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周纪(一)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作者:方诗铭,王修龄发布:一叶知秋

2018-2-28 00:31

【竹書】: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新唐書·曆志】

此唐代一行【曆議】所引,『庚寅』二字為一行推算所得,非【紀年】原文。唐蘭先生云:『唐代一行根據【尚書·武成】的月日,用他的「大衍曆」來推算,認為伐紂應該是庚寅。』【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刊【新建設】一九五五年三月號。是。

【尚書·泰誓書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與【紀年】合。

【竹書紀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水經·清水注】

【尚書·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書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與受戰于牧野,作【牧誓】。』鄭康成曰:『「牧」一作「坶」。』孫星衍云:『「牧」作「坶」者,【說文】云:「朝歌南七十里地。」【詩·大明】疏引【書序】注云:「牧野」,紂南郊地名,【禮記】及【詩】作「坶野」,古字耳。……據此則知【禮記】及【詩】舊本皆作「坶野」,故【水經注】引【詩】亦作「坶野」,今本為後人改從近字也。』【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一一【牧誓】

【存真】云:『「西夷諸侯」即【牧誓】之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也。』

近出周初金文【利𣪘】,記武王伐紂事,云:『珷征商,隹甲子朝。』即為是役。此稱『甲子朝』,與【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合。【逸周書·世俘】:『維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紂,越若來。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呂氏春秋·簡選】:『武王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于牧野,而紂為禽。』又【首時】:『武王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武王以甲子日敗紂于牧野,所謂『甲子之事』,金文、【尚書】以及【呂氏春秋】所記皆合。

【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水經·淇水注】

晉束皙【汲冢書抄】云:周武王親禽受於南單之臺。【初學記】卷二四居處部

【郡國志】曰:……【紀年】曰:武王擒紂于南單之臺。【太平御覽】卷一七八居處部

【紀年】曰:武王擒紂于南單之臺。【太平寰宇記】卷五六衛州衛縣

永樂大典本、黃省曾本【水經注】作『帝受』,戴震校本作『帝受辛』,【輯校】同,所據即戴校。【存真】作『帝受』。他書所引皆作『受』或『紂』,無作『帝受辛』者,當以大典本為是。【御覽】所引,【存真】、【輯校】、【訂補】失收。此【郡國志】非【續漢書·郡國志】,【新唐書·藝文志】史部地理類著錄有【郡國志】十卷,當即其書。

【水經·淇水注】:『南單之臺,蓋鹿臺之異名也。』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二三云:『「分天之明」,「分」疑作「受」,謂受天之明命,觀【史記】「受天明命」自見。鄭環云:明,明命也。』疑是。【史記·周本紀】:『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即受天命之意。

【竹書】云:年四十五。【真誥】卷一五注

【真誥】云:『武王發今為鬼官北斗君。』注:『文王之子周武王也,……』後即引【竹書】云云。【路史·發揮】卷四、金履祥【通鑑前編】卷六皆引【竹書紀年】:『武王年五十四。』羅氏父子及金履祥雖未見古本【紀年】,或據當時輯錄之本。【存真】作『王陟,年五十四』。【輯校】作『武王年五十四』。皆據【路史】。所引該書,見本書附錄。

【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太公呂望表】,【金石萃編】卷二五

晉侯築宮而美,康王使讓之。【紀年】云。【北堂書鈔】卷一八帝王部

『築宮』,【輯校】作『作宮』。【存真】作『築宮』。

【紀年】曰: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年不用。【文選·賢良詔】注

【紀年】曰: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文選·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

【紀年】曰: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太平御覽】卷八五皇王部

【御覽】卷八五,【輯校】誤作八四,【存真】不誤。【史記·周本紀】:『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與【紀年】同。

【紀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初學記】卷七地部下

【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此齊桓公伐楚,管仲與楚使訊答之辭。【呂氏春秋·音初】:『周昭王親將征荊,辛餘靡長且多力,為王右。還反涉漢,梁敗,王及祭公抎於漢中,辛餘靡振王北濟,又反振祭公。』西周金文多記昭王南征伐楚事,【𤞷馭𣪘】:『𤞷馭從王南征,伐楚荊。』【過伯𣪘】:『過白從王伐反荊。』【貞𣪘】:『貞從王伐荊。』唐蘭先生以為均昭王南征時器【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頁五四。是。

【楚辭·天問】:『昭后成遊,南土爰底,厥利維何,逢彼白雉。』聞一多先生云:『「雉」當為「兕」,聲之誤也。【呂氏春秋·至忠篇】:「荊莊襄王獵于雲夢,射隨兕。」【說苑·立節篇】作「科雉」,【史記·齊太公世家】「蒼兕,蒼兕」,索隱曰:「一本或作蒼雉」,【管蔡世家】「曹惠伯兕」,【十二諸侯年表】作「雉」,並其比。……【初學記】七引【紀年】曰:「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本篇所問,即指斯役。然則昭王所逢,是兕非雉,又有明徵矣。』【楚辭校補】,【聞一多全集】第二冊頁四〇四。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二〇以『兕,水獸,與陸地者異』。皆是。

【紀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初學記】卷七地部下

【紀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開元占經】卷一〇一

【書紀年】曰: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太平御覽】卷九〇七獸部

此亦記昭王南征事。西周金文屢見『六𠂤』或『西六𠂤』之稱,徐中舒先生云:『西六𠂤為王之禁軍,【大雅·樸棫】之詩云:「周王于邁,六師及之」,此六師應即金文的西六𠂤。西六〇為王禁衛,隨時皆在王之左右,所以王行而「六師及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一九五九年第三期。

一〇

【書紀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太平御覽】卷八七四咎微部

【存真】、【輯校】作『夜清,五色光貫紫微』,所據【御覽】為鮑刻本。【輯校】云:『【路史·發揮】三注引「清」作「有」。』與影宋本【御覽】合。【存真】、【輯校】所引【路史】注,見本書附錄。

『王南巡不返』,即【左傳·僖公四年】之『昭王南征而不復』。【史記·周本紀】:『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