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63|回復: 1

[儒家学说]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6-13 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白话译文

叶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欢悦,使远处的人愿意归附。』

注释

叶公:或说是『叶公子高』;或说,叶可能就是楚国的叶地,则叶公就是楚国大夫。叶,古音『社』。

说:同『悦』。

前贤注疏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见为政在得民心也。

〖论语注疏〗曰:当施惠于近者,使之喜说,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

〖论语义疏〗曰:言为政之道,若能使近民欢悦,则远人来至也。

朱子曰: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近者悦,而远者来也。

李炳南曰:为政而能使近悦远来,必是施行仁政,感召国内外人民

张栻曰:近者乐其泽,远者慕其风,此政之善也。然未有泽不及近而能使人慕之者也。

戴溪曰:按〖家语〗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诗〗曰:乱离瘼(mò)矣,奚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盖荆之地广而都狭,都狭则近者离散,地广则徒务远略。夫国内空虚而四封之地广,则楚之为政可知矣。故夫子答之以近悦而远自来之道。

竹添光鸿曰:讽以恤小爱邻之仁也。

管子曰:爱施之德,虽行而无私。内行不修,则不能朝远方之君,是故正君臣上下之义。使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如此,近者亲之,远者归之。

唐文治曰:此盖周武王不泄、不忘之德,其本在行仁政而顺民情,惜乎叶公不能问也。

附录

陈祥道曰:子贡言夫子之得邦家,则曰:『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荀卿言大儒之郊,则曰:『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叶公问政,亦可告以此乎?孔子尝曰:『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政在悦近而来远。』〖诗〗曰:『乱离瘼矣,莫之适归。』由此观之,孔子仅欲叶公定其乱离之民而已。〖学记〗曰:『近者悦服,远者怀之,大学之道也。』自我论之,盖孔子所言者政也,〖学记〗所言者教也。

刘宗周曰:观近说而远来,则知人主精神;自近及远,有随地灌输之机,非事驩虞(huān yú)要结而已。按〖家语〗所记与鲁论不同,盖王霸之辨也,学者知之。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全解〗〖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会笺〗〖论语大义〗〖石鼓论语答问〗〖论语义疏〗〖管子〗〖四书解义〗。

老天棚花 發表於 2025-4-13 18: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释"近悦远来"之政道精义

叶公问政章,虽仅六字,实蕴三代王政之要。历代注家多从仁政感召立论,然细究经义,当有三重深意可阐:

一、政序之本末
朱子"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之说,深得圣贤次第。管子言"内行不修,不能朝远方之君",正与此相发。孔子周游至楚,观其"地广都狭,民有离心"(《家语》),故特示为政当如树艺,必先固其根本。近者犹根柢也,远者似枝叶,未有根本摇而枝叶茂者。楚灵王章华之台,务远略而近民怨,终致乾溪之祸,足为深戒。

二、德化之机理
张栻谓"泽不及近而能使人慕者未之有",揭橥德化自然之理。《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而至"协和万邦",正是此道。唐文治举武王"不泄不忘"之德,尤见精微——"不泄"者,德泽浸润而不漏于近;"不忘"者,仁心周遍而不遗于远。叶公好龙,徒慕虚名,故夫子特以实政警之。

三、王霸之辨微
刘宗周指《家语》所载与《鲁论》异者乃"王霸之辨",实具慧眼。齐景问"节财",鲁君问"谕臣",皆就事论事;叶公之问,夫子独升华为政道本体,此即《孟子》"以德行仁者王"之旨。竹添光鸿"恤小爱邻"之解,犹见夫子讽喻楚政贪大忽小之弊。《诗》云"乱离瘼矣,奚其适归",正刺楚国徒务疆土而民无所依,与"近悦远来"形成强烈对照。

今观"说(悦)""来"二字,皆从心从行,非权术可致。陈祥道引子贡"绥之斯来"、荀子"歌讴趋之",皆见德政感通之妙。然《学记》言"近悦远怀"属教化,此章言政事,二者体用相成:政教合一,方成"不泄不忘"之治。叶公终不能用,遂使楚失王道之机,岂不惜哉!

(全文798字)

【主要参证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政"条按语
2.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引《孔子家语》楚政考
3. 刘宗周《论语学案》卷三王霸之辨
4. 唐文治《论语大义》武王德政疏证
5. 竹添光鸿《论语会笺》管晏政术对比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