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华韵国学网 返回首頁

逸羊道长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1059.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道家本论十六:母系社会质变论

已有 1577 次閱讀2012-12-9 08:21

        《易经*大过》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这里的“泽”就是沼泽,这里的“木”就是树木。森林原本应该覆盖在地表之上,却被淹没在沼泽之下,这违背了森林的生存法则,这就是“质变”的意思。君子退隐山野却没有本心的畏惧,远离尘世却又没有任何烦闷,君子的“质变”是君子把事业追求看得高于一切。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遵循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在“否定之否定”的质量互变过程中,不断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上发展,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所谓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所谓量就是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
       质变与量变的区分标志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事物的量变发展超过了限制自身的度,就会向着质变的方向上发展。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的量变发展超过了限制自身的度就会产生质变,但质变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比如说房梁弯曲就会导致房屋倒塌,房屋倒塌就会危及到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质变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所以基于歧视妇女立场的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提出了“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并以此抵制母系社会的女人哲学。
       质变虽然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但通过创造一定的客观外在条件,就可以有效控制事物质变带来的危害。比如说房梁弯曲多数情况都是由于房梁过于潮湿造成的,只要在房梁正中打上支撑就可以矫正房梁的弯曲情况,然后有效加强房间通风并让房梁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这样房梁就不会再产生弯曲。
       质变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但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再一次发展的更好机遇。枯槁的杨柳被风吹倒在衰老的土地上,看样子是没有生的希望了。但是枯槁杨柳的衰倒却让众多枝条得以接近大地,众多枝条得到了大地的温润就在春天长出嫩芽,从而在原有的土地上生长出了更多的杨柳树。
       质变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但换成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房梁向下弯曲会导致房屋倒塌,但是让房梁向上弯曲就可以支撑房屋的高大,而且可以减少对房梁承重能力的要求,达到房屋建设中经济实惠的效果,只是这也会导致房屋的外观不好看。
       衡量事物发展的质变好坏,有其客观的尺度标准。比如说年老男子得到母系社会的官职任命,这就是一件很坏的事情。在《易经》中就有“枯杨生华,何可久也”的说法。衡量事物发展的质变好坏,也有社会层面上主观尺度标准。比如说在母系氏族社会,男人做官就是一个笑话。在《易经》中就有“老妇士夫,亦可丑也”的说法。
       质变往往意味着旧事物的灭亡,但也会意味着新生事物的开始。质变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无限循环的“质量互变”推动着现实世界向着更加完善和完美的方向上发展。 质变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带来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就要遵循“过犹不及”,新生事物总比旧事物拥有更加广博的优越性。
       《易经*大过》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过度趟过河水遇到了凶险,但这种行为并不可以进行责备。这句话与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提出的“过犹不及”思想相违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易经》与孔子学说并不是相互兼容的哲学思想体系。
       《易经*大过》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枯槁杨柳生长出鲜花,这怎么可以得到长久呢?即使是年老有威望的妇人任命成年男子做官,也可以算做是一桩丑闻。这句话反映了母系社会时期的官职任命制度中有明确反对男子为官的内容。
       把鲜花插在头上是母系社会任命新任官员的一种仪式习俗,新任官员上任除了要进行相关的就职演说之外,还要自己的上司的给自己的头上插上鲜花,以表示自己正式任职的开始。这里的“枯杨”代指年老男人,年老男人的头上插上鲜花违背了母系社会的习俗观念,被母系社会潜意识观念看成是一件羞辱的事情。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中的‘弱’在儒家的“中庸之道”看来就是“毋太过”的意思,并以此证明儒家的‘过犹不及’思想。事物发展太过就会弱,弱就会不及,所以凡事都会过犹不及。但从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来看,这里的“弱”是指‘质量互变’中的量变长度不断加长,指的是事物质量互变运动的不断减弱。
       清 龙渊子曰: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则万物之生机不有。是故,虚者乃造物之枢纽,静者乃品汇之根柢也。天地有此虚静,故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体于地。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的‘质量互变’是趋于‘致虚守静’的,天地万物的‘质量互变’若不能趋于‘致虚守静’,万物就会呈现一种不稳定状态,天地万物就会没有生机,这就是‘虚静’能够创造和颐养万物的根本原因。宇宙从混沌趋于平稳,才会有日月星辰的漫天运行。大地从浮躁不断趋于稳定,才会有世间万象的不断衍伸。
       天地万物致虚守静而不会‘过’,是因为这种虚静是事物发展的无穷远处,是事物发展无法达到也不可能达到的极端,并不是事物不‘过’,而是事物根本不可能‘过’。老子的‘弱’是‘反’这种运动的不断减弱,是直线性的弱而不是抛物线性的弱。事物发展并不是达到极端之后就会反向运动,儒家不应该总是对此进行歪曲解释。
       从“虚者乃造物之枢纽,静者乃品汇之根柢”也可以看出,老子‘有生于无’的意思是天地万物的‘质量互变’不断趋于‘致虚守静’的规律创造并颐养了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而不是佛家所说的天地万物从‘空’而来并且向‘空’而去,从而天下万物‘惟空’而已的意思。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