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华韵国学网 返回首頁

逸羊道长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1059.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道家本论九:“论语”岂能定天下

熱度 1已有 1547 次閱讀2012-6-28 08:58 | 论语, 天下

        在先秦时期,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秦汉时代才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从此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历史选择了儒家,而不是儒家选择了历史,是儒家学说符合了封建王朝历史的需要。
       台湾学者傅佩荣在谈到中西方教学差异时说:中国哲学家是答案找到了再来告诉你,西方哲学家则是跟你一起探讨。这里的中国哲学家指的就是孔子,在傅佩荣先生看来,中国教学给予学生的是明确,而西方教学让学生走向迷惘,似乎西方教育才是失败的教育。
       中西方教育都比较喜欢选择“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但也正如傅佩荣先生所说的那样,中西方在具体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问,而老师却不给予任何明确的答复。中国教学注重的是老师答,在《论语》中就没有学生问的内容,老师都是给予明确答案,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纵观整个《论语》中的明确答案,直观上似乎并没有什么错误可言,但从客观多角度来分析,则大多带有误人子弟之意,以下只挑《论语》中的一部分内容予以探讨。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才能知不足,不学就不能知不足了,从事实践活动就不能知不足吗?教然后知困,不教就不知困了,这个世界上就只有老师最聪明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但这种脱离实践检验的自反有意义吗?知困然后能自强,但这种自强不外乎就是对知识的字面理解加强了一点。这种教学相长最终还是就书本谈书本,没有实践意义所在。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在现实中除了学习就是温习功课,这种学习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法国小说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当全家人得知于勒叔叔返家,确实是“有亲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当全家得知于勒的真实状况后就翻脸不认人了。人不知而不悦,一般人可能是君子,间谍可能就得另当别论了。
        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不承认知识具有发展性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实际上的知识是始终在批判之中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知可能在明天就会成为不知,昨天的不知到了今天可能就会略知一二。要想界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知”,确实是件让人感到为难的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原意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不断提高。但这种相互借鉴必须要建立在不同人的长短差异悬殊较大的基础之上,如果大家的长短都差不多了,这种彼此借鉴就会失去意义。这种“善者”与“不善者”也只是学习者直观上的判断,并没有实践检验标准,更没有实践探讨的实践学习余地。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相对于个人的时光而言,光阴确实是一去不复返。相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时间却是永恒的,旧的逝去必然会有新的替代。就像河流中的水,存在了自己的源头,就可以保证永不枯竭。孔子在这里只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却没有看到整个人类的存在,所以才发出这样的感叹。
        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帝王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要走皇帝的道,普通百姓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走普通百姓的道,这就是封建时代的“孝”。但在“帝王轮流做,明朝是别家”的封建帝国时代,显然这只是每一任封建统治者的一厢情愿。一朝江山易手了,官沦为匪,匪沦为官,就该新皇欢乐旧皇发愁了。
       以上只是《论语》部分内容的探讨,并非全部。就《论语》本身来说,其结论大多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条件展开论述。这种表面上正确实际上错误的儒家思想,和儒家书本字面意思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封建帝王时代的愚民教育方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不会反抗和服务于王权统治的百姓,并不一定都适合今天的社会教育需要。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延章 2012-7-10 00:05
慾以己之无知使他人无知,徒劳耳~
回復 逸羊道长 2012-7-15 09:54
何以无知,还请先生予以明示!

facelist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