去猜疑,不會機械教條、脫離現實地去奢望,不會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的去偏執,不會見義忘利、以鄰爲壑地去謀私。總結起來而言,孔子這個人相當『無我』,擠掉弟子吹捧的水分,應該說孔子處理問題儘量防止武斷,面對事情儘量防止主觀,待人接物力做到不自傲,爲人處事做到不自私。總之,孔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原則,但是他又不是一個事事以自我爲中心,時時以自身爲取捨,樣樣以自己爲高明的人。我們今天的社會越來越強調個性意識,越來越強調獨立精神,越來越強調個人價值,這當然是合理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向孔子學習。孔子在當時的社會裡,也可以說是特立獨行,不願隨波逐流,也可以說是卓而不群,不願庸庸碌碌,也可以說是求爲而立,不願聽天由命,也可以說自強不息,不願怨天由人。所以說,孔子也是相當自尊自愛、自強自立、自信自勉,但是他同時決不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作聰明,自以爲是。【道德經】亦云: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孔子四絕恰恰是『無爲』意識在心態上的表現。所以【道德經】一再強調:『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其大。』這個大不光是指地位高,還包括能力強、知識多、智商高、貢獻大、回報多等等。

孔子的『無我』精神,就是【道德經》裡所說的『無身』。『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個人真有正真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是真正的無私。『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托天下。』從中也能從另一個角度更加深刻地明白孔子何以『博學而無所成名』。

下一面這一句里,我們能具體感受到『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真諦:

9.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匡地陷於危險,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難道文王的所擁有的仁德就不在了嗎?如果上天要斷送這種仁德,就不會把這種仁德交給後死的人。既然上天沒有打算斷送這種仁德,匡地的人的又能拿我有什麼辦法!』在這裡,孔子在生死存亡之際,考慮不是個人的生死,而是大道正義的承傳。他堅決地相信就是自己命喪匡人之手,但是就跟『文王既死』一樣,仁德仍然會得到繼承,不會斷絕。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並不認爲自己具備了那種仁德,而是指自己總結的關於仁德的思想和學說。包括他說的 『天生德於予,桓雎其如予何?』從某個角度而言,也包含這一層意思。『述而不作,竊比我於老、彭。』孔子同樣也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爲聖人繼絕學』的位置上。雖然他輕易不言死,強調『必也臨事也懼,好謀而成』,但是面對真正死亡時,他相當地淡定、從容和超脫。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說的話,做的事首先關心什麼,往往最能反映出當事者最本質的一面。孔子周遊列國到底是爲了什麼?在這裡應該是不言而喻了。當然,孔子不可能這麼輕易就死了,否則後面的歷史就要改寫了。正如孔子所言:『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無論如何中華文明的歷史承傳是不會斷絕的,也就許這中間會有更多的曲曲折折,如同黃河九曲十八彎一樣,必將東流入海不復回。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7 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0-7-17 04:28 編輯 " m0 C& {# F7 `2 X

; W, `/ L  k/ S7 h: I) D- w( I8 i2 ?. N

9.6【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有一個諸侯國的太師問子貢:『夫子是聖人啊?居然有這麼多技能。』子貢說:『當然是上天中意夫子,有意讓他成爲聖人,同時又多技能。』孔子聽說之後,說:『太師了解我啊!我年輕的時候出身低微,所以不得不擅長許多下人活。君子應該有這麼多技能嗎?不應該有這麼多啊!』

太師可能出身於富貴之家,故問『何不食肉糜?』不是說夫子是聖人麼?那他爲什麼還會那麼多低賤的體力活!子貢於是維護老師,說夫子是上天有意讓之由凡人成爲聖人,所以會這樣。孔子則說了大實話,自己年輕的時候出身低下,爲了謀生,自然而然要從事粗鄙的體力活。孔子認爲君子應該把精力放到學習知識上,以任爲己任,通古今,斷然否,所以不能將精力花在掌握那些各種各樣技能,去獲得眼前的利益。

據說,這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想的源頭。不可否認,孔子的確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實事求是的說,孔子對自己出身還很在意的。但是孔子主要還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而言的。他說過:『十邑之內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學也。』也強調過『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主張君子要『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們要結合『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來理解,此篇以此作爲首句,自然有其道理。

