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06|回復: 13

孔子不是标题党--《论语.里仁第四》串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2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里仁第四
 
在上一篇《论语.八佾》里,孔子通过对当时各种乐崩礼坏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一语道破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即“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并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通过仪封人之口说出“天下无道久矣,天下将以夫子为木铎”,那么,孔子这位前识者,必将是“天下无道久矣,夫子将以里仁为木铎”。在《里仁》里,《论语》的编者并没有将仁的核心内涵作为重点表述出来,不是通过孔子之口去讲具体的道德规范,而将重点放在一个人要不要讲道德,至于“仁”这一道德的具体含义及其时代特征,我们要结合论语全篇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有所把握。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思考的问题有两层,第一层,一个社会要不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第二层,结合一个具体的社会时期,应该讲什么样的道德。《里仁》就是从第一个层次出发,将礼乐的实质精神抽象出来,反映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道德意识的警醒,是对当时社会问题开出的药方中一味最核心的药剂。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达到仁的境界才是最完美的,如果我们不把仁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那是不会明白的”《论语.里仁》开门见山的指出“里仁为美”,并且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品尝过“仁”,那里能明白“仁”的美好味道呢。
 
当然这有一说是“知”作“智”解,倒也和下一句“知者利仁”是为呼应。也就是说“择不处仁”,那就会利令智昏,失去方向,不是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的。为什么呢?所以,下一句就讲: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困窘的境地,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安乐的环境。”为什么呢,论语说过“贫而无谄”、也说过“贫而乐”、说“富而无骄”,也说过“富而好礼”,虽然有层次上的高低,但均为孔子所肯定。
 
孟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中庸》上也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都是说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好坏、顺逆,都要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会泯灭自身的操守和原则。
 
仁者里仁为美智者择能处仁,所以才能做到“长处约”和“长处乐”。所谓“仁者安仁”和“智者利仁”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正如同“贫而乐富而好礼”和“贫而无谄而富而无骄”的区别一样。“仁者安仁”所以绘事后素而行礼乐,而“知者利仁”是说智者还没有达到通过礼乐的熏陶,从而达到仁者的层次。仁者安仁是一个种最完美的境界,“知者利仁”则是一个达到这种境界的修炼的过程。“利”作“求”解。实质上这一句话再继续引申,就是“诚”和“明”的关系,所谓“自诚而明”正是“仁者安仁”的表现,所谓“自明而诚”则是“智者利仁”的追求。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能够明辨是非,能表扬甚至推崇人做得好的地方,也就是优点、长处、功劳,能批评甚至抨击人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就是缺点、短处、过失”。
 
在这里,我们要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只是为了方便教学的两个抽象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十全十美或十恶不赦的人往往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有长有短有善有恶有功有过 有得有失。那么,我们对同一个人也要学人之所长,去人之所短,当然对于自己优点和缺点更不用说了。不能观其一点,不及其余,不管推崇和否定某人都只是针对其具体的行为,既不能有光环效应,也不能以偏全。其实“恶人”要比“好人”更难,好人是一团和气,恶人那往往是要得罪人的,以直报怨,是有时很需要勇气的。对于一个真正的仁者来说,他往往应该既是密友,也是诤友。我们对待孔子的评价上,也要持同样的态度。
 
孔子在这里解释了仁者如何对待是非对错善恶,也就是仁者的首要特征,就是讲道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以符不符合道德和事实作为自己言行的依据。所以,仁者不是一味宽容,而是以直报怨,仁者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惩恶扬善,仁者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中流砥柱。特别是如果把对自己好不好,合不合自己的意,作为仁者的标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3 17:15 | 顯示全部樓層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对于此句,不同的解释彼多,主要是针对“无恶”也,一说是如果立志追求于仁德,那么他不会做坏事,虽然也会犯错误,有过失。但是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动机是追求“真善美”。对于孔子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批评孔子的不足,但是要理解他的初衷并继续发扬他这种“志于仁”的精神,从而时代的局限性和人无完人出发,承认孔子伟大的思想贡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但是结合下一句而言,恐怕这里“无恶也”,应该解释为“没有任何报怨”,进一步说是“随遇而安”,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自己的遭遇,既不会听天由命,更不会怨天由人。
 
