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二章: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现代汉语 本章用现代汉语怎么理解呢? 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家祭,完毕后奏唱【雍】诗来撤馔,孔子说,『像【雍】诗所说「公侯都来助祭,天子庄严肃穆地主祭」,这样的场景在三家庙堂上如何获取得到?』 【论语新解·八佾篇】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举行家祭,祭毕撤馔之时,也命乐工唱【雍】之诗。先生说:『【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仪容,那样穆穆地敬而美」,这在三家堂上唱来,有何意义呀!』 【论语译注·八佾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时候,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的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儿主祭。」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厅上在意义上取它哪一点呢?』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点有哪些? 一、本章与第一章主旨相同,批判三家卿大夫在一些礼法上僭越自己的分位。 二、古代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多同姓,甚至同祖,虽然是这样,但礼法规定,只有天子能设公庙来祀奉先王,诸侯不能设公庙来祀奉先王,卿大夫不能设公庙来祀奉诸侯公。三家大夫,不但设公庙礼奉先王,而且凭借祭祀先王的理由,在祭祀完撤馔时奏唱【雍】诗,这就是很严重的违反礼法、僭越分位的叛逆行为了。(据【礼记·郊特牲】) 三、不同等级的礼乐,本来就是按照具体等级的情况,分别制定的,当现在越级使用礼乐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尴尬场景,以昭示这是违背礼法的。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礼乐是用来奠定各级大夫及天子公侯的分位的,不可以僭越,否则就会出现礼乐与具体情况不吻合的尴尬场景。 思维启发 那么,本章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为人处事应当恪守本分,凡事量力而为、实事求是。 二、不能本末倒置,要务本。分位是依据贤能来定的,而礼乐是依据分位来定的,可见贤能是本,礼乐是末;想要在分位上有所变动,必须增长贤能,分位变了,礼乐就会改进,不能本末倒置地通过改变礼乐来改变分位,那样只会适得其反,陷自己于不义无德之地。 词语注释 ⑴三家者,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某某者,指某某的某某,三家者指三家的家祭。 ⑵雍,也写作『雝』,【诗经·周颂】的一篇。 ⑶相,去声,音向xiàng,与宰相的相是同义,协助义,助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