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5|回復: 0

[儒家文化] 学习古代经典之前,要先做好这些事。(一)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7-10 19: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众所熟悉的〖弟子规〗也是以这六句话为纲展开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身为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恭敬长辈和上司,做事要谨慎小心,说话要言而有信,要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了这六件事以外,再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

弟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释为,『对兄父之称,谓人幼少为弟子时也』,也就是说,对父称子,对兄称弟,『弟子』主要是指人幼少作弟作子的时候。当然,还有一种意思,『弟子』是就学生而言,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中讲,『弟子,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所以弟子也可以指现在所说的学生。

入则孝』,在家庭必须孝养父母,使父母身心俱安。『出则悌』,〖弟子规〗中『悌』也写作『弟』,二者实际上相通,都是说出外求学或者做其他的事,要行悌道。『悌』,皇侃的注释中说,『善兄为悌』,善事兄长就是悌;邢昺的注释中说,『弟,顺也』。

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必然也就能够敬顺兄长、善事兄长,因为这也是父母所希望的。在家如果能孝养父母、敬顺兄长,那么外出求学、工作的时候,把这种善事兄长的敬顺之心推而广之,也就能够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都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敬顺,这就叫『悌』。

谨而信』,〖周易·乾·文言〗中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这个『庸』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要讲信,行为要讲谨,所以这个『谨』是对行为而言,『信』则是对言语的要求。

泛爱众』,就是博爱众人。这是说,在与众人交往的时候,要注重博爱,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平等之心以及宽容众人的德行。只有能够做到广泛地博爱众人,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就是『择仁者而亲近之』。上一句『泛爱众』,是从心地上要求平等爱护一切人,没有讲要有所选择,但是如果要学习,就必须得跟从仁者,这必须要有所选择,要看跟随的这个人是否有仁德。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行』,就是实践了、做好了上面所讲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都叫做『行』。把这些事做好之外,就是『余力』。弟子求学,应当以践行以上六件事为根本,应该先学『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是学习的根本。

为什么?因为『无本之文不可取』,如果没有做好这些事,就去专学一些古代经典,是不可取的。这个『学文』,马融的批注说,『文者,古之遗文』,『文』就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经典。邢昺的注疏进一步明确说,『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他把这个『文』、『古之遗文』具体化为六经。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刚才讲求学之人被称为弟子,他所求之学必须有先后次序。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教导学生,首重德行,说明什么?说明要『先正其心,后为文学,游于艺也』。这个教学的次序,是不能够颠倒的。我们求学的次序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

观之当今,现在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教育的次序搞颠倒了。这个教育的次序一定是〖三字经〗中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说,首先要培养起一个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师重道的德行,在其有了谦恭有礼的处世态度后,再让其去学习知识技能。一个人如果没有首先培养起谦虚有礼的处世态度,就学了很多的知识技能,那就会学得愈多,愈傲慢;学得愈多,愈不把父母、老师放在眼里。

比如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说『你不懂』、『你懂什么』、『你不明白』,这些都是一个人傲慢之心的流露。在中国,古代的圣贤人,包括开明的皇帝,教导百姓都是依据正确的顺序来进行。像康熙皇帝,为了落实『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他特意颁布了『圣谕十六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敦孝弟以重人伦』,而且在这条前言中写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盖父母生我,有罔极之恩。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意思是说,善待父母叫做孝,善待兄长叫做悌。父母生养子女,有罔极之恩,〖诗经·蓼莪〗中也说,父母生育的恩德像天一样高,无穷无尽,子女想报答都报答不了,所以叫『罔极之恩』。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如前所言,『弟子』还有『学生』的意思,若指学生,那是指谁的学生?我们学习圣贤经典,当然是圣贤人的学生。如果我们学习〖论语〗,那我们就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否学得和他们相像?这是我们要对照和反省的。

譬如,〖弟子规〗『入则孝』开头有四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是为人子女者所应尽孝的重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这是让子女从对待父母的态度上逐渐把『我』放下,学习关爱他人。即使父母对子女不是很好,哪怕像大舜的后母、像闵子骞的后母那样,处处与子女为难,甚至想方设法地要置子女于死地,子女也不能怀恨在心,报复父母、伤害父母,而应该懂得反省自身,以一颗仁爱之心、感恩之心去感化父母,要学会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从对待父母的态度上,从不忤逆父母,子女就能够培养起一种不和任何人为敌、不和任何人起对立的心。

古人说『仁者无敌』,并不是说仁者能打败天下无敌手,而是说仁者是一个真正有仁爱心的人,他能够从心底不和任何人起对立,这是因为他懂得自己与他人是一体的关系。中国古人把对待父母的孝心扩而广之,就会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一切动物甚至天地万物等等。

庄子有句话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说明我们自己和他人,乃至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什么是一体的关系?就是像一个身体一样,谁也离不开谁。用这种心去处理问题,就会处理得很圆融,而且不留后遗症。

再看,『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这就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关系。所以,如果能够把孝道做好了,竖向的人际关系就处理好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竖穷三际』。

『悌』,讲的是兄弟之间要友悌,把这种友悌扩而广之,就能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如果能够把悌道做好了,横向的人际关系也就处理好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横遍十方』。

『孝』、『悌』两个字都做到了,竖向、横向的人际关系也就都处理好了。这个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自性、本性。所以,真正能够把孝悌尽圆满的人,就是能够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圣人。〖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从孝悌入手,做到了极致,就可以回归自性、达到『仁』的境界。所以说它是水的源头、是树的根本。

在『出则悌』方面,〖弟子规〗中有两句话最为根本,即『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意思是,我们对待年长者,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那样恭敬;对待他人的父母,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孝顺。这样一来,就把孝悌之心扩展开来了,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如果能够真正把孝悌之心推而广之,平等无私地对待一切人、对待一切众生,那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解决现在的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从根本上抓起,也就是要从培养人的孝悌之心来做起。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