有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有一些人出身于富贵之家,从小条件优越,甚至骄生惯养,遇到挫折之后,也会埋怨自己缺少吃苦的经历,竟而把责任推给父母,环境的使然,也是“有恶”的表现。所以无恶也,要从多个方面理解。但是在这里《论语》编者引用这一句语,多强调“逆境”,是因为孔子曾经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并没有把富贵和贫穷本身作为道德的标准,进而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富或贫,那就是有道德或没有道德,这种思想应该来说,还是极其深刻的。他把得到富贵的原因,甚至在富贵条件下表现,把造成贫穷的原因,特别在贫穷条件下的表现,作为道德的标准。他的原则是“以道得之”。他说:“拥有财富和拥有地位,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获得的,那么就应该放弃;家境贫穷和地位低下,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但是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改善的,那么就应该坚守。”
 
为什么呢?他说:“君子如果要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原则,那还能叫什么君子呢?”“恶”在这里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他继续强调说:“君子哪怕吃一顿饭的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会离开仁,那怕是遇到的事情再仓促急迫,也必然是这样,遇到的遭遇再颠沛流离也是必然是这样” 所谓“造次”,是指人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如遇到灾难、如天上掉馅饼等,这正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比方说生死之间,你如何决择;比方说,义利之间,你如何取舍。所谓“颠沛”,也就是“长处于约”,也是时间的考验,是指一个历尽波折,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艰辛,仍然没有得到自己的回报或改观,他能不能心如磐石,甚至安之若素,不改其乐。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仁”对于孔子本身来说,那个境界是相当高的,他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轻视和讨厌过仁德不完美的人。”为什么呢?“没有达到仁这个境界,而又能够追求完美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的事情了。”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句话,“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说:“那么反感和讨厌‘不仁者’的人,他们所谓的提倡仁的原因,不过是不希望跟‘不仁者’在一起,担心自身的名誉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定力不够受到引诱,担心自己被‘不仁者’伤害而已。
 
这很值得那些自命清高,孤芳自常,沽名钓誉的所谓君子深深思考,加以反省。孔子继续说:“这样的人能够有一天把他们的心力真正的放在追求和倡行仁德上吗?我没有见到能力不足的人。大概还是有的,但是我是没有见到过。
 
那么这一段,个人的理解跟绝大多数人是不同的,所以断句不一样。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不在于标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作为目标,而是担心道德的沦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完美,应该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远和抛弃他们;第三,只要一个人,他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那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有其权利,即使是不得不剥夺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况不过有一些缺点的普通人呢。当然,这里说得比较远了。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中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能发现其相通之处。一个仁者,如果没有对人类的整体关怀,没有归宿感,充满了厌世情绪,只知道一味的愤世嫉俗,心里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那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所以,我们要看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对事不对人的严正态度,更要看到“吾未见好仁者恶”所表达出的更基本立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难道是就是为了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吗?这也是失去了“教化”的本来意义。
 
