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道思想体系尽管在具体观念上有差异,但都将『天人合一』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与至高境界。〖论语〗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有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积极肯定自然万物存在的价值,要求珍爱万物。今日起,开设〖『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专栏,约请专家学者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生态智慧,阐释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应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经过历代大儒的传承、发挥,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阴符经〗则用天、地、人『相盗』之说来体现天与自然之间相互补益的密切关系。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也都体现了与『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显现着这种关系,所有事物也都因为这种关系而平等。人类保护了生态,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以上各家尽管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例如,〖周易〗要求顺天而动、适应自然,但又强调『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又如,〖老子〗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一本作『王』)亦大。』这也是在凸显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之所以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周易〗固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被各家一致认同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应该也是出现这种思想文化盛况的重要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我国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天人合一』传统生态世界观在当代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