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文诗:
汤问伊尹:三公九卿,大夫列士,相去何如? 伊尹对曰:三公者智,通于大道,应变不穷, 辩于万物,之情通于,天道者也;其言足以, 调和阴阳,以正四时,乃节风雨,能如是者, 举为三公,故三公事,常在于道.九卿者也, 不失四时,通于沟渠,以修堤防,乃树五谷, 通于地理,能通以通,能利以利,如此者举, 以为九卿,故九卿事,常在于德.大夫也者, 出入与民,同众取去,与民同利,通于人事, 行犹举绳,不伤于言,言之于世,不害于身, 通于关梁,实于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 故大夫事,常在于仁.列士知义,不失其心, 事功而不,独专其赏,忠政强谏,无有奸诈, 去私立公,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 故列士事,常在于义.道德仁义,定天下正, 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汤曰何谓?伊尹对曰: 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也者,臣而不名, 诸兄也者,臣而不名,先生之臣,臣而不名, 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谓大顺.汤问伊尹: 古何以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伊尹对曰: 三公者所,以参五事;九卿所以,参三公也; 大夫所以,参九卿也;列士所以,参大夫故, 参而有参,是谓事宗;事宗不失,外内若一。汤问伊尹曰:『三公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伊尹对曰:『三公者,知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辩于万物之情,通于天道者也;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也。九卿者,不失四时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理者也;能通不能通,能利不能利,如此者举以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于德也。大夫者,出入与民同众,取去与民同利,通于人事,行犹举绳,不伤于言,言之于世,不害于身,通于关梁,实于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于仁也。列士者,知义而不失其心,事功而不独专其赏,忠政强谏而无有奸诈,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于义也。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凡此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汤曰:『何谓臣而不臣?』伊尹对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生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谓大顺。』 汤问伊尹曰:『古者所以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者,何也?』伊尹对曰:『三公者,所以参五事也;九卿者,所以参三公也;大夫者,所以参九卿也;列士者,所以参大夫也。故参而有参,是谓事宗;事宗不失,外内若一。』注释三公九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开始设立三公。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汉承秦制,也设三公。到了西汉后期,三公分别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因这这是中央最高官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司农。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说苑·臣术】其他章节阅读: 刘向【说苑】卷2臣术诗解1 刘向【说苑】卷2臣术诗解2 刘向【说苑】卷2臣术诗解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