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有個建議,這是額外的,不跟現在所涉及的同一路綫。如果您文化的心靈很強,真要做文化工作,要為民族為祖先盡點孝心,尤其是為將來的子孫種點福田,讓中華民族子孫有文化的教養和傳承,讓中華民族子孫有智慧。其實:
第一、不必花那麼多錢。第二、事情也不必那像您本來策劃的那麼麻煩。第三、剛才說萬世之名,不是自己要功名,而是你的功德就在歷史中,你將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永垂不朽。如果能這樣,花錢比較少,心力又很省,你又眼看自己所做的事,有生生不息的效用,所謂「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我想,人生應該要找這樣的事來做,做這樣的事,才是令人愉快的。
我看您,權位,已經擁有過了,錢,也賺得很多了,你的人生已經有了這樣的經歷了,是不是可以靜下心來做一種——所謂立德立功立言——的事情。當然我覺得您原本的旅景點遊策已經很了不起了,本來,這項目所選的地點,它天生的就是個好景點,借了地利之便,只要把路開通了,再做一點人工景觀,就已經是旅遊勝地了,何況您還想做一些文化符號進去,所以我看這個計劃已經完美了。我又不是專家,當然更不能提出什麼建議了。但是,是不是可以提供另外一種想法,既然您有文化的熱情,是否做一種真正純文化的事業,而不必和「旅遊」牽扯在一起。當然,純文化的事業,比較少人想做,但我一直希望有人做。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人做,實在很可惜。有誰肯做,天地鬼神都會感動的。當前甚為急迫而可行的文化事業,以我所見,有幾項:
第一項:培養文化人材。眾所皆知,當今天下,人材寥落,尤其是文化人才。新的人材,須要重新培養。如果我們能找到有潛力、可培養的青年,鼓勵他三年五年十年的專志求學,或許可以成為有用之材。古人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現在我們不是要培養那種一舉成名的「狀元」,而是希望培養「有志於聖賢學問」的人。中華民族的學問老早斷了,中國沒有人材了,從哪個點上看出來呢?第一、從自己祖先的傳統智慧上看,很少有人敢拍胸脯說,他有所了解,有所領悟,中華民族全民族忘了自己的文化了;第二、從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上看,人材也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我們現在學校所教的,社會上所用的,並不是西方文化的精髓,而只是西方文化的表相。也就是說一百年來,中國人並沒有懂得西方人的心靈。假如中國人在這個時代里面,是真的要面對西方,再進一步說,是真的要完成世界的文化融和,或者再進一步,是真的要領導世界,你非得有高度的文化人才不可。
現在中國人去外國留學,秉持的是什么態度呢?是一種「光宗耀祖」的觀念,他們去外國做什么事呢?就是去鍍金。「鍍金」是什麼意思呢?最好是留在外國,做人家的奴才,做一輩子,他覺得很榮耀;要不就囬國,驕其國人,搬外國的一套來領導中國。很少有人去到國外,立志要接近西方人的心靈,要去領悟西方的智慧,以開拓自己的視界,然后把那更新的更大的智慧帶囬祖國,以一生之力傳播這種智慧,讓中華民族能夠一方面繼承中國文化傳統,一方面真能吸收西方文化傳統。
東西兩個文化傳統的融合,是本時代的趨勢。但是現在,不用說,有能力擔得了這使命的人是絕無僅有,甚至連有此志向的人,也都罕見。不過天地之大,假如能夠用心去尋訪,有志之士,應該還是有的。我們尋訪出來,或者是碩士博士,或者是大學畢業,或者沒有學歷,只要有文化之感,有讀書意願,即可培養。古人讀書啊,有號稱十年不下樓的,有三年不窺園的。或者把自己鎖在樓上,撒去樓梯,十年不下樓,或者全意讀書,三年不到花園去。這種人,或許我們可以笑他作「書呆子」。但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就缺少書呆子!