到这里为止,应该说《论语》的编者通过孔子的话语,对“仁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刻划,给我们树立一个理想的仁者的榜样,揭示了仁者的真实境界。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果不能理解孔子的真正思想,那自然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智者之心度仁者之怀。
南丘 發表於 2010-5-14 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樓儒帅佛道法於2010-05-13 17:15發表的:
……但是结合下一句而言,恐怕这里“无恶也”,应该解释为“没有任何报怨”,进一步说是“随遇而安”,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自己的遭遇,既不会听天由命,更不会怨天由人。.......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如果这句的“恶”与前句的“无恶也”是相通的,那么无恶应该是说人苟仁于志了,就不会在乎贫贱了
南丘 發表於 2010-5-14 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樓儒帅佛道法於2010-05-13 17:15發表的:
……那么这一段,个人的理解跟绝大多数人是不同的,所以断句不一样。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不在于标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将目标,而是担心道德的沦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完美,应该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远和抛弃他们;第三,只要一个人,他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那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有其权利,即使是不得不剥夺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况不过有一些缺点的普通人呢。当然,这里说得比较远了。
.......
认同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4 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2樓南丘於2010-05-14 15:53發表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如果这句的“恶”与前句的“无恶也”是相通的,那么无恶应该是说人苟仁于志了,就不会在乎贫贱了
------------------------------------------------------------------------------------
\"苟志于仁,无恶也\"与\"不仁者不可久处约,不可长处乐.\"是呼应的.反之而言,即仁者可久处约,亦可长处乐.正所谓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4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虽然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即使孔子说“吾从周”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传统风气需要重新以恢复,有的道德规范需要重新立标准。这个时候孔子要如何办?同样,孔子要把“仁”从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礼乐文化中抽象出来,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又面向未来的道德体系,他应该如何办?
于是,他说:“人的过错,是可以归类的,同类型的人,往往会出现同样的错误。通过全面的观察和认识,并加以总结,这样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了”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认为“仁”一定就先验的,天生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没有一个思想家能够空想出一张道德体系的蓝图。对于这一点要有深刻的认识,否则离开孔子的本意也就太远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子对生死超脱,他从不思考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生,人为什么会死亡,他活在当下,把对真理的终极追求作为生命的意义,所谓闻道,也就“明白”的意思,不管你是自己悟还是别人教的,总之,就是明白了仁德的真正意义。那么,生不悔死时有憾事,不用担心自己离去的时候必然会有所遗憾,死不憾生时有悔,不用担心自己活着的时候必然有过悔恨。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一句话想表达的意思跟“苟志于仁,无恶也”是一致的,但是结合当实的社会现实,孔子更加强调逆境,即“恶衣恶食”.对于这样人的,孔子没法跟他谈论“道”,当然并不代表孔子就会放弃对他的教化,孔子实际是通过批评的方式在跟他谈论“道”,使其警醒。当然孔子更不会对学生进行“道德利诱”,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孔子来说,是对道德教育的莫大损害,甚至是对道德体系的颠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处于天下,遇到各种情况,既不逢迎以讨好,也不回避以躲灾,因为道义跟他相随。在这里我们要理解,义者就是适宜的意思,泛指采取恰如其分的态度去面对,恰到好处的方法去处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君子是道义的化身,但是面对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灵活的处理,所不同是他处理标准是道,也就是仁,而他处理的方式是义。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
 
当然,许多人都能面对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灵活的处理,但是他们的处理原则,则是自身的利益,取决于自己能有多大的好处,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尽管他们也谈道德,但是道德不过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冰刀 發表於 2010-5-14 19:24 | 顯示全部樓層
义与利的取向,是人思考与行动发生分歧与分野的起点,以至于最后可以由分野发生对立,“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之过也,各有其党”,与“过”的功利相对应的,是“仁”爱的动向与行为,过错与仁爱相互比照,就是义与利的取向的权量,也是对人思想与行为的预判。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0-5-15 00:22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6樓冰刀於2010-05-14 19:24發表的:
义与利的取向,是人思考与行动发生分歧与分野的起点……
这个怎么说呢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5 08:19 | 顯示全部樓層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我们看,在这里《论语》的编者通过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遇到不同情况,那怕是做出的同样的行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何在,那是动机和出发点不一样。所谓“怀”是指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当然一个人做事情,往往多个动机造成的,关键是哪一个是第一因。这样在二者冲突之时,他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所以,孔子说“君子做事情都是从道德出发,小人做事情都是从安乐出发,为了享受安乐,小人甚至可以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君子做事情首先想到是合不合礼法,小人做事情首先想到是有没有好处,为了得到好处,小人甚至会做出违反礼法的事情”。“德”与“法”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是内在的追求,一个是外在的约束。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在这里,孔子进一步说明小人怀土怀惠的后果,一个人时时以自身利益的为标准,而不考虑道德对于维护和尊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会招来许多埋怨,结下许多仇怨,甚至引起众怒的。“放”是“依靠”的意思。
 
