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白话译文 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身正,不待下命令就能化行;自己不正,即使下命令也不听从。』 注释 正:在上者以身为范,修身正己。正己然后可以正人、化人。〖义疏〗:『其身正,如直形而影自直。其身不正,如曲表而求直影,影终不直也。』 令:教令,所以导民。 先贤注疏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为政者当以身先也。言上之人,其身若正,不在教令,民自观化而行之;其身若不正,虽教令滋章,民亦不从也。 范宁曰:上能正己以率物,则下不令而自从也。上行理僻,而制下使正,犹立邪表责直影,犹东行求郢,而此终年不得也。 张栻曰:从、违之本,不系于令,系于所以示之者何如耳。 〖松阳讲义〗曰:此章之义,夫子盖屡言之,门弟子亦不惮烦而屡记之,总见得既为人上,则此身无可宽假处。古语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讼者,退有后言也。 刘宗周曰:此责人主以身教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许先生曰:此非特临御治民为然,即处妻子对僮仆亦然。 〖礼记·表记〗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好。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焉者矣。 〖中庸〗曰: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新序〗曰: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先王之所以拱揖指挥而四海宾者,诚德之治,已形于外。 戴溪曰:其身正,其极至于笃恭而天下平,不勉而敬,不言而信;其身不正,其极至于用刑而不胜,况出令乎? 马廖曰:元帝罢服官而不用,成帝御浣衣,庄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 李炳南曰:〖颜渊篇〗孔子曾说:『政者正也。』本篇除此章外,又有『苟正其身』一章。足见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为重要。 徐英曰:此即『修齐治平』之道,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同。 【附录】〖淮南子〗曰: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视仪表,故令行于天下。孔子曰云云。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又曰:无诸己,求诸人,古今未之闻也。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 陈祥道曰:以身教者从,故其身正不令而行;以言教者讼,故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书〗曰:尔身克正,罔敢不正。孟子曰:大人正己而物正。扬子曰:身立则政立。〖礼〗曰: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王喜曰:动以言,不若以行。 【本章参考书目】 〖礼记〗〖中庸〗〖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会笺〗〖石鼓论语答问〗〖癸巳论语解〗〖淮南子〗〖新序〗〖松阳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