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十四讲 广扬名章

孝经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5:38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居家理:理,正、治理。居家理,指处理家事有条有理、家务管理得好。儒家治学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家齐国自治,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是以行成于内:行,行为,指事亲孝、事兄悌和居家理的活动。成,成效、成功。内,指家庭之内。意为君子在家庭中养成美好的品德,其道德的作用得到发挥、取得成绩,而名立于后世名立于后世:名,名誉、美好的名声。立,建立、树立矣。”

《孝经》第14章:广扬名。在第1章“开宗明义”中,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他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视为孝道的最终体现。对于“扬名”之义,只是简略提及,而没有详细说明,因而在这一章申而论之,以进一步说清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的道理,并定名为《广扬名》,排在《广至德》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意思是说,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孝,因而能把这种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侍奉兄长能恭敬,因而能把这种恭敬移作对长辈或上司的顺从;在家庭或家族内部能治理好家政,因而能把这种本领移作从政治国的才能。所以君子能够修身齐家于内,也可以功成名就于外,并永远留传于后世。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三条,一是以孝事君则忠,二是以敬事长则顺,三是以理从政则治。这三条,都是君子必备的品德。若能修此三德于家庭之内,走向社会以后,就可以忠于君王,敬于长上,治于官场。这样,其美好的名声自然会传於后世,以显父母。这才是孝道的最终体现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