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9章〗孔子因何称仁、智、勇三者为『君子之道』? 14·29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所谓『君子道者三』,就是说君子之道主要有三条。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道主要有三条,我还没能做到啊!有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老师自己说自己呀!』 孔子为什么把仁、智、勇三者称为『君子之道』呢?在〖子罕篇〗第28章中,孔子说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章中,孔子又称此三者为『君子之道』。这是因为,〖论语〗中论及君子的品行,包括仁、孝、悌、忠、恕、礼、义、廉、耻、敬、让、公、诚、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由于个体不同的秉赋和性格特征,这些德行体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唯有智、仁、勇三者,是君子所由成德的三个必备条件(〖中庸〗称为『三达德』),也是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品德。而『不忧』、『不惑』、『不惧』,则是每个人修养此三种品德的必由之路、追求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境界。说『我无能焉』,意在强调其践行之不易。 孔子从君子个人所展现的若干道德范畴中,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进而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形成了儒学的伦理道德体系。 附: 【原文】 14·29子曰:『君子道者三①,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注释】 ①君子道者三:君子之道主要有三条。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主要有三条,我还没能做到啊!有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老师自己说自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