当然,“多怨”也可以解释成,因为欲望过于强烈,不得满足,对别人,对社会反而充了埋怨,仇视。时时与别人发生争夺,处处跟别人发生冲突,不管如何解释,其结果也是一样,最终也是会招来怨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如果能,那还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正所谓:“礼之本和为贵,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上下之间,人人之间都能有谦让之心,还会产生什么矛盾呢?“如果,你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既讲礼,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在这里,孔子认为对各种利益而言,礼的本质是“谦让”。礼让礼让,离开让,礼就会异化,成了空洞的仪式,虚伪的做派。所谓“让”那是一种发自人内的“无争”、“谦逊”,离开“让”,礼就完全流于“法”,成为不得不搞的规矩,甚至成为获取利益和地位的手段和目的。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地位的不同,不光表现在具体物质利益的分配上,也表现在其所能享受的礼乐待遇。在上面,《论语》通过对仁与义,义与利,礼与让的关系的分析,从现实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仁”进一步加以阐明。按下来,孔子继续说:“一个人不用担心没有地位,真正要担心的是没有名副其实的本领,一个不用担心没有声望,真正要担心的是没有实至名归的作为。
 
实质在这里,孔子是在揭示地位和名声的基础和实质是什么。这样,当一个人做事情,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得不到应有的响应,有时也会背上一时的恶名,甚至无可挽回的失去性命,他都能无怨无悔,不改其乐,矢志不移,至死不渝。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苟志于仁,无恶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一生所力行的道义都是用一个原则来贯穿他。”曾子回答:“是啊!”然后,孔子就离开了,这时门人就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答道:“夫子所身践力行的道,就是忠恕而已”。我们看,虽是“一以贯之”,但是这个“一”却包括“忠恕”两个方面。“忠”是什么?就是真心实意、诚心诚意、尽心尽力的对待人和事,不管他是谁,地位有多高。所以,左传上说“上思利民,忠也”,即使天子也是如此。这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应有的要求,“恕”是什么?是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互谅互让。这是指一个人对别人应持的态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自然对别人的要求也很严格,虽然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对方还是接受不了。这种情况,双方都要“恕”,作为提要求的人呢,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并付之努力;作为被要求的人呢,要考虑对方的对自身要求而言,也有所让步。
 
至于,如果以为忠为名,对别人无理要求,以恕为名,对自己百般维护,那读圣人书也就毫无意义了。这不过是“小人之儒”,所以“宁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喻”就是通晓,明白。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正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那么“小人之道”,当是“唯利是从”。跟上面提到的一样,小人往往也是饱读经典,动不动还能引经据典,挥动道德大棒,对别人口诛笔伐,对自己文过饰非,在孔子看来这都是“巧言令色,鲜仁矣”。
冰刀 發表於 2010-5-15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7樓(顺天道化) 的帖子

义与利,互训、互行、互动。

义,从已与人的关系看,有四种关系:
一、利人又利己,
二、利人不利己,
三、利己不利人,
四、不利己又不利人。

义,有公私小大之别,行义表现为恕、忠、与仁。
做利己不利人的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为恕;反之为假仁。
做利人不利己的事,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交而不信乎,表现为忠;反之为假义。
做利人又利已的事,是因势而利导之,教育之,整齐之,表现为行仁,为守仁;反之为违仁。
做不利己又不利人的事,是真愚不可及也,朽木不可雕也,巧言令色,惩口舌之利也,暴虎冯河也,助纣为虐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