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5 23:17
李嚴之廢,馬謖之死,魏延之亂,是『諸葛亮時代』的三大疑案。對於這一段歷史,也從來就有不同意見。有人說魏延忠心耿耿,無端被害,蒙冤受屈;也有人說魏延亂臣賊子,死有餘辜,無案可翻;還有人說魏延一案不過『內訌』,無妨各打五十大板。那麼,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歷史的真相呢?
上一集我們講到,由於蜀漢政權內部此起彼伏、時隱時現的權力鬥爭,諸葛亮不得不殫精竭慮,千方百計協調各方,甚至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建興六年西元228年,馬謖被殺;建興九年西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計重拳,雖然暫時擺平了荊州、東州、益州三大集團的關係,卻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而且,正是蜀漢政權內部的『窩裡鬥』,導致了所謂『魏延謀反』一案。
說起來魏延『謀反』這件事,不少人是相當的熟悉。因為【三國演義】的這段寫得有聲有色,從文學的角度看很是精采,因此深入人心。但如果以為那就是歷史,就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諸葛亮。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不防先看史書上怎麼講。
據【三國志·魏延傳】,事情是這樣的: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北伐軍中。病重時,他召來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交代自己死後的撤軍部署,命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不管他,部隊自行出發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諸葛亮去世後,楊儀等人秘不發喪,派費禕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果然不聽指揮,勃然大怒說,丞相雖然去世了,我魏延卻還活著丞相雖亡,吾自見在,還可以繼續和魏軍作戰嘛吾自當率諸軍擊賊,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的去世而耽誤天下的大事呢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再說了,我魏延是什麼人,要聽他楊儀的指揮,為他斷後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於是魏延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說自話進行部署,還要費禕聯名發下命令。費禕當然不會簽字,就哄騙魏延說,我還是回去做工作吧!楊儀是個書生長史文吏,沒打過什麼仗稀更軍事,肯定不會違抗將軍的命令必不違命也。魏延一想也是,就讓費禕回大本營。費禕一出門,拔腿就跑,馳馬絕塵而去。魏延隨即後悔,追趕費禕,沒有追上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再派人去打聽,楊儀等人已經準備按照諸葛亮的部署,撇下魏延自己撤退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怒不可遏的魏延便搶在楊儀之前率領部隊先行回國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而且過河拆橋,一路上把所有的棧道都燒個一乾二淨所過燒絕閣道。這就不但是和楊儀他們公開翻臉,而且是不給對方退路了。與此同時,魏延還上表朝廷,宣稱楊儀謀反。楊儀被魏延搶了先,又被斷了後,走投無路,逼到牆角,便也狀告魏延謀反。結果『一日之中,羽檄交至』,雙方狀告的信函同時不斷地送達御前,都說對方『叛逆』。劉禪當然真假難辨,就去詢問董允、蔣琬等人。這一問不要緊,幾乎所有的人都說楊儀不會謀反,竟沒有一個人同情魏延咸保儀疑延。
這下子魏延在劫難逃了。一方面,朝廷令蔣琬率宿衛營『赴難北行』,迎戰於前;另一方面,楊儀令工兵伐木修路『晝夜兼行』,追尾於後。魏延先到,駐軍南谷口即褒斜谷道南口,在今陝西省漢中市西北,阻擊楊儀,楊儀則令何平居前抵抗。何平就是王平,因為母親姓何,自己又曾經寄養在外婆家,所以也姓何。何平一見魏延,就沖上前去大聲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敢這樣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部下聽了,知道無理的一方在魏延,就不肯替他賣命,一哄而散。魏延沒有辦法,只好帶著兒子和少數親信逃往漢中,最後被馬岱所殺。馬岱按照楊儀的命令,將魏延的首級帶了回來。楊儀得此頭顱,竟然忽地一下站起來,一腳踏了上去,一邊狠狠地踩,一邊狠狠地罵:狗奴才,看你還能不能幹壞事庸奴,復能做惡不!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以上就是【三國志·魏延傳】對本案的記載。從這個記載不難看出,所謂『魏延謀反』,可以說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為什麼說『事出有因』呢?第一,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戰爭年代,不服從統帥命令,自作主張,就難免謀反嫌疑。第二,掉轉槍頭,揮師南下,還是擅自行動,誰知道你要幹什麼?第三,北伐大軍,本為一體,單獨行動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斷絕別人的退路?這不能不讓人猜疑,魏延是要殺回成都顛覆蜀漢,還不讓楊儀他們趕回來救駕。所以董允、蔣琬等人懷疑魏延,是有道理的。畢竟,在魏延和楊儀都狀告對方『叛逆』的時候,楊儀並無反跡其實也無可能,魏延卻說不清楚。在不明真相而且難明真相的情況下,為了國家安全,只能先假定魏延謀反。
但是,要說魏延當真謀反,卻證據不足,而且不合邏輯。道理很簡單,以魏延當時的能耐和實力,自立山頭當皇帝,怕是不可能的。魏延自己,也不會有此非分之想。他要利用『斷後』之便,就近降了曹魏,然後充當司馬懿的馬前卒,掉過頭來打楊儀。這可是司馬懿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們知道,正如劉備一生只怕曹操一個人,司馬懿也只怕諸葛亮。所以,一聽說諸葛亮去世了,司馬懿就蠢蠢欲動。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楊儀從戰場撤退時,司馬懿是追了的,但被姜維的『反旗鳴鼓』嚇退,民諺謂之『死諸葛亮走生仲達』。這個時候,魏延如果叛變投敵反戈一擊,情況可想而知。至少,踩在腳下的頭顱,就多半是楊儀的,不會是魏延的。但魏延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搶先南行。而且,他被王平打敗以後,也沒有北上,而是朝更南邊的漢中跑。這說明魏延並不想降魏。不想降魏,又怎麼會謀反?
