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5 23:17
赤壁之戰對於曹操是當頭一棒,從此他的勢力不再到達南方。但曹操不是一個輕易言敗的人。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絕非自吹自擂。赤壁戰敗,只不過把他從飄飄然的驕傲情緒中拉回現實,該做的事情他還會做,而且會更加抓緊時間。那麼,赤壁之戰後,曹操作了些什麼呢?
赤壁之戰後,曹操在軍事上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那就是破馬、韓,征孫權,伐張魯。這三件事,成敗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沒有把事情做到底,或者窮寇不追,或者無功而返,或者得而復失,可謂『半途而廢』。因此,我們就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先說第一件事。
建安十六年西元211年,曹操決定西征馬超和韓遂。這是赤壁之戰後曹操第一次大規模用兵。按理說,在經過了兩年多的整頓和積蓄後,曹操應該再次揮師南下,征討孫權和劉備,以除心腹之患,以雪赤壁之恨,為什麼要西征呢?張作耀先生的【曹操傳】講了三個原因。第一,孫劉聯盟已成氣候,一時半會瓦解不了;第二,馬超、韓遂擁兵中原,遲早必除;第三,孫權有同馬、韓聯合的傾向,只是因為周瑜病逝才沒能實施。據【三國志·周瑜傳】,周瑜提出奪蜀劉璋、並張張魯、聯馬馬超的建議,是在建安十五年的十二月。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曹操為什麼會在建安十六年一開春,就準備對馬超和韓遂動手了。
但討伐馬超、韓遂並不容易。因為他們都是曹操表薦的朝廷命官,有並無謀反跡象。莫名其妙地驟然征討透明,師出無名,說不過去。於是曹操就使用了一個陰謀詭計。據【三國志·武帝紀】,這年三月,曹操命司隸校尉鍾繇音遙西征張魯,命征西護軍夏侯淵出河東與鍾繇會師共進。我們知道,當時馬超、韓遂的主要兵力在關中,張魯的主要兵力在漢中。攻擊張魯,必經馬超、韓遂的防地。所以此令一出,反對的人很多比如治書侍尉史衛覬、倉曹蜀高柔。他們認為,馬超、韓遂之流,都是些胸無大志的武夫,不過苟安一時而已。張魯遠在深山,道路不通。朝廷勞師遠征,只怕張魯沒滅掉,反倒驚動了馬超、韓遂,那就麻煩了。曹操聽了這些意見,肚子裡好笑,因為他要的就是逼反馬、韓。
不過這事【三國志·衛覬傳】裴松之注引【魏書】另有說法。【魏書】說出這主意的人是鍾繇,原因是他認為馬超、韓遂這些人『外雖懷附,內未可信』,該藉口討伐張魯來強迫馬超等送人質肋取質任。曹操讓苟彧去問衛覬音冀,衛覬反對。但曹操認為既然是鍾繇『自典其任』,那就隨他好了。結果關西果然大叛,曹操只好親自帶兵前去平叛,死了幾萬人才平息下來,於是曹操『悔不從覬議』。
這當然也是一種說法。但我認為,以曹操之善用權謀,怕不會是輕信了鍾繇吧!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就認為所謂『明討張魯,暗伐馬、韓』乃是曹操的主意,而且是『伐虢取虞』之計,目的是逼反馬超、韓遂,再發兵討伐以速其反,然後加兵。這個我們也就不討論了。反正鍾繇的軍隊一動,馬超、韓遂等關西十部,果然全都反了。他們合眾十萬,屯據潼關,準備和曹操拼個魚死網破。
這下子曹操可以名正言順地打他們了。當年七月,曹操在做了一系列戰略部署之後,以五十七歲的高齡,不辭鞍馬之勞,親臨前線。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當時有人提醒曹操,說關西兵慣用長矛,厲害得很,要注意呢!曹操卻輕鬆地說,無礙!戰爭的主動權在我不在賊。他們的長矛厲害,我卻可以讓他刺殺不了,諸位就好好看吧!
