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夏纪(二)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作者:方诗铭,王修龄发布:一叶知秋

2020-9-11 19:27

一一

【紀年】:二年,征風夷及黃夷。【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竹書紀年】曰:后相卽位,二年,征黃夷。【後漢書·東夷傳】注

【竹書紀年】曰:二年,征黃夷。【通鑑外紀】卷二

【輯校】所引尙有【路史·後紀】卷一三注一條,見本書附錄。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八云:『【後漢書·東夷傳】曰:「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黃白赤玄以服色而別者,與方風等皆近海之夷。』

一二

【竹書紀年】曰后相七年,于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紀年】曰:七年,干夷來賓【通鑑外紀】卷二

【通鑑外紀】作『干夷』,誤。【存眞】、【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甲骨文中所記方國有『盂方』【殷虚書契後編】上一八·六,且屢見,郭沫若同志云:『所謂盂方者,可知乃殷東方之國也。……宋地亦有名盂者,【春秋·僖二十一年】「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曹伯會于盂」。杜注:「宋地,襄邑西北有盂亭。」地在河南睢縣。又【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子在唐盂」,顧棟高謂與睢縣之盂爲一地。余意卜辭之盂方當卽此附近之古國。』【卜辭通纂】考釋頁一二七

『盂方』當卽『于夷』。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云:『于夷卽卜辭之盂方。』卷下頁四四

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一〇、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八皆謂『于夷』卽【禹貢】之『嵎夷』。【禹貢】戰國時人所爲,距商代已遠,且地在今山東蓬萊一帶濱海之地顧頡剛先生說,見【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頁一三,地望亦不甚合。

一三

薛瓚【漢書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水經·巨洋水注】

【存眞】、【輯校】均引有【漢書·地理志】注,【訂補】云:『【漢書·地理志】注無引臣瓚此注,朱、王二氏偶失檢,誤引。』又【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帝王世紀】:『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以來,夏政凌遲,爲羿所逼,乃徙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氏。』【御覽】卷八二引

一四

【竹書紀年】曰:後少康卽位,方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存眞】後有『獻其樂舞』四字。【輯校】云:『【路史·後紀】十三注引此,下有「獻其樂舞」四字,疑涉帝發時事而誤。』【存眞】、【輯校】所引【路史·後紀】注,見本書附錄。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云:『卜辭關涉方族者至多,……方在殷時爲一至強之國族,其事灼灼甚明。……【後漢書·東夷傳】……李注引【竹書紀年】曰:「少康卽位,方夷來賓。」據此知方族之立國,遠在夏時,少康中興,方嘗效順。』卷下頁四二至四四

一五

【紀年】曰:帝宁居原,自遷于老丘。【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御覽】影宋刻本『老丘』作『老王』,鮑刻本作『老丘』,是。

【存眞】、【輯校】作『老丘』,並據【路史·後紀】卷一三注,于『自』字下補『原』字。【路史】注所引見本書附錄。

『帝宁』或作『帝予』【史記·夏本紀】,或作『帝杼』【世本】、【夏本紀】索隱引,或作『后杼』【左傳·襄公四年】,或作『伃』【墨子·非儒下】

一六

【汲郡竹書】曰:柏杼子征于東海及王壽,得一狐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注

【汲冢竹書】:伯杼子往于東海,至于三壽,得一狐九尾。【稽瑞】

【書紀年】曰:……夏伯杼子東征,獲狐九尾。【太平御覽】卷九〇九獸部

【稽瑞】原引作【汲冢周書】,據【山海經】郭注,『周書』當爲『竹書』之誤。本條【存眞】、【輯校】、【訂補】失收。又【存眞】、【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九云:『三壽,東海之國名也。

郭璞【山海經】注引作王壽,【路史】注云:「卽平壽也。」

【逸書·王會】曰:「靑丘狐九尾。」孔晁注云:「靑丘,海東地名。」

【山海經】曰:「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淮南子·本經訓】曰:「繳大風於靑丘之澤。」