為整個民族的前途而設想,我們如果應盡量去尋找這種人,若一經提醒,他就能做,最好。但如果他願意做而沒有經濟能力,他為生活所困,為五斗米折腰,我們可以設個方法供給他的經濟需求。就好像我們大陸也有啊,如社科院,臺灣叫中央研究院,這種國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針對已經成名的學者,由國家養他,給他薪水,給他環境。他就專門讀書,專門做研究。本來國家已經養了很多高級的研究人才了,但那國家所養的研究人才,夠不夠?他們這些成了名的人,是不是有「國族興亡之感」,是不是有「文化繼絕之憂」?如果我們認為不夠,民間是否也要有一種想法,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時代,還缺什么樣的人材?我們是不是可以來開一個民間的中央研究院,開個民間的社科院,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照我看,現在兩岸極缺的是「文化人才」,一種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文化人才。只要你能夠養一百個人,其中有十個人能夠成為為整個世界文化融會貫通的人才,乃至于只要有一個成就,或者只要培養出幾個能為時代呼籲的人才,那就了不起了,人才是不需要很多的。
這是我想要做的工作之一,這種工作的花費昃非常少的,一個月只要兩三千塊錢,一年就是三萬,十年不過三十萬。十年必定成材,他縱使不成大材,也成中等人材,其學問至少可以相當於高級教授。當然選擇的對象,一定要看這個人是不是天生讀書的料子,是不是有志要為人類負起文化責任,是不是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有這種心志,才值得十年培養。如果進一步能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或者偶爾聚集在一起,或者能夠讓他們互相認識、互相討論、互相鼓勵,成功的機率將更大。現在,我已經找到願意提供資助的人了,希望有更多有資金的人投入這項文化志業。當然我一時也找不到那麼多人來培養,如果讓我馬上找出十個人來,我一時也找不出來。
這是一個文化教育上的觀念,一個「養才」的觀念,在古代叫做養士。像齊國有孟嘗君、楚國有春申君啦,這些戰國時代的公子,都養了許多「吃閒飯」的人。因為各個諸侯不僅要比武力,王公貴族們也要比敬老尊賢,比文化見識,就形成「養士」之風。也許部份出於理想,部份出於炫耀,有的養兩千人,有的養三千人,反正我就供給你,在這裏住,在這裏吃飯,你就在這裏發揮你的長才。不過,動不動幾千人,未免太浮濫了,天下沒有那麼多的人才,所以雞鳴狗盜之徒都在其中。如今,我們一定要精選,精選天下有志讀書的人,供給他讀書,做個書呆子,把人類的文化真正的傳承下來。這樣費力少而收功大,只要成就一個,那個在背後支持他的人,就跟這個人一起永垂不朽了,何況你是成就一批?而且光是有人開始著手做這件事,在當今時代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文化標誌,因為當前這個世界,是沒有人願意做這種「不急之務」的,誰開始做,他就是一個真正支持文化的人,那是何等簡單呢,就是出一些錢,然後一概都不必管了。如果其中有一兩個成就的話,不只他感恩一輩子,整個國家民族都要感恩永遠永遠。甚至不必到有成就那天,那讀書人接到第一份資助,他就感恩一輩子了。讓一個願意讀書的人感恩一輩子,這本身就是絕高的價值。你去辦旅遊,有多少人到旅遊點了走一趟,說「我感恩哪,居然有人辦這麼好的旅遊場!我來了,很感動!」有哪一個人旅遊後,這樣感恩這個旅遊點的?