所以,對於魏延的『謀反』,董允、蔣琬等人也只是懷疑疑延,並不肯定。懷疑的原因,是魏延不聽指揮擅自行動;而魏延這樣做,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又有兩個原因,一是堅持北伐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二是不服楊儀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第一個原因當然能夠證明魏延並不想謀反,但細想起來也不是沒有問題。因為如果當真是要堅持北伐,那麼,你自己留下來繼續戰鬥就是,為什麼要搶先南下呢?同樣,第二個原因也有問題。因為如果僅僅只是不服楊儀,那麼,你走你的陽關道,他過他的獨木橋,你自己先南下就是,為什麼還要『所過燒絕閣道』呢?明擺著是要置楊儀於死地嘛!當然,這和魏延自己的說法也不矛盾。殺了楊儀,就可以奪楊儀之兵,也就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北伐滅魏了。因此,魏延說的兩個原因也都講得通的。但在當時,卻是第二個原因占了上風,而且在行動之時還起了殺心。
這當然也是應該譴責的。但誣為謀反,實屬冤案;夷滅三族,更是量刑不當。這一點,後來蜀漢政權可能也意識到了。證據有兩個。一個是陳壽為魏延作傳時所下的結論。陳壽認為,魏延之所以不北上而南下,其當時的真實想法,只不過是要殺了楊儀等人而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殺了楊儀,就可能接替諸葛亮的職務冀時論必當以代亮。他的想法就是這樣,並沒有謀反的意思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我們知道,作為一位嚴謹的歷史學家,陳壽是不會輕易做出判斷的。他的這個說法,很可能代表了當時的共識,甚至是因為蜀漢朝廷在查明真相後,已經有了這個結論。
證據之二,是漢中城北門外的石馬坡遺址。清代乾隆朝修編的【南鄭縣誌】認為,該遺址很可能是蜀漢朝廷『以禮收葬』魏延之墓。為什麼要『以禮收葬』呢?因為蔣琬等人也發現『魏延謀反』是冤案蔣琬原其本意,但欲誅殺楊儀,不便背叛。再加上魏延既是宿將,又有戰功,當然應該『追述前勞』,以禮厚葬。這也等於是為魏延平反召雪了。
當然,這兩個證據都不怎麼過硬。過硬的證據是蜀漢朝廷的正式檔案。但這恐怕永遠也找不到。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再提供一個旁證,那就是楊儀之死。按照常理,魏延如果當真是謀反,或者蜀漢政權確實認為他謀反,那麼,楊儀這個『平叛有功』的大英雄,在回朝之後是應該得到重賞的。楊儀自己,似乎也這麼想。【三國志·楊儀傳】說,楊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然而怎麼樣呢?只封了個有職無權的中軍師,手下一個兵都沒有無所統領,實際上處於閒置狀態從容而已。接替諸葛亮的,是資歷、才能和貢獻都不如楊儀的蔣琬。
這下子楊儀渾身氣都不打一處來,牢騷滿腹,怨氣沖天。【三國志·楊儀傳】的說法是『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也就是怨憤都寫在臉上,不滿之辭都發自肺腑。結果是所有的人都怕他說話出格,沒有節制,犯了忌諱,不敢去看他時人畏其言語不節,莫敢從也,只有後軍師費禕前往撫慰。楊儀就對費禕大發牢騷,前前後後絮絮叨叨說了許多。費禕呢,大約是只聽不說。最後,楊儀居然說,想當初丞相去世時,我要是率領全軍『以就魏氏』,怎麼會像今天這樣寂寞失意?真是追悔莫及啊!
