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9|回復: 0

[儒家文化] 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7-2 15: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老夫子以四科来教导学生。

孔老夫子以四科来教导学生。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求学之人称为弟子,他所求之学,必须有先有后。孔老夫子以四科来教导学生。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重『德行』,说明要『先正其心,后为文学,游于艺也』。教学的次序,是不能够颠倒的,我们求学的次序是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

现在的教育之所以出现很多的弊端,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的次序给搞颠倒了,教育的次序一定是在〖三字经〗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先培养起一个人的孝悌之心,从孝敬父母,敬顺长辈,培养起一个人谦恭有礼的处事态度,然后再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等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尊重尊长的这种意识,就让他学了很多的知识和见闻,却会学得越多越傲慢。

所以『教育』是什么呢,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教』在〖礼记〗上解释为『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育』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是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是使人,特别是孩子,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使他的过失得以挽救。

仅仅把儿子养大,不叫育,必须使他有良好的人格,有高尚的品质,起码有做人的标准,这个才叫育。所以我们看做人的教育,品格的教育都是居于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这是我们中国古人对教育的理解。有一位长者曾经说,『你们这一代人很可惜,没有受过教育』,我们听了之后就很不理解,我们都已经硕士毕业、博士毕业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还说我们没有受过教育呢?结果看了对教育的定义,才知道原来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善良增长,过失挽救。那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随着受教育的时间越长,我们的善良是增长了,过失得以挽救了,还是我们的良心越来越少,傲慢心越来越重?结果是过失越来越多,就说明这个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只是学了一些知识和技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儿女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尊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说,有一个小女孩,英语学得很好,她的母亲就很骄傲,带着她去见姥姥,见了姥姥之后就夸,『我这个孩子可聪明了,记忆力很好,记了很多的单词,不信你考考她』,姥姥听了也很高兴,就问:『这个书本怎么说呢』?小女孩说:『book』,书桌怎么说呀?『desk』,问了她很多,她都对答如流,确实学得不错。突然之间,这个孩子就反问姥姥:『伞怎么说呢?』姥姥从来没有学过英语,当然回答不出来。没想到的是,小女孩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讽刺她的姥姥说:『你可真是个白痴啊……』。

这样的孩子,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的现象,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见怪不怪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把孩子送去学奥数、学英语、学电脑、学钢琴,但是没有送孩子去学习〖弟子规〗,结果孩子学得越多就越傲慢,因为他的父母长辈都没有学习这些,最后就不把父母长辈放在眼里了。

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在没有上大学之前,还知道孝顺恭敬父母,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了,这都是我们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

这告诉我们教育的次序不能颠倒,所以古代的圣贤人,包括这些皇帝教导百姓,教导学生,一定是依据正确的顺序。比如康熙皇帝曾经颁布了〖圣谕十六条〗用来教导百姓,第一条就是『敦孝弟以重人伦』,在前言中就给我们这样写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盖父母生我,有罔极之恩;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能够善待父母,叫做『孝』,能够善待兄长,叫做『悌』。

为什么要善待父母兄长呢?因为父母生养我们,有罔极之恩,在〖诗经〗上也说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高,想报答都报答不了,所以有罔极之恩。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