我也去過很多地方旅遊啊,我如果旅遊囬來會懷念的是,那風光本來就很特別,或者我所去的那一個古蹟的主人值得感動。比如我這次去寧波,他們說只讓我講兩天,留兩天要帶我去玩,他們列出好幾個地方讓我選,我說我一定要去天臺山的國清寺。因為智者大師曾在那裏說法,在那裏開宗立派,叫「天臺宗」。我是研究天臺宗的,所以非去拜不可。我也選了普陀山,普陀山不是觀音道場嗎?我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我依照儒家的規矩,尊重一切聖賢,這些在佛寺、道廟裏所供奉的,基本上都是聖賢人物,都應敬重的。何況普陀山聲名萬丈,必有來歷。比如那最初起基的觀音像,乃是唐朝時有個日本和尚,來五臺山修行,覺得應該把佛法傳揚到日本,于是就跟五臺山的師父請了一尊觀音像,要帶囬日本供奉。他從寧波出海,橫渡東海即可直取日本。不料船還沒有走出寧波海面的小島群,忽然間海底湧出無數鐵蓮花,把他的船團團圍住。這個僧人就當下感悟到,觀音必另有心意,不想去日本,于是就折囬來,就近在普陀山的島上,自己蓋了個房子,供奉這尊觀音,這尊觀音,就被稱為「不肯去菩薩」,從此普陀山就變成觀音道場了。見到這尊「不肯去觀音」,誰不感動?我自然要合掌,三鞠躬。我到所有宗教道場,都是合掌三鞠躬。但是這次我到國清寺,見到智者大師講道的講堂,我忍不住三跪九叩,為什么?這不是旅遊!大眾去普陀山,燒那麼大的香,几千塊錢一支,那是旅遊,而我心裏想的是文化,我有一種心靈的感動與敬重,這種敬重與感動是真誠而永恆的。
不信,你去旅遊的寺廟轉一轉,有多少人燒香人是誠懇的?除非遇到災難祈求保佑,那時可能是誠懇的。其他的,統統都是逢場作戲而已。如果您想讓遊客來您的場子做逢場作戲的事情,除非你是賺了大錢沒處花,或者想賺來更多錢。但您已經有錢了,再賺那麼多,要幹什麼?而且聽說,凡是大場面的旅遊,不成功便罷,成功了,上上下下,都得要打點,是很費勁的,出個萬一,血本無歸,空忙一場,人還不知道會被弄去那裏呢!這樣吃力不討好,您何必再淌這樣的大風大浪?我勸您你不要做這些大家都爭著要做的事了,不如為千秋萬世着想吧。而千秋萬世之業,就這麼簡單。
如果還要我說,我還有別的想法,也是很簡單的:
比如說,現在謙謙在這邊,他們開私塾。古人教育都是私家開學校。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學校,現在的學校是1712年,就是三百年前德國人發明的。他們認為國民普遍接受基礎教育,對國家很有好處,於是他們試着實行,叫全國孩子五六歲都必需上學,叫作「義務教育」。自從他們這樣做,果然,德國的百姓智能都提昇了,全世界就開始仿效。中國是國民政府打敗滿清之後,他們也學着西方近代式的教育。最初時,學校建得還不夠普遍,所以鄉下還有一些私塾殘留,現在政府的財力越來越大,學校越來越多,所以所有的孩子都被強迫要到學校去。什么叫作「學校」,剛才說,是政府希望全國的百姓都接受相當的教育,即是要培養國民一種基本的知識,要過一種基本的現代化生活。稱為「基礎教育」。什么叫「基礎」,換個方式說,就是「庸俗」!所以所謂「學校教育」就是「把一個孩子教成庸俗的教育」,為什么?基礎嘛,普遍嘛,量產嘛。所以你看學校教育有一個特色,全國的教材統一,進度統一,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讓所有人都「一刀切」嘛。從小學到初中,都是一刀切。後來高中,有上的,有不上的,上的孩子就比不上的多讀了一點,所以高中有一點差距了。但高中主要也是為了「考大學」,所以,所有的的教材教法也差不多。到了大學,造就人才的時機已失,所以大學研究所只是「高級職業訓練所」,只是讓這些人將來吃飯吃得比別人好一點。這就造成人才的匱乏,現在只能教出會上班,掙點錢,養家糊口生孩子,然后老、死。你看每一個社會上的人,你把他們所賺的錢,住的房子,開的車子,比較一下,其實,這些東西差距並不很大,你說他開個奔馳幾十萬,和開個國民車十萬,那幾十萬和十萬又差多少呢?