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对于此句,不同的解释彼多,主要是针对“无恶”也,一说是如果立志追求于仁德,那么他不会做坏事,虽然也会犯错误,有过失。但是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动机是追求“真善美”。对于孔子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批评孔子的不足,但是要理解他的初衷并继续发扬他这种“志于仁”的精神,从而时代的局限性和人无完人出发,承认孔子伟大的思想贡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但是结合下一句而言,恐怕这里“无恶也”,应该解释为“没有任何报怨”,进一步说是“随遇而安”,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自己的遭遇,既不会听天由命,更不会怨天由人。
有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有一些人出身于富贵之家,从小条件优越,甚至骄生惯养,遇到挫折之后,也会埋怨自己缺少吃苦的经历,竟而把责任推给父母,环境的使然,也是“有恶”的表现。所以无恶也,要从多个方面理解。但是在这里《论语》编者引用这一句语,多强调“逆境”,是因为孔子曾经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并没有把富贵和贫穷本身作为道德的标准,进而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富或贫,那就是有道德或没有道德,这种思想应该来说,还是极其深刻的。他把得到富贵的原因,甚至在富贵条件下表现,把造成贫穷的原因,特别在贫穷条件下的表现,作为道德的标准。他的原则是“以道得之”。他说:“拥有财富和拥有地位,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获得的,那么就应该放弃;家境贫穷和地位低下,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但是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改善的,那么就应该坚守。”
为什么呢?他说:“君子如果要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原则,那还能叫什么君子呢?”“恶”在这里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他继续强调说:“君子哪怕吃一顿饭的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会离开仁,那怕是遇到的事情再仓促急迫,也必然是这样,遇到的遭遇再颠沛流离也是必然是这样” 所谓“造次”,是指人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如遇到灾难、如天上掉馅饼等,这正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比方说生死之间,你如何决择;比方说,义利之间,你如何取舍。所谓“颠沛”,也就是“长处于约”,也是时间的考验,是指一个历尽波折,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艰辛,仍然没有得到自己的回报或改观,他能不能心如磐石,甚至安之若素,不改其乐。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仁”对于孔子本身来说,那个境界是相当高的,他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轻视和讨厌过仁德不完美的人。”为什么呢?“没有达到仁这个境界,而又能够追求完美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的事情了。”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句话,“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说:“那么反感和讨厌‘不仁者’的人,他们所谓的提倡仁的原因,不过是不希望跟‘不仁者’在一起,担心自身的名誉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定力不够受到引诱,担心自己被‘不仁者’伤害而已。
这很值得那些自命清高,孤芳自常,沽名钓誉的所谓君子深深思考,加以反省。孔子继续说:“这样的人能够有一天把他们的心力真正的放在追求和倡行仁德上吗?我没有见到能力不足的人。大概还是有的,但是我是没有见到过。
那么这一段,个人的理解跟绝大多数人是不同的,所以断句不一样。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不在于标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作为目标,而是担心道德的沦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完美,应该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远和抛弃他们;第三,只要一个人,他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那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有其权利,即使是不得不剥夺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况不过有一些缺点的普通人呢。当然,这里说得比较远了。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中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能发现其相通之处。一个仁者,如果没有对人类的整体关怀,没有归宿感,充满了厌世情绪,只知道一味的愤世嫉俗,心里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那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所以,我们要看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对事不对人的严正态度,更要看到“吾未见好仁者恶”所表达出的更基本立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难道是就是为了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吗?这也是失去了“教化”的本来意义。
到这里为止,应该说《论语》的编者通过孔子的话语,对“仁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刻划,给我们树立一个理想的仁者的榜样,揭示了仁者的真实境界。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果不能理解孔子的真正思想,那自然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智者之心度仁者之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