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1|回復: 0

[儒家学说] [论语心得] 1.6 由家庭孝悌延伸出来的以孝治天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2-11-3 11: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阅读电子书

现代汉语
本章用现代汉语怎么说呢?
孔子说,为人弟子,在家要对父母孝顺,在外要对师长和上司像兄长一样敬悌。要谨慎地行事,以免说了做不到,要广泛地爱惜众人,以免背离仁德。实践之馀,就多学经典,这样就可以用实践辨证经典,用经典指导实践。
论语新解·学而篇】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论语译注·学而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本章宗旨
这一章的宗旨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孝悌是相对的,共存的,可以延伸的古代所谓的以孝治天下就是孝悌延伸出来的,儒家的五常也是以孝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随着『义』的范围扩大或缩小,孝悌的具体涵义会有所变化。就义的某个范围而言,孝顺是对最德高望重的人的态度,敬悌是对和自己同层的人的态度。比如,当『义』的范围限定在家庭,孝顺就是对父母的态度,敬悌是对兄弟的态度;又比如,当『义』的范围限定在公司,孝顺就是对上司的态度,敬悌是对和自己同层的同事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厚德和能力去主持这个范围内的『大义』。

思维启发
那么这一章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首先,义是有范围效应的,比如家庭、公司、国家。不同范围的义不能混为一谈,比如家庭之义不能与国家之义混淆,不能有『尽忠尽孝不能两全』之说;而且更亲的范围的义,要比更疏的范围的义,更重要,就是说,尽孝先于尽忠。正是如此,有时尽忠而不能尽孝,才显得可贵,但不能因此认为先尽忠后尽孝。
其次,为人处事不能越逾德高望重的人,去主持该范围内的义,否则就叫叛逆。比如在公司范围内,我们不能公然地指点上司或公司工作的问题,只能通过书信与上司反映,只有上司才有足够的德望和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
最后,行践和理论,要相结合,不能死读书,不能蛮干事。其中,又以行践为重,其次才是学文。

词语注释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
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谨,寡言叫做谨.详见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
仁,『仁』卽『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文,春秋以前的文,一指文字,二指文献经典,即理论知识。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孔子的『行』『文』相辅发展而来,『行文相辅』更周全。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