事實上戰爭並不像曹操所說的那麼輕鬆。當年閏八月,曹操北渡黃河的時候就差一點陣亡。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曹瞞傳】和【資治通鑒】,當時曹操讓兵眾先過黃河,自己帶精兵百余人在南岸斷後。剛要渡河,這時馬超率領步兵騎兵萬餘人殺了過來,曹操卻『猶據胡床不動』。許褚、張郃等人見事不妙,急扶曹操上船。河流湍急,船在北渡時卻向東漂流了四五裡,馬超等一路追射,『矢下如雨』。將士們不知曹操在哪裡,人人恐懼。等到曹操過河相見,大家悲喜交加,涕淚縱橫。曹操卻哈哈大笑說,今天差點讓一個小賊給幹掉了。
不過到了九月,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曹操的軍隊全部渡過了渭水,馬超等人已毫無章法可言。據【三國志·賈詡傳】,當時馬超等人提出割地求和,並表示願意送子弟為人質。曹操又假裝答應問以後怎麼辦,賈詡說『離之而已』。曹操馬上明白了——用離間計。
這裡必須交代一下背景,就是馬超、韓遂這支叛軍,雖然號稱十路人馬,十萬大軍,其實不過烏合之眾。主帥之間,也離心離德。馬超是馬騰的兒子,馬滕和韓遂關係複雜。他們原本是老朋友,繼而又反目成仇。後來經曹操居中調解,把馬滕調入朝廷,馬超才又和韓遂合夥。這就有空子可鑽,有文章可做。正好,韓遂提出要和曹操見面,曹操便很好地利用了這次機會。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以及【三國志·許褚傳】、【三國志·馬超傳〉〉,第三天,曹操又和韓遂見了面。不過,這次有馬超在場,曹操的態度也和上次不一樣。他在現場設了『木行馬』,作為屏障,又讓許褚橫刀立馬跟在後面,明顯表示出對馬超的不信任。事實證明曹操的警惕是對的,因為馬超在這次見面時確有襲擊曹操的意圖,只是因為害怕許褚才不敢動手。
這次見面還有一件可圈可點之事。當曹操從從容容地來到陣前時,韓遂、馬超的屬將都在馬上向曹操拱手行禮。戰士們則爭前恐後來看曹操,擠成一團。曹操便笑著說,大家是想看曹操吧?告訴你們,他也是個普通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個嘴巴,只不過多了點智慧將士。韓遂、馬超的部下聽曹操這麼說,前前後後一看,才發現曹操已『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陳陣,精光耀日』,一個個嚇得膽戰心驚。鬥志以喪,戰鬥力就打折扣了。
看了這些鋪墊,曹操就又使了一計。他給韓遂寫了一封信,故意圈圈點點,好像是韓遂改過的。曹操這封信是什麼內容,我們不知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張作耀先生指出的這幾點:一,曹操料定馬超必看;二,內容必定閃爍其詞,歧義甚多;三,一看就像是收信人改過的。結果,馬超果然看到了,而且果然起疑,不再相信韓遂。
我們知道,聯軍作戰,最怕的就是主帥不和。韓遂、馬超互相猜忌,軍心不穩,這個仗就打不贏了。曹操抓住時機,一仗就打得韓遂、馬超敗走涼州。勝利之後,曹操留夏侯淵守長安,自己則於次年即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回到了鄴城。後來,韓遂在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也就是曹操征張魯的那一年,被西平、金城諸將所殺;馬超則于建安十九年西元215年,也就是劉備攻劉璋的那一年投奔了劉表。
現在說第二件事——征孫權。
曹操破韓、馬,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關中既平,征討孫權便提到了議事日程。備戰期間,曹操曾讓阮瑀捉刀代筆,給孫權寫了一封軟硬兼施的長信,而且開出條件:一,如果能夠『內取子布,外擊劉備』,那麼,江東之任歸你,還要加官晉爵。二,如果捨不得殺張照,只殺劉備也行。孫權當然不吃這一套。為了抗擊曹操,早在建安十六年,也就是曹操征討韓遂、馬超的那一年,他就採納長史張紘音宏的建議,將治所從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移到了秣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並改名為建業。又採納呂蒙的建議,在濡須口濡音儒,濡須在今安徽省無為縣建立了軍港。孫權態度如此,決戰在所難免。
於是,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十月,曹操率領大軍,號稱四十萬,征討孫權,建安十八年西元213年正月挺進濡須口。現在看來,曹操對這場戰爭的天時地利是估計不足的,因此剛一交戰就陷於被動,兩軍處於相持膠著狀態。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曆】,當時孫權屢屢向曹軍挑戰,曹操卻『堅守不出』。於是孫權便親自乘了一條輕船估計應該有一個船隊,從濡須口駛入曹軍水寨前。曹操一看是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隊也,便下令各軍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的船隊『舟船器仗軍務整肅』,在曹操前大約走了五六裡路,才返回。回去的時候還轉了個圈,對著曹軍擊鼓奏樂,『鼓吹』了一番。所有這些,曹操都看在眼裡,不由得渭然歎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生兒子若豚犬耳!』