把那些「現實成就」剝除掉,一個人的一輩子就是把他的黃金青春,從學校長大,出了學校,找一份薪水,結婚生子,養家糊口,老,死,然後與草木同朽,就這樣子。他畱下什么人生的意義?所謂生命的意義,是要從自己的生命中開發出來,這是要靠「智慧」的,而我們學校不提供智慧的開發。當然,有些被學校壓不死的,或許還能「出人頭地」,像您這樣有才華的,您已經比您的同學出色許多了,您這種賺大錢的方法是學校教會的嗎?何況,剛才說過,如果只是賺了大錢,對人生來說,也並沒多大「意義」。但學校曾教您文化心願嗎?現代的學校,是不教這些的啊。
所以,有些東西是很重要的,而我們學校卻教剛好不教。我們不是批評,因為一來「智慧」很難傳授,二來學校要照顧的是「普羅大眾」,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已經不錯了。所以,五六年來我提倡民間文化教育,「私塾」的風氣也就漸漸興起了。我的私塾觀念是什么樣呢?因為我是學教育的,我讀師範專科,再讀師大,師大研究所,現在在教育大學做老師。你看我一輩子在教育線上,所以我多少知道現在的體制,正在如何規劃全民族的教育。但是我自己的教育觀念跟師範學校傳授的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完全相反不是說我不承認它,我只是認為它是「小道」罷了。小道當然有小道的用處,但是注重於小道,就遺漏了「大道」。所以我現在想讓一些人能夠傳承「大道」,而傳承大道的人,如果長期在學校里面,就注定被浪費了。學校是打壓人材,浪費人材的地方。我們不想讓人材全部被浪費掉,於是就在民間提倡了「讀經私塾」的教育。
讀經的教育就是該怎么教就怎么教,在一個人小的時候,他的吸收力強,他的表現力弱,我們就以吸收為主,他越長大表現力強,才讓他表現。但是他怎么表現呢,必須在先前打基礎的時候,就有相當的吸收跟醞釀。我們現在的學校體制教育,就是給孩子學得太簡單太膚淺了,無所謂「涵藏」與「醞釀」,等將來他要表現的時候,就發現一無所有。所以為什么大家都覺得我們的青少年沒有深度,就是因為他以吸收的東西本來就沒有深度。比如我們只是教小學生小貓叫啊小狗跳啊小老鼠上燈臺偸油吃下不來啊,最多只是小猴子大白象的故事,然后一些政治,刀光劒影的文章。從來沒有是治國平天下的大氣含量,從來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陶冶,小根小機的,那會有大氣象?那怎么辦呢,我們怎么能在這么小時候教他治國平天下的大道呢?他懂嗎?他用得著嗎?不是!我們不是教他現在用,只是教他能夠儲藏進去。所以我們在能夠儲藏的時候就給他儲藏,我們叫作「讀經」──誦讀經典。「經典」,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經典是用文字記錄的,我們要體貼古人的智慧,就必須從文字進入,我們期待從流傳的文字來體貼原初的智慧,叫作文字般若──文字本身就是般若,文字本身就代表了智慧。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記載了智慧,一般報紙並不負責記載智慧,他記載的是事實現象,甚至是噱頭。只有經典,才是字字珠璣,字字有光。但讀了經典,能不能保證都能從經典里囬歸到智慧呢?我們不能說百分之百保證,但是有了經典的積累,總是機會比較大。我們在孩子身上,已可明顯見到讀了經後的「氣質變化」。
