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道德是虚伪的,狡诈的!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是少数,特别是在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体里,这种观点很流行。
仁义道德是虚伪的吗
记得上初中那会,有个同学很喜欢做一些龌龊的行为,我跟他说,你为什么不能斯文一点呢?他的回答很经典:“这个世界上有不好色的人吗?我只不过是随着我的本性去做而已,我这样做才是真实的、高尚的,你们那套叫虚伪。”他的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这种言辞,对于思辨力不足的中小学生,很有杀伤力。特别是“真实的”这三个字,对一些信仰“真相”“真实”的人,十分具有迷惑性。 问题是,什么叫虚伪?什么叫狡诈? 邪恶的就是真实的,仁义的就是虚伪的?这是什么道理啊? 我们说,言行与事实、真实意图不符,叫虚伪;言行不一,并且用巧言、谎言掩饰行为,叫狡诈。 那么,仁义道德,符合哪一点了呢?言行与事实、真实意图不符?仁义道德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言论,靠嘴巴讲不出来仁义道德,靠手脚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才是仁义道德。 下面我们来看看,《论语》里是怎么论述仁义道德这种禀性行为的: 这是孔子讲的,花言巧语的人,极少会有仁义道德。 曾子讲的,仁义忠信,是要天天去做的,而且要自我反省做到了没有,做好了没有,要形成习惯。——你管这叫虚伪? 在家要孝顺,在外要敬悌。要讲信用,要亲近仁义,要尽心尽力去行(实践)。让你全力去做了,还让你讲信用(说到做到),这怎么伪得了呢? 让你多自重,多庄重,不要轻浮,不要狂妄,不要固执鄙陋。要忠于组织、团队,对他人要讲信义,不怕有过错,就怕不肯改过。这样的态度,怎么虚伪得了呢? 又有人说了,那有没有可能,仁义道德这种行为并不是人们的真实意图? 要说没可能,那是假的,人类几十亿人,总免不了许多奸诈之徒。 但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儒家的君子、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一部分人,他们的德行是不是故意为之,用来迷惑他人的呢? 这就要从人类为何要群居,要建立国家说起了。人类群居的目的,无非是害怕自己一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下去,一是没有必要的生活物资,二是容易遭到野兽攻击,而群居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解决了旧问题,新问题又来了,人类一旦群居,就会产生利益冲突。比如一个家庭之内,夫妻之间有时会有一些家务、工作、权利上的冲突,兄弟之间会有一些钱财、家产上的冲突,这些冲突一旦严重化,就会导致家庭破碎,国家解体。 那么,怎么办呢? 这时儒家就产生了。儒家在春秋以前,并不是一家学派,而是一种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的产生,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群居问题:号召群体抵御野蛮人,使群体不受外来的侵扰(华夷之辨);提倡和谐共处,群体内部避免因为利益不均,或者利益不明而产生冲突(人文王道)。 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儒家发展并完善的过程,到了西周,儒家的发展是最完善的。春秋时期,孔子带领着他的弟子们,对这种政治形式做了总结和传承,时人称之为儒学,儒家之名即由此时行于世。 要求执政者,躬身修养德行,这样人民才会拥护他。 要求执政者用仁德礼法,代替政令刑罚,这样人民才会和谐共处,不会盗蒙拐骗。 倡导人民要孝悌,这样家庭才能团结、兴旺、发达。(具体义理需要阅读多几章《论语》才能明了,这里篇幅有限不列举) 君王想要成为天下的王,就必须富人民。这种善导君王的学问,如何虚伪呢?(更多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上面的链接,阅读《荀子》整本,或者至少阅读“儒效”“王制”“富国”三篇,才能对《荀子》的“人文王道”有基本认知。) 所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本身是为了解决群居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诞生的,儒家思想的出现,保障了过去三四千年里,华夏社会在大多数时间里的和谐稳定,单周代就长达了七百多年。如果儒家的仁义道德、人文王道是虚伪的,那么试问,为何夏商周三代,反而比秦汉以后的两千年,更安定,更治平? 退一万步说,推行德政,提倡仁义道德,可以王天下,哪一位圣王,不想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修养他的仁义德行?干嘛要虚伪呢? 另外,这世界上有“真相”吗?有“真实”吗?看看这几年火爆全网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是怎么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