不過【魏略】卻另有說法,說當時孫權來看曹營的時候,乘的不是輕船,是大船。曹操也沒有說『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調頭,讓船的另一方面也受箭,使『箭均船平』,孫權也就回去了。這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其實『草船借箭』在技術上並不可能,孫權此舉也不是『借箭』,這裡且不說它。
這兩件事,裴松之是並列地注在【吳主傳】的。這事不可能發生兩次,而學者多以【吳曆】所說為是。這個我們也搞不清楚。何況不管哪種說法是實,孫權的英雄氣概都躍然紙上。當然,【吳曆】所說,更有審美價值。想想看,孫權在輕船上看曹操,曹操在軍營裡看孫權,那是一種何等讓人心儀的場面。它甚至讓我們想起了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當然,戰爭不是藝術不是詩。孫權此行如果裝飾了曹操的夢,只怕也是噩夢。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曆】,孫權回去後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用另一張紙寫了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了,很是感歎了一番。的確,春雨綿綿,洪水將至,很不利於北方將士作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也是實話。曹操點點頭,對諸將說:『孫權不欺孤!』於是下令撤軍,於是當年四月回到鄴城。當然,後來曹操和孫權還有過幾次戰爭,這個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說,現在先說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伐張魯,就比較簡單了。
曹操是在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三月率兵征討張魯的。這年曹操已六十一歲,卻還是親自出征,奔赴疆場。七月,曹軍來到陽平關今陝西省勉縣西。張魯聽說,準備投降,但他的弟弟張衛不同意,結果就打了一仗。這一仗打得很有戲劇性。據說,當時曹操發現陽平關並不像線人報告的那樣好,就下令撤軍,撤走後又殺了個回馬槍,打得張衛落花流水,張魯也跑到巴中去了。這事史料記載諸說不一。【三國志·武帝紀】說殺回馬槍是曹操的密令,【劉曄傳】裴松之注引【傅子】,當時『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準確地說是劉備留在成都的守將不停地殺人也不能安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在這種情況下,乘勝前進,乘勢入蜀,蕩平益州,消滅劉備,應該說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曹操的兩位主簿參與機要的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便都提出了這個建議,而且力舉事實。他們的建議,分別記載在【三國志?劉曄傳〉〉和【晉書?宣帝紀】。劉曄說,明公拿下漢中後,蜀人聞風喪膽。只要一股作氣推向前進,蜀郡就可『傳繳而定』。現在,蜀郡在劉備的手裡。劉備這人是個英雄,可惜反應稍微慢了一點,得蜀又不久,威望還不高。以明公之神武,我軍之氣盛,此時入蜀,則『無不克也』。如果錯過這個時期,讓劉備喘過氣來,那就麻煩了。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文有諸葛亮為相,關羽、張飛能據守險要。國險而民附,搞不掂了!
司馬懿也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時機,因為這時劉備和孫權諒解,正在為爭奪荊州而陳兵相向。這就為曹操留下了乘隙而入的好機會。所以司馬懿說,劉備靠著巧取豪奪滅了劉璋,蜀人還沒有歸順又去攻江陵,這個機會不容錯過。他說:『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亦。』也就是說,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你不能硬來。時機到了,條件成熟了,也不能坐失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機遇是不會兩次惠顧同一個人的。
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但曹操沒有採納。據【晉書·宣帝紀】,曹操只是十分感慨地說了一句話:『人苦無足,既得隴右,複欲得蜀!』
這是反用典故,原話是漢武帝劉秀對大將岑彭說的。據【後漢書·岑彭傳】,建武八年西元32年,岑彭跟隨劉秀破甜水,圍西城,勝利在望。不久,劉秀東歸,致書岑彭說:『人苦不知足,既平隴,複望蜀。』岑彭理解了劉秀的意圖,平隴之後即入蜀,滅了公劉述。顯然,劉秀的意識是:人,總是不知足的,得了隴,就肯定望蜀。曹操的意思卻是反過來:人,不能不知足,得了隴,就不要再望蜀了吧!