我們推廣的讀經教育,有很多類型。有的家長自己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有的在社區里一個禮拜上一次,個把鐘點。讀讀論語讀讀老子,甚至有的讀讀唐詩讀讀三字經,總之,讓他接觸一點也好。一個孩子讀個半年,至少能把三字經從頭揹到尾,家長已經很高興了。有的學校里面老師多多少少教一點,現在已經聽到學校里面有讀經的聲音了。讀經推廣了幾年之後,我的理論更加完整,我們發現,讀得越多,成效越大。這個「成效」,先不說他將來用得越多,而是當下就看出進步。聰明、記憶力強、學習興緻高、思好力也好,還有比較講理,比較富有仁愛的心,總體氣質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現在就能看到一個「具體而微」的完整的人格的影子。而且讀越多變化越快,相信將來的效應就越大。所以有些家長漸漸就從每天讀十分鍾三十分鍾,增加瓨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甚每天讀四個小時以上。一天讀經超過四個小時,那就不能上學了。有的在家裏自己教,叫「在家自學」,有的幾個家庭的孩子一起「共學」,叫做「私塾」。而且讀私塾的年齡一直往下延伸到幼兒園。這種教育的要領就是:在一個孩子還不知道困難不困難的時候,就把人類最困難的書都放到他肚子裏去。這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手法,這叫「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智慧」。
現在政府知道這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可為國家培養人才,是全世界漸漸風行的教育新潮流。所以雖然法規尚未完整,在管理上是有緩衝餘地的。態度強硬的時候,會說這不符合教育法規,但如仔細想想,政府不是要提倡民族文化復興優良傳統嗎,也覺得好像不必反對,而且這些孩子都這麼好學,家長也都不是被強迫的,哪有人強迫家長一定要來上我的私塾?只有政府強迫全民去上他的學校!既然家長是自願的,政府也不需要管太多了。就在這個含糊的空間裏,我們默默地做。其實,真能讀私塾的孩子是很少的,我有時候去學校演講,當着校長老師的面恐嚇家長說:「孩子到了十三歲以上,就比較難用這種方式教育了,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在十三歲前把一輩子的書背完!你們家的孩子不能再上學了,上學就被耽誤了!」校長有時很不高興地問:「如果大家都不來學校,那我們學校不是要關門了嗎?」我說:「不會的,目前美國有百分之三的學生在家自學,而中國社會上能有這種見識的人,大概只有千分之一,請問貴校一共有多少學生?」「兩千名。」「兩千人中有兩個人在家自學,學校要關門嗎?」於是校長就放心了。但千分之一,其實也不少。在台灣,幼稚園到初中,有將近四百萬人,千分之一,就是四千人。大陸,從幼稚園到初中,有三億人,千分之一,就是三十萬。如果兩岸加起來,隨時有三十萬零四千人全天候讀經,那二十年後,中國的文化人才就用不完了。
現在我就要引申一下了,這個私塾,就好像是私立學校,但它不是用錢堆起來的那種私立學校,而是很簡陋的,沒有什么規範的,只有一顆愛心、一份文化熱情的小型「學習處」,叫私塾。每個辦私塾的人都辦得很辛苦,但是家長寧願交一點錢讓私塾維持下去。這些錢比私立學校便宜得多,就是大家湊錢來請老師,讓孩子住下來,有機會吸收人類最高智慧,大體就這個觀念。
現在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注意:有一些偏遠的農村,如果要開私塾,很難。假如能有人發善心,支援一百個私塾。可以開在他指定的地方。他只要支援這個老師些許的薪資和學生的生活費,只要他們活得下去,就可以全天讀經了,您就真正嘉惠了這些窮孩子了,而且為天下國家和自己積了無量功德。現在國家不是有三農問題嗎,其中有農村教育問題,這是國家很頭痛的問題。國家蓋學校,要花大錢;縱使蓋了學校,第一,受聘老師的素質往往不如都市的,第二,孩子的素質本來就不如都市的,第三,其他的資源和設備都不如都市的。只有一件是一樣的,那一件?教材和教法,一樣!我們想想:你所有的條件都不如人,而所教的東西和教學的方法卻又一樣,那你能夠教出跟都市相提並論的孩子嗎。所以,「城鄉差距」是人間永遠的罪惡!