【抱朴子】云:「黃帝東至靑丘,過風山。」當卽紀中風夷之國,三壽蓋近之。』

一七

【竹書紀年】曰:后芬卽位,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太平御覽】卷七八〇四夷部

【竹書紀年】曰:后芬發卽位,三年,九夷來御。【後漢書·東夷傳】注

【竹書紀年】曰:三年,九夷來御【通鑑外紀】卷二

【後漢書】注,影宋紹興本作『后芬發卽位』,殿本無『發』字。

【存眞】作『后芬發』。

【輯校】云:『【御覽】「芬」作「方」』,所據爲鮑刻本,影宋本作『芳』,當爲『芬』字之譌。

又【御覽】所引『曰畎夷』等十九字,【輯校】引郝懿行【竹書紀年校正】卷三之說,以爲『疑本注文,誤入正文』。【存眞】有,【輯校】刪。

【訂補】云:『以文義觀之,此十九字似屬正文。』是。

【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九夷』之稱,典籍恆見。【墨子·非攻中】:『九夷之國,莫不賓服。』

孫詒讓【墨子閒詁】卷五云:『【爾雅·釋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王制】孔疏云:「九夷依【東夷傳】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此九夷與吳楚相近,蓋卽淮夷,……【書敍】云:「成王伐淮夷,遂踐奄。」【韓非子·說林上篇】云:「周公旦攻九夷而商蓋伏。」「商蓋」卽「商奄」,則九夷亦卽淮夷……。』孫氏之說近是。

一八

【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水經·洛水注】

【竹書】作馮夷。【山海經·海內北經】注

【存眞】列於『后芬發卽位』後,【輯校】附於『無年世可繫者』。今從【存眞】。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九云:『河、洛二國名,卽西河有洛之類,【周禮】所謂澤國也。「用」與「馮夷」二君名。鬥者,【說文】曰「遇也」,【玉篇】曰「爭也」,謂相遇而爭,初非有心于戰也,猶【孟子】言鄒與魯鬨矣。【歸藏易】日:「昔者,河伯筮與洛伯戰而枚占,昆吾占曰:不吉。」【路史】、【玉海】並引之卽此事。蓋主兵者,洛伯也。【水經·洛水注】據【太公金匱】、【河圖】、【樂錄】以二伯爲河洛之神,非是。』

一九

【紀年】曰:后芬立四十四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二〇

【紀年】云:『后荒卽位,元年,以玄珪賓于河,命九東狩于海,獲大鳥。』【北堂書鈔】卷八九禮儀部

【紀年】曰:后荒卽位,元年,以玄璧賓于河,狩于海,獲大魚。【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

【紀年】曰:后芒卽位,元年,以玄珪賓于河,東狩于海,獲大魚。后芒陟位,五十八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書鈔】所引,【存眞】删『命九東』三字,『鳥』作『魚』。

【輯校】云:『「九」字下,或奪「夷」字,疑謂后芬時來御之九夷。』

【訂補】云:『案各書所引皆作「獲大魚」,【書鈔】「鳥」字當是「魚」誤。』

【存眞】、【訂補】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史記·三代世表】索隱:『帝芒,音亡,一作荒。』諸書所引【紀年】或作『后芒』,或作『后荒』。

雷學淇【義證】卷九釋『以玄珪賓于河』爲『以玄珪沉祭』,是。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寶珪沈于河。』『沈』字據【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左傳】補,見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一八。以珪璧沈于河以祭河神,爲古代宗敎迷信表現之一。

【爾雅·釋天】:『祭川曰浮沈。』【儀禮·覲禮】:『祭川沈。』其俗起源頗早,甲骨文所記卽有『沈』祭,多以祭河,且用珪璧之屬。

【殷虛書契後編】上二三、四:『丁巳卜,其寮于河牢,沈嬖。』

又【鐵雲藏龜】一二七·二:『丙子卜,賓貞:嬖珏(酉彡)河。』珏卽瑴,二玉爲一瑴,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云:『嬖珏疑卽璧一雙,沈嬖疑卽沈璧。』頁五九八

緯書【尙書中候】歷舉『堯沈璧于河』、『舜沈璧于河』【古微書】卷四,『周成王舉堯舜之禮沈璧于河』同上卷一三,亦卽此俗。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