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儒學愛好者,對一位打算出遠門打工的農民工朋友說:『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你的爸爸目前殘疾,媽媽也身體有病,你不在家裡照顧好你的爸媽,卻要出門打工,這是為什麼啊! 農民工一臉不屑的說:『孔老二算個球!家裡只得那麼三畝地,在家務農照顧他們,吃都吃不飽,還怎麼照顧!不外出打工,哪有錢給爸媽買藥?哪有錢建房子取老婆?
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看待?農民工的話對嗎?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農民工的話就是一種勞騷埋怨。 既然不需要聽取孔子的話,那麼不屑,那他為何還要受縛於孔子的話? 其實聽一個人講話,我們只是聽取別人的意見罷了,他們並沒有對我們形成約束,如果形成了約束,那就是教條了,是宗教了,而不僅僅是意見了。 像這個問題,對這個農民工形成約束的,是這個儒粉的話,以及他父母的實際情況。當然,最後對他真正有約束力的,是他的父母的情況。既然如此,農民工完全可以依據這個情況來做決定啊,實際上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既然根本就對孔子的話不以為然,為何還要在意?還要去埋怨抱怨?也許這就是窮人之所以窮的原因吧!面對別人的時候,過度自信,過度自以為是,導致長期生活在自己的認知里,無法融入社會,無法通過社會實踐提升自己,更無法通過前人的智慧來提高自己。 我們會自覺的在意別人的意見,不但因為他們的意見合理,也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會無意識的去學習別人,特別是有名望的人,我們相信自身是不足的,需要汲取外在的知識,所以孔子說,人有五德:『溫良恭儉讓』,讓就是謙讓。『溫良恭儉讓』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 所以說,這個農民工的下意識的想法,對孔夫子的話的排斥,與他自身無意識的謙讓稟性是衝突的。 再回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一章要傳導的,是一個人要有孝心,而不是說,孔子拿這一句話來做成教條,規定教徒們必須怎麼做,說到底,這個農民工也不是教徒呢!而且,這個游,是遊玩,並不是指外出做打工生意。 一個人如果有孝心,當他要外出時,怎麼會放得下掛心的父母?特別是已經患病的父母!但是,這個農民工,他看得清眼前的局面,與其在家照顧,不如外出賺錢,給父母治病!這已經是孝順的想法了,那麼,為何還要執着於『不遠遊』呢?何況,下半句不也說了嗎?『遊必有方』,這是教導一個人要外出,必須有所持恆,不止是外出,做什麼事都一樣,如果今天這裡動動,那裡勞勞,能賺到錢嗎? 所以,我們學習,一定要擺正心態,一不能當教條來看,二不能自滿。當教條來遵循,就會違背現實條件,必食苦果;自滿,就不能認真學習別人的學問,從而產生誤解,這樣,學習反而對我們產生不良的後果。下面再分享一個如何端正學習態度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