首先,當時社會風氣比較強調『利』,應該說,像稼穡這樣的體力活,對於社會下層的老百姓而言,不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獲利的需要。老百姓在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往往也是持有『讀書無用論』的觀點,仁、義、禮、樂都一不能種地,二不能發財,有用嗎?人們從逐利衝動出發,只顧眼前利益,看不到文化、道德、知識對於一個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價值,也不認可其價值。也就最終無從爲自身找到正確的出路的希望、前進的方向。

其次,孔子認爲當時的社會並不缺少這方面的人才。所以,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當時,社會上缺少的是『舜有五人而天下治』的人才。應該說春秋時期,社會的生產力是進步了,而不退步了,各種農業技術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而老百姓貧窮的原因,並不是不事稼穡,而是天下失序,統治者居上不寬,人而不仁。不知道節用而愛民,使民以時。他認爲社會培養『領導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是當務之急。所以他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最後,孔子既然以培養『以人治人,改而止』君子爲目標,當然首先要學習爲政育人的技能,所以,孔子對樊遲不滿意,甚至斥之爲『小人哉,樊須也。』作爲一個社會領導者和管理者,他的責任雖然不能不問農事,但是並代表一定就要時時事事躬身於農桑之間,更重要的是爲老百姓提供可耕種棲息的王道樂土、和平安定的社會秩序、老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安居樂業。但是孔子培養的君子往往從何而來?其實很多都是跟孔子一樣,『吾少也賤』,孔子當然要鼓勵他以求爲求有位,以求學求有立。

孔子在提倡君子『術業有專攻』的同時,並不反對統治者從事體力勞動,與民共苦。從他對禹的讚揚就能看出來。他說:『……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所以說,不能說孔子絕對的鄙視體力勞動。如果大禹在身體力行的治水的同時,不從指揮者、組織者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而是一味的挖泥挑土,即使再以身作則也是徒然無功,自然對於老百姓,孔子也提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同時主張『民可使,由之』,其實跟【道德經】的觀點也沒有多大的區別。只要是老百姓教化得不錯了,民風純樸了,統治者應該提倡『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

所以要理解孔子的思想,首先要對孔子的思想有一個整體的輪廓,然後要結合當時具體的時代背景,以至孔子所講的每一句的具體的場景,如著重的側面、針對的對象。對於孔子說的話,哪怕是有不足,有局限,有錯誤也不要緊,關鍵是我們自己在解讀時同樣要採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態度去面對。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8 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9.7【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孔子弟子牢說:『孔子說:「我不去一味追求仕途,所以學問更加精湛」』。首先,孔子始終把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放在第一位。同時他的仁政主張也得不到統治者真正的採納。所以孔子得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做學問上。孔子的學問能做精湛的水平,當然有他理論上的精純,也賴於他在魯國短暫的從政經歷,周遊列國時所見所聞,也包括弟子在各個層面從政,參與社會實踐所取得的心得,諸侯大夫問政所提供的經驗教訓。所以說,一本論語也很難完整的表達出孔子的思想。孔子學問應該是孔子一門的集體成果,他不是簡簡單單的坐而論道,而是一門實實在在的實學。對於孔子的『吾不試,故藝』一定要作完整的,全面的理解。孔子特別注重實用,他的觀點最終都以實用爲歸依的。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

孔子進而說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所以孔子說的『藝』不是指抽象,高雅,唯美。他說的『藝』指老道、精純。實際上是指爐火純青,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對孔子而言,坐而論道,言而起行,這樣的評價才比較客觀的。我們不應該受到後來的社會教育和求學方式的影響,就斷定孔子的私塾里也是在搖頭擺尾的誦經,海闊天空的清談。離開孔子及弟子爲政的親自經歷,離開孔子在周遊列國『入是邦,每事問』的切身感受,離開孔子在魯國助國君,與季氏周旋到底的鬥爭經驗。恐怕孔子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因爲下面一句,就再次說明,孔子並非是生而知之。

9.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子說:『我很有學問嗎?我已有所不知啊。有一個農夫來請教我,我真的是一無所知啊。對於知識學問,我要竭盡全力去掌握它。』

學史上對於『空空如也』和『叩其兩端而竭焉』解釋可謂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有人說,『空空如也』是謙虛誠懇的意思,一說是農夫的態度,一說是孔子的態度。如果是前者,孔子在這裡主要是強調自己無知,不必強調對方的態度。如果是說自己,一般人很少會說,有人來請教我,自己的態度謙虛誠懇。所以,『空空如也』就孔子自己強調自己對於這個問題自己無知的程度。