但是我告訴你,這些鄉下孩子,假如讓我教他三年五年,我就叫他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甚至易經老子詩經唐詩宋詞全部背完,你看他不能夠勝過都市的孩子嗎?所以將來鄉下是要出人材的,他們的誘惑少,他們也不必去學才藝,不必打電腦,他們留下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做有高度意義的學習。而且鄉村的孩子並不是真的笨,而只是讓我們的學校給耽誤笨了。都市的孩子生活豐富,所以顯得比較聰明。但是他的聰明,也只能帶給也庸俗的富貴,他不一定有高度智慧的含藏內蘊,那我們就讓鄉下的孩子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學到了人類的最高智慧。進一步說,我所提倡讀經,不只是中文,還有外文,叫「外文讀經」。比如英文,在鄉下,怎麼教英文呢?其實很簡單,把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一百五十四首全部背完,再把莎士比亞的戲劇也背上幾部,柏拉圖的文章背上幾篇,世界名人演說背上數十百篇。鄉下孩子什麼都不怕,幾萬字背英文經典在頭腦里面,他這輩子英文就不必苦惱了。有人說鄉下請不到好的英文老師,所以鄉下孩子的英文學不好。其實,像讀經這樣有效的教學,不用特別請英文老師,為什么,只要用CD就可教學了。而一本書才幾塊錢,他就可以用一輩子。我們的小學課本用一個學期,以后怎么樣,有人把他供起來嗎?都是過年的時候清掃就把它掃掉了,所以我們小學課本是「垃圾」。但你如果教一個孩子背完一部論語,背完一部十四行詩,他把論語十四行詩丟掉嗎?不,他收藏一輩子。
這是一家,一國,一個民族,甚至整個世界要活下去的可大可久之計,老子不是講「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要人體會「天長地久」、「長生久視」之道嗎?老子就有長遠的眼光,更不用說孔子了,孔子更是千秋萬世的聖人,他是胸懷萬世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這種人格──「胸懷萬世」的人格。每一個人都胸懷萬世,這個社會就和諧了嘛,一定懂得八榮八恥,一定不會亂來。要培養胸懷萬世的人格,首先須用有萬世涵量的經典教他,才有可能。
問:(略)
先生:我們應該反省,看清現在體制教育的盲點,假如這個盲點解破了,我們可以知道現在的教育也是有用的。因為現在教育教知識啊,知識當然是有用的。但是盲點解破了,你又知道,現在的知識是很簡單的,我們孩子用十分之一時間就可以把功課做好了,其他十分之九的時間都應為了他一輩子的才華做準備才合理。我們現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本來用十分之一力氣就可以學好的東西上,這個孩子不是越學越笨了嗎?讓原本聰明的孩子越學越笨,那么笨的孩子也教不出聰明來,所以整個百姓就一起笨。笨,就不能面對復雜的人生,於是一個人的生命境界就越來越低,心量愈來愈小,低到唯恐不能養家糊口,小到天天患得患失。或者僥倖比別人好一點點,能夠在社會上風光一點,他就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了。千古以來,東方和西方有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就是在他身邊的人中比較誰聰明,誰會算計人,誰賺的錢多,這樣過一生,被時間所淹沒,在天地間未當留下一絲痕跡,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一個人來世界上一輩子是很難的,下一輩子是不是再做人不知道,是不是還有這樣的聰明才智不知道,是不是還是中國人不知道,他如果生在埃塞俄比亞呢,或許沒等長大就餓死了。所以能夠出生在一個有文化的社會,又能夠吃飽穿暖,那就趕快,讓這個孩子有更好的開發,這是我的心願。我是一直盡力在宣導,但我也想,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所以從來不求成就,這也是您所敬仰的老子的精神。這叫「柔弱生之徒」嘛,如果你說我非要爭取到不可,就是「堅強死之徒」了。但是我也不是說「我故意去求不要成就」,我也不求成就,也不求不成就,就把它交給天地自然。像這樣就是儒家而兼道家了。儒家就是努力去奮鬥,道家就是對於成果毫不計較。其實這就是儒家的全量,儒家本來兼有道家,道家只有道家而不兼儒家,所以儒家永遠比道家要高一籌。
