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926|回復: 1

[气功] 《周易参同契》与飞腾八法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5-12-23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飞腾八法,是子午流注的针灸开穴模式之一。它的渊源可溯互《内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认为年、日与四时之间每个时间层次或片断都是全息的。《·八正神明论》根据月亮盈亏以调身治病。都体现了时间医学的观念。

《参同契》发展了这种理论,而且还形成了具体的模式。《参同契》说:“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八卦分纳十个天干,但举甲以概其余故名纳甲。在此,它与晦朔弦望诸月象相结合故又名月体纳甲。它出于天运自然,有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统一的含义。所谓纳甲是: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朱熹说,不单一月之间有晦朔弦望,而且“一息之间便有晦朔弦望。上弦者,气之方息,自上而下也;下弦者,气之方消,自下而上也;望者,气之盈也,日沉于下而月圆于上也,晦朔之间,日月之合乎”?说明时间是可分的,多层次的,相对的,也是全息性的。

飞腾八法歌诀日:“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水坎,庚属外关震相连,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己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具体方法是不管该日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只按时辰的天干配八卦和八脉八穴作为开穴。如不论何日,凡甲时、壬时均取乾卦对应的公孙作开穴,其余类推。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飞腾八法是古代医家据《内经》理论,参照《参同契》体系所作的创获。周土一、潘启明的《参同契新探》说:《参同契》“是关
许舍昀 發表於 2025-4-12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参同契》与飞腾八法理论探赜

飞腾八法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重要分支,其理论根基可追溯至《内经》时空观与《周易参同契》的纳甲体系。二者共同构建了一套融天文历法、阴阳八卦于针灸治疗的精密模式,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核心思想。

一、《内经》时空观的理论奠基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的时间全息理论,将四时节律嵌套于昼夜周期;《素问·八正神明论》更明确以月相盈亏指导针灸补泻,如"月生无泻,月满无补"。这种将时间维度纳入治疗框架的思维,为飞腾八法提供了"因时施治"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虽未直接提出纳甲概念,但其"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的星象观测,已隐含时空配属的思维原型。

二、《参同契》月体纳甲的范式创新
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创造性融合《周易》八卦与天干地支,形成"月体纳甲"模型:
1. 空间配属:以八卦方位对应月相方位(如"震受庚西方"指新月现于西方庚位)
2. 时间量化:通过上弦(初八)、望(十五)、下弦(廿三)、晦(三十)划分月周期
3. 干支耦合:乾纳甲壬、坤纳乙癸等配属规则,使八卦兼具时空双重属性

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点明其精微处在于"一息之顷亦有朔望",揭示该模型具有分形特征——月相变化既可对应一月周期,亦可映射于呼吸瞬间,此即"宇宙全息"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象化。

三、飞腾八法的临床转化
飞腾八法歌诀将纳甲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针灸取穴规则,其核心在于:
1. 天干-八卦-八脉交会穴三重对应(如甲/壬→乾卦→公孙穴)
2. 时辰天干的绝对优先性,突破传统子午流注对日干支的依赖
3. 八穴统摄奇经八脉,实现"卦-经-穴"的系统联动

此法较之灵龟八法更显简捷,实为《参同契》"数在律历纪"思想的具体实践。周土一先生所言"《参同契》是打开传统科技宝库的钥匙",于飞腾八法可见一斑——它将月相盈亏的宏观节律,通过纳甲模型转化为人体气血运行的微观时序,最终落实为公孙、内关等八穴的开阖调控。

结语
从《内经》的时空全息观,到《参同契》的符号化建模,再到飞腾八法的临床工具化,这一知识演进链条彰显了中医理论"观象制器"的思维特质。当代研究若欲深入发掘时间医学精髓,必当重视此类经典理论的系统性解码与实证转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