至於『叩其兩端而竭焉』,也不是什麼從問題的正反兩面入手,把它徹底搞清楚。而是孔子說要掌握全部知識和學問,對他來說,也是很需要努力的事情。『竭』的本義就是『負舉』,也是我們今天說『背東西』的意思。我們背東西,比方說背一個麻袋,肯定要抓往它的兩隻角,正所謂『叩其兩端』。這就一個標準的『負舉』動作。所以『叩其兩端而竭』也就是孔子一個比喻的說法,就是竭盡全力的意思,沒有什麼複雜的含義。

所以,在讀【論語】時,我們沒有必要過於拘泥於文字,總是認爲聖人說的話,一定別有深意,或者把自己對孔子的印象附會到孔子的身上。比方說,我們認爲孫子謙虛好學,那就讓夫子自道:『有個農夫來請教我,我多麼謙虛好學啊。』這樣夫子是不是也太不謙虛了?

延章 發表於 2010-7-19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據於德,依於仁……他們能夠以身作則,先人後已,率先垂範,死而後已,以『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爲主要方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次和領域,通過示範家傳、教育、從政等途徑,達到弘揚正氣,舉直措枉,移風易俗,撥亂反正的社會效果。
. ^) p( `9 v7 [9 x
德與仁之興與行也,垂範則可使然乎?仁者,德於人也,德人者,得於人也,此人道夫,概人道之行,人之興也,德之行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21 15:13 | 顯示全部樓層

9.9【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說:『鳳鳥還沒到來,河圖也沒出現我這一生要結束了!』 鳳鳥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傳說鳳鳥在舜和周文王時代都出現過,河出圖則是傳說在上古伏羲氏時代,黃河中有龍馬背負八卦圖而出。這些都是上天示意聖王都要出來的象徵『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應該說孔子對天命是極其敬畏的。孔子當年在惡人面前那種『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和『天生德於予,桓雎其如予何?』是那樣的壯懷激烈!然而晚年的孔子在天命面前,卻只有無奈感嘆。當然人總是難免有情緒上的低落。但孔子樂天知命,相信他應該很快就能調整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狀態,『不知老之將至!』。其實古人對生死遠遠比我們現在看得豁達,如『朝聞道,夕死可矣』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這一點。

9.10【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孔子遇見身著喪服的人,身著禮服的大夫和盲人時,雖然他們比自己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衰者,是穿喪服的人。齊衰(zīcuī),是五種喪服中次重的一種。喪服最重的是斬衰。『冕衣裳』按照周禮,是大夫以上等級的禮服。冕是禮冠,衣裳即上衣下裳。瞽(gǔ)者就是盲人,個人認爲應該是借指樂師。

『雖少必作』不一定是指兒童,有一些解釋把『少』解釋爲『未成人年』,還從世襲制出發解釋爲什麼未成年人可以成爲大夫,這是相當牽強的。應該說這樣解釋,才是真正的刻意去維護尊卑等級的森嚴。其實『少』就是指比孔子年輕,充其量是年輕很多而已。

結合這一點,繼續談一下『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既然這裡強調孔子『雖少必拜』,估計當時的社會習俗,比較崇老,長者對年輕人禮數就不那麼周到了。但是孔子對於周禮中各種各樣『拜下之禮』卻十分注重,並不是完全是從『尊卑等級』出發。周禮的等級觀念中往往有一種相互尊重,禮尚往來的思想。但管是上對下,上對上,只要是對方有行禮,已方就有回禮。特殊情況下,長者還有可能要給幼者行禮,但是春秋時期,人們的兩隻眼睛一般只朝上看,對於地位低於自己的或年齡小於自己的,恐怕是懶得如此了。所以孔子說『泰』,人們的態度開始變得驕泰了。

9.11【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顏回感嘆:『夫子所說的道是瞻仰它,會覺得它越高明,鑽研它,會覺得越它越堅實。明明看見它就在前面,忽然又出現在身後。夫子一步接一步地深入地引導我,用學問來充實我,用禮義來訓導我。使我想停止都不可能,既然竭盡我的才能,似乎算是卓然而立了。於是我決心跟從夫子之道,卻找不到繼續前進的途徑。』

