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3|回復: 0

[儒家文化] [论语心得] 2.16 对于不同意见、不同见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2-11-29 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为政】第十六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现代汉语
本章用现代汉语怎么理解呢?
孔子说,『异端能存在,是因为它有能符合现实生活需要的地方。只有在行践中了解了异端,才知道如何去克服它,这样,它带来的危害才能停止。』
论语新解·为政篇】先生说:『专向反对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论语译注·为政篇】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点有哪些?
一、攻是一种行为实践,所以必须要在行践中去了解那些学问或行为,才能确定它们是否是异端。很多学问,只停留在认知和思维的层面去思考,好像是人畜无害的,但是一旦实践起来,则是遗害万年。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2.22『樊迟...问知,子曰,知人』。可见了解别人是很重要的。
三、对于异端,如果不能在道义、原理上去指出它的危害,那么它的危害就无法被人们认识到。贸然的阻止这些异端,也必然会遭到处于异端中的人的反对。一旦从道义和原理上指出其危害所在,那么,这种异端也就会逐步被人们放弃了。
四、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在不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去成长、完善自己的。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对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要深入去了解它的道义和原理问题。

思维启发
那么,本章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不能贸然去反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二、知难而上才能进步,有困难,就是自己遇到了异端,必须去克服它,而不是避开它,才能让自己顺利通过并变得更强大。
三、凡事多辨证,观察正反两面,不能只看正面,不看反面。

现代汉语
攻,【论语】共有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延章按:何晏、皇侃注『攻,治也』。攻,从工从攴,工,匠之为巧也;攴,持物以击。攻指治之以至于完善。
异端,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
斯,连词,『这就』的意思。
已,应该看为动词,止也。因之我译为『消灭』,如果把『攻』字解为『治』,那么『斯』字得看作指代词,『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语气词,全文便如此译:『从事于不正确的学术研究,这是祸害哩。』一般的讲法是如此的,虽能文从字顺,但和【论语】词法和句法都不合。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陈之百九 發表於 2025-4-24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为政》"攻乎异端"章义理发微

《论语·为政》第十六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语,历代注疏家诠释各异,实为理解儒家处世智慧的重要枢机。今试从经学本义、实践工夫与当代启示三个层面,对此章精义作系统阐发。

一、经文本义考辨
"攻"字训诂当以"攻治"为本义。许慎《说文解字》云:"攻,击也。从攴工声。"段玉裁注引申为"专治"之义。观《论语》用例,"攻"字确有专精之意,如"攻乎异端"与"攻其恶"同构,皆含专注治理之义。"异端"非后世所谓邪说,郑玄注谓"异端者,两端也",指事物之对立面相。孔子强调专执一端则有害,此与《中庸》"执两用中"之旨相通。朱熹《集注》云:"专治异端则害自止",正得圣人之微意。

二、实践工夫解析
此章蕴含三层实践智慧:其一,"攻"字体现实践认知论。孔子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异端之害必待实践检验方能显现。其二,"知人"为处世要义。如《颜渊》篇"知人"之教,唯有深入了解对立观点,方能"知者不惑"(《子罕》)。其三,辩证思维方法。孔子虽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但更重"和而不同"(《子路》)的包容智慧,此即"攻乎异端"的深层意蕴。

三、当代启示价值
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此章给予我们三重启示:首先,对待分歧当持"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的探究精神。其次,认知过程需遵循"学-问-思-辨-行"的完整链条,避免偏执一端。最后,化解矛盾当取法"忠恕之道",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如王阳明所言"在事上磨炼",正是对"攻乎异端"的生动诠释。

要之,本章精髓在于揭示儒家"执中致和"的方法论。孔子非简单否定异见,而是强调通过实践认知把握事物全貌,最终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境界。这种既保持原则又开放包容的智慧,对于当今世界的文明对话尤具启示意义。学者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谓:"孔子不主张排斥异己,而主张了解化解",可谓深得圣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癸亥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七日辰時| 2025/4/24/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