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儒帅佛道法 於 2010-6-21 18:59 編輯 8 T5 L y0 G. x# S4 U8 |4 R
& a+ t' \$ S& |; \; v8 L& C《雍也》也是侧重辑录孔子对弟子或当时社会人物的点评,但是与《公冶长》一篇不同在于本篇更加侧重于对于弟子从政方面。《公治长》一篇大多从点评弟子的内功入手,主要是针对弟子的内在道德和修养。而《雍也》大多与弟子的社会活动有关,包括治学、为政等多个方面。我们估且可以把《公治长》视为《学而》的孔门先贤事例篇,《雍也》视为《为政》的孔门先贤事例篇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并不是说,冉雍可以南面而王,更甚至于还有说冉雍有天子气象的。所以不要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冉雍请孔子评价一下桑伯这个人如何,孔子说:“这个不错,做事很简练,推行政事不繁琐,没有虚劳。”冉雍说:“那他自己做事要严谨认真,严格按照礼法的要求来行事,而对老百姓推行简单明了的政策,不也是可以的吗?自己也认为礼过于繁琐,而不过于随意,向老百姓推行简单明了的政策,岂不是太过于简单随意了。” 孔子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是对老百姓的教化还是需要的,更何况当时士人和庶民的绝对界限已经被突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者,在对待礼的态度上,不能跟普通老百姓一样,反而应该成为引导者,通过对礼的遵从,用礼的实质精神去教化感染他们。 就好比,今天老师讲课一样,坐着也能讲,站着也能讲,为什么老师就必须站着讲课呢?这是“居敬而行简”,从而体现师道尊严对自身更高要求,表明了对教育这一职业的尊重,以感染学生同样敬于学业,更好地起到教化作用。所以,孔子说:“冉雍的话说得在理啊!” 严于律已,宽以行政,应该说是一个管理者的,特别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孔子认为冉雍具备了这个素质,结合其它方面的才能,所以说:“雍也可使南面”。居敬行简的道理和“圣人恭而南面而已”、“圣人垂手而治”所包含的道理是一样的。 6.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您的弟子谁可以称得上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可以称得上好学,自己的过错决不迁怒,同样的过错决不重犯,很不幸的短命死了。我现在没有这样的弟子,我再也没有遇到真正好学的弟子。” “不迁怒,不贰过”正是什么?正是“内讼”的外在表面,一个人遇到什么事情不能反躬其身,失之正鹄,反求诸已,而是批责别人、贬低别人,甚至把怒火发泄到无关的人身上。这个人往往很难真正做到谦虚,也就失去了接纳的心态。抱着这种态度去学习,也无法真正做到好学。这种人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只是为了超过别人。一旦别人超越了自己,往往不是抱着学习,景仰的态度,而是持有偏见,把精力放在贬低别人,寻找别人的缺点来否定对方的一切,甚至因为嫉妒而诽谤和诋毁他人。不把精力放到提高自己,完美自己上,自然也就很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所以“不迁怒”是内讼必须具备的心态,是一个人直正能把握自己的表现。这是一般人相当难做到的。不光是在表现“好学”上。 不贰过,就是“过而无勿惮改”,则更侧得于人的实际行为,就是“克已复礼”。关键是什么呢?颜回不光能够“退而省其私,亦足发”,同时也能“择一善而固持”。再加上他能“闻一知十”,能够只一个错误和过失中举一反三,避免在各种情况下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这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 说实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迁怒,不贰过”,真的是不容易做到,但是颜回做到了。所以,在孔子眼里,他是最得意,也是寄以希望最大的学生,可惜不幸早死。在他的学生中也不乏把做学问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的,但能做到象颜回一样,身力为行,无违如愚,又天性聪明,淡泊名利的也仅此一例。所以后面还要说,颜回死的时侯,夫子是十分的悲恸。真是天妒英才啊。但是孔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颜回之乐”后来成为了“仁者乐仁”的一种现实境界,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宋朝理学家所追求的境界之一。甚至有颜子“次圣”的说法。 对于“好学”,首先要做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然后就接下来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夫子说的“好学”,不光是简单的摄取知识,更包括一个人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并温故而新,有所突破,并在自己的行为付之实践,做到言行一致,不断的坚持,不断的进步。这里好学是广义的。夫子说的“好学”,也就是把追求知识、学问、真理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而不是为了谋生、发达。 6.3【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华就是孔子的弟子公西赤,他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一庚(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五秉(三百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高头大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这事我早有所耳闻。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有的人。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你可以分给你的乡亲们。” 正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天道就象弯弓射箭一样,举得太高,就要降低一点,放得太低,就要抬高一点,才能对准目标。有多余的应该减少它,有不足的应该补充它。所以,天之道减少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对于财物,孔子主张雪中送炭,反对锦上添花。所以,同样是对谷物处置,孔子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了恰于其分的处理方式。所以说,象“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这样宏放的语言,其实还是要跟孔子一样,落实到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谓“义与之比”就是时时事事都能采取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方式去处理。没必要一说到,这就联想到“铁肩担道义,纵剑走江湖,谁有不平事?”这类的经典的镜头画面。仁学即人学,它的道理跟我们的平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 通过这一段话,我们也可以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光是通过教化帮助各种各样的人成长,而且也是实实在在的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从而做到了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