在這裡,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指夫子所言說的道,並不是指夫子本身所已經的具備的德行。在這裡一定要區分一下,如果按夫子說的仁德標準,夫子自身還差得很遠,但是並不代表他是說大白話,不真誠。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當然,孔子能做到這樣,確實是已經讓人無尚景仰,望之莫及。所以他的弟子公西華說:『正唯弟子不能學也。』雖然按照習慣,仍然沿用『聖人』的說法,但是一定要對孔人本人的地位和孔子思想的地位進行區分,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不同的評價。

如果說到知識學問,串讀時多次講到過顏子不在孔子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不再贅言。顏子在這裡的感嘆包括三層。第一層是感嘆道博大精深,微妙高明。第二層感嘆夫子誨人不倦,教導有方。第三層感嘆自己力有不逮,智有不及。

9.12【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爲臣。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爲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孔子得了重病,孔子不是大夫,子路卻安排門人作爲孔子的家臣.孔子病好了一些,說:『子路做這種欺詐的行徑,長久以來就如此!我沒有家臣卻冒充有家臣,我欺騙誰啊?欺騙天嗎?何況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裡,寧願死在你們這些小子的手裡。何況我縱使得不到隆重的葬死,我難道會死在道路上嗎?』

孔子堅持認爲自己既然不是大夫,就不應該有家臣。讓門人冒充家臣,讓孔子很生氣。本來在夫子病重時,子路請禱的事情,最後讓孔子一句『吾禱之久矣』不了了之。結果子路,又做了一件孔子看違背禮制的事情。孔子一直強調:『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個禮並是越隆重越好,也不是越簡單越好,關鍵是要符合當事人的身份。孔子以天不可欺,表明自己不能這麼做;然後以寧願讓弟子給自己治喪,表明不願這麼做;最後,以自己不會死於路旁,沒有管,表明不必這麼做。既然是不能、不願、不必這麼做,那『使門人爲家臣』這件的確做得不對。當然,子路出於對老師尊奉,有情可原,但是卻違背孔子自己一身所提倡的尊禮原則。如果孔子一生都有沒有失過什麼大禮,最後在葬禮上卻破了例,子路的行爲將砸了夫子一生心血的所樹立的『招牌』,死後也不得瞑目。所以,孔子發火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確的。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21 16:04 | 顯示全部樓層
德與仁之興與行也,垂範則可使然乎?仁者,德於人也,德人者,得於人也,此人道夫,概人道之行,人之興也 ...
- P: m5 Q3 z, F! S! P延章 發表於 2010-7-19 23:22
8 o% |2 A2 D" s

$ n5 o! U* {8 R0 F# _
  Z, f" E& H* ^9 O' I# r---------------------------------------------------------------------------------------
' R- r* n+ p, F2 E: k數處一併回覆:
7 K+ g+ e9 f0 E2 ~' V, ]0 s, d1 p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貢曰:『文武之道未能墜地,在人,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從『大德必受命』的高漲到『窮達以時』的低沉,應該說春秋戰國時期一日不如一日的社會局面,使得儒家學者越來越現實。孔子亦曰:『道之將行,命也,道之將廢,命也。』儒學在漫長的歷史中起起落落往往動暫以幾百年爲周期,在這一點要借鑑莊子【逍遙遊】的境界,放寬視野和心靈的跨度。所謂『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正是活在當下,寄望未來的現實態度。孔子的貢獻在爲民族發展積累了勢能,爲文化承傳保留了薪火。當然,鑑古不泥古,得其意則忘其形,化其道則觀於今,當今之世與春秋時期不可同日而語,春秋戰國是衰亂之世,但是又可以說浴火重生之世。現在可以說是馳世,治則彌興,縱則彌亂。人心世道可以說是古今一然,唯程度之別,但是社會陣侯卻不可相提並論。
南丘 發表於 2010-7-22 12:14 | 顯示全部樓層
…… 無所成名的孔子到了今天仍然是中華文明甚至東亞文明的標誌人物,成爲世界名人。所以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成名也是如此,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孔子胸懷天下,有道是『渡人者渡已,助人者助已』,自然而然孔子也必將聞名天下。 ...2 r8 X. @% {+ h, l1 i( f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4 20:58

# ?1 a+ U# D0 x真是很有道理啊,胸懷天下者,天下人懷之。受教了
南丘 發表於 2010-7-22 12:19 | 顯示全部樓層
……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 {5 r9 Q' L4 m0 h, O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4 20:58
2 Y3 r, d' S1 z9 X% M! T
突然想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南丘 發表於 2010-7-22 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使民不以寡臆,知而由之,則天下安而定矣,無爲而有所得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