楊儀這話,實在是『反動透頂』,費禕自然也不能『知情不報』。費禕據實密報的結果,則是楊儀在建興十三年西元235年被廢為平民,流放嘉郡。楊儀到了嘉郡,不思悔改,又上書誹謗朝廷,而且出言不遜,於是朝廷下令將其逮捕入獄。結果楊儀自殺,老婆孩子則回到了蜀郡,其時距離魏延被殺建興十二年八月也就一年半載。蜀漢朝廷如果當真曾經為魏延平反,我想大約就在這時。
當然,這裡有一個不大說得清楚的問題,就是楊儀所謂『吾若舉軍以就魏氏』的『魏氏』,究竟是曹魏呢,還是魏延?如果是曹魏,則想謀反的就不是魏延,反倒是他楊儀。如果是魏延,則魏延必無反意。因為如果魏延要反蜀降魏,那麼,率領全軍追隨魏延的,豈非也是『反賊』?楊儀的『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豈非自認謀反?楊儀當然不會這麼傻,朝廷也沒有按『謀反罪』來處理楊儀其妻子還蜀。可見『吾若舉軍以就魏氏』這句話不能翻譯為『我如果率領全軍投降曹操』,只能翻譯為『我如果率領全軍追隨魏延』。後悔未能追隨魏延的楊儀是並不想謀反的,因此,可能被楊儀追隨的魏延也不想謀反。
毫無疑問,楊儀並不可能追隨魏延,他的『吾若舉軍以就魏氏』也只是發牢騷。但這句話還是證明了魏延的清白。由此可見,魏延和楊儀,彼此都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甚至不惜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大打出手。
這就奇怪!因為魏延和楊儀在蜀漢政權中都屬於『第一勢力』荊州集團,劉備和諸葛亮對他們也都非常器重魏延任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侯,楊儀任丞相長史、綏軍將軍.他們之間,既無集團、派別利益之爭,也沒有什麼方針、路線分歧。於是我們就要問,這兩個人哪來的深仇大恨呢?
說起來還真沒什麼。這兩個人鬧矛盾的原因,竟不過是意氣用事。【三國志·費禕傳】說,魏延這個人善待將士,勇猛過人,又生性矜持高傲,當時所有人都讓他三分,只有楊儀不買帳惟楊儀不假借,魏延便把楊儀恨到骨頭裡,水火不容以為至忿,有如水火。那麼,這兩個人的矛盾鬧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坐到一起說說話都難。【三國志·費禕傳】說,魏延和楊儀只要坐到一起,就要吵架。吵著吵著,魏延就會拔出刀來對著楊儀比劃舉刀擬儀,楊儀則哭得淚人兒似的泣涕橫集。這時,也就只有費禕能當和事佬了。費禕的辦法,是插到兩個人當中去,一邊勸解一邊把他們拉開。你說這都是什麼事!
魏延與楊儀的『窩裡鬥』臭名遠揚,連孫權都知道,而且不以為然。據【三國志·董允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有一次費禕出使東吳,孫權設宴款待。喝得酩酊大醉時,孫權對費禕說,楊儀和魏延是兩個卑賤的小人。雖然有些雞鳴狗盜的本事,卻是一旦得意必定忘形。貴國如果沒了諸葛亮,這兩個傢伙肯定會作亂,你們怎麼能不防範于未然?費禕猝不及防,張口結舌愕然四顧視,不能即答。副大使董恢就教他回答,說楊儀和魏延不過『人民內部矛盾』儀、延之不協,起於私忿耳,並不像黥布黥音晴、韓信那樣不可駕馭無黥、韓難禦之心也,就不要因噎廢食云云,算是忽悠過去。
費禕的回答馬馬虎虎還算得體,孫權的說法則未免偏激。魏延和楊儀確實有缺點、有錯誤、有問題,但楊儀有才,魏延驍勇,不好說就是『牡豎小人』。事實上魏延和楊儀都是劉備在漢中稱王之後,準備回成都,要留一員大將鎮守漢中。這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擔任此大任的一定是張飛眾論以為必在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想飛亦以心自許,然而劉備卻破格選擇了魏延,結果『一軍皆驚』。劉備當然看得出眾人的不服,便大會群臣,問魏延說,寡人愛卿以重任,愛卿打算怎麼樣呀?魏延說,曹操如果傾巢而出,末將就替大王擋住他拒之!如果派一員偏將摔十萬人馬來,末將就替大王吃了他吞之!這可真是氣壯山河!事實上魏延的確英勇善戰。所以,諸葛亮北伐時,魏延就既曾經『督前部』,也曾經『為先鋒』。
楊儀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楊儀傳】說,諸葛亮多次出兵,