曹操一撤退,劉備就牛了起來。本來,劉備是很緊張的。據【三國志·先主傳】,當劉備聽說『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後,便立即與孫權講和,兩家平分了荊州這事我們後面還要講到,又立即派大將黃權帶兵去接張魯,可惜晚了一步,張魯已投降。但是,曹操的撤軍決策卻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劉備集團對漢中重要性的認識也不斷提高。建安二十二年西元217年末,劉備派張飛、馬超等人屯兵下辯今甘肅省成縣西,次年親率諸將進軍,開始了對漢中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力主進軍奪取漢中的,是劉備的二號謀臣法正。為什麼說法正是二號謀臣?根據在【三國志·先主傳】。傳云:建安十九年,劉備得蜀,領益州牧,以『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看來,這時總理軍政務要的是諸葛亮,南征北戰的重要是關羽、張飛、馬超,出謀劃策的主要是法正。
據【三國志·法正傳】,曹操撤退以後,法正就去找劉備,說『此蓋天以於我,時不可失也』。結果『先主善其策』,親征漢中,法正隨行,諸葛亮留守成都。劉備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也是當然的。我們知道,劉備這輩子只怕一個人,那就是曹操。曹操的部將他是不怕的。何況鎮守漢中的夏侯淵,還是個有勇有謀不會用兵的『白地將軍』沒能耐的將令。而且劉備也很清楚,只有拿下漢中,形勢才會根本扭轉,他也才能真正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這個仗,他是非打不可的。
但是戰爭一開始並不順利,劉備在陽平關遭遇了曹操諸將的頑強抵抗。於是劉備發現,即使曹操不在,他的部隊也不好對付,便急忙給時為軍師將軍的諸葛亮寫信,讓他儘快發兵增援。然而不知為什麼,可能是因為入蜀不久,或者因為做事謹慎,諸葛亮有些遲疑。據【三國志·楊洪傳】,劉備『急書發兵』。諸葛亮便拿著信去問蜀臣楊洪。楊洪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存亡的關鍵。如果沒了漢中,也就沒有蜀了若無漢中則無蜀亦。失去漢中是家門口的禍害呀此家門之禍也!這個時候,男人就該上戰場男子當戰,女人就該搞後勤女子當運。軍師你趕快發兵吧,還猶豫什麼呢發兵何疑?
楊洪這話說到了根本——『若無漢中則無蜀亦』。這也正是曹、劉雙方的不同之處:曹操可以得隴不復得蜀,劉備卻是不得隴則不能保蜀。一個志在必得,一個能守則守,戰爭的勝利幾乎一開始就定下來了。事實上,在這兩年當中,劉備一方一直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且還在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正月,在定軍山斬殺了曹軍主帥夏侯淵。因此,等到當年三月曹操本人再次親臨漢中時,局勢已無法挽回。曹操審時度勢,一聲長歎,出夜間口令為『雞肋』,然後大步後退,撤回長安,漢中從此姓劉,劉備也在當年七月自稱漢中王。當然,曹操不會將整個天下拱手相讓,善於用兵的他,把防線建在了漢中與關中之間的交通要衝,同時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陳倉。這個決策有效地遏制了劉備前進的勢頭。劉備、諸葛亮終其一生,也沒能越過這條防線。
曹操得隴復不望蜀的結果,是連已經得到的隴右也不能保險。他永遠地失去了謀蜀的可能,一統天下的理想從此徹底化為烏有。因此,我們就很想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
法正的說法也許有道理。當初,法正勸劉備攻擊漢中的時候,開頭第一句話就說到了這個問題。法正說,曹操一舉而降服張魯,平定漢中,不乘勝前進一鼓作氣拿下巴、蜀,反倒匆匆忙忙退了回去,這不是他考慮不周,兵力不足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一定是他內部出了問題,是他感覺到了威脅。
那麼,事情是這樣的嗎?如果是這樣,曹操又怎麼應對呢?
請看下集:得寸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