問:(略)
先生:不是我很有學問,但我知道學問在哪裏,知道什麼才叫作學問。我是指導孩子們去追求學問,不是要他們都來跟我學。我太差了,假如以我做標準,那中華民族可就沒有前途了。我自己認為我知道中華民族的命運的關鍵在什么地方,人類整個的發展應該走哪一條路,中國人應該負哪些責任。古今中外的智慧著作都擺在我們眼前,我只要知道選哪些讓他去讀,讓他不走彎路,很直截暸當的可以培養出大的胸襟,大的氣象。這樣的教育,如果不能培養大材,但取法乎上可以得乎中,所以我們還是要取法乎上。
從剛才到現在一直就講那么大那么大,好像是虛的,其實這是最實在的。為什么有人認為這是虛的呢,就是認為這不切實際。怎么會認為不切實際呢,因為他要馬上看到成果,而我們不能立即拿出成果給他看。我們知道件事要看到真正的成果,要等二十年三十,甚至一百年兩百年看到成果。因為歷史是長久累積的嘛,一般人的眼光都是短淺的,都是現買現賣,所以看不到理想的實在性。其實大的理想如果是合理的,並且腳踏實地的去追求,這個大的理想反而才是真實的。所以我相信,這次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運動一定成功。這個復興不只是復興中華的文化,乃是把西方文化也吸收進來,融合成整個世界文化而往前走,整個中華民族子孫都可以接收這種文化,而且我們把這種文化提供給全世界。現在是中國向世界提供學問的時候了,一百年來「全盤西化」的路是走錯了。我發現,一百年來,我們什么都從西方接受,包括我的專長──「教育」,我們國家的教育都是西方式的,一百年來,只有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教育理論,從來沒有西方人學中國式的教育。今天,我就是要把中國式的教育推廣到西方。如果有人想賺大錢,我這裏有賺世界大錢的項目,又不必辛辛苦苦向政府爭取立項,爭了老半天,還爭不下來。這很簡單的,我們去世界各個國傢,教他們漢文,教他們中國文化,不是教漢語啊,是教他們「讀經」。所以他們孩子進到我們學校,一開口就讀論語,這是全世界所沒有的教育,但是這樣做,這個孩子進步最快,一發現進步快,就有很多人要來上學,你就有賺不完的錢。
不過,說個玩笑的話:這件事情也不必太積極做,你如果愛國的話就不必太急著做。我講一個故事你就明白了:三年前,我去過濟南的孔子基金會,他們幫國家做了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世界要建一百所孔子書院,當時已經建了六十八所了,他們很高興。其實現在已經建了幾百所,打算建一千所,因為世界各國都很歡迎嘛。他們的祕書長招待我,就給我介紹書院建置的情形。我問他為什么要建孔子書院,他說我們要把中國文化輸出去,必需用孔子來做招牌。我問:那你們開的什么文化課程?他說現在文化課程還開不出來,因為很多困難,第一老師就困難,沒有人去講中國文化。我說:「這個我知道的,那沒有文化課程,開什么課呢?」他說「開漢語」,我說「用什么教材,是不是跟我們小學課本差不多,從日常生活,小貓小狗開始教?」他說:「對啊,教他們漢語就要這樣教啊!」我說:「哇!這太值得敬珮了,我們國傢的文化戰略非常成功。因為如果我們這樣教外國人漢語,就可以把外國人教笨,我們將來好領導他們。」(笑)你如果教他論語呢,外國人就聰明了,那不得了,將來不是我們教他中文和中國文化,而是他們來教中國人中文和中國文化了。西洋人是很服善的,很用功的,他們是很講理,也很聰明的,他一知道這個對,他就馬上做。但是我們中國不是,我們中國人愛面子,死愛面子,知錯不肯認錯,沒有思考力,切唯西洋人馬首是瞻,西方人的教育還沒轉過來時,中國人是不敢轉的。這沒辦法的。所以千萬不要隨便教外國人論語,只要教他們小貓叫小狗跳小老鼠上燈臺就好,反正要笨大家一起笨。這一套教育方法,也是他們傳給我們的,現在再傳回去給他們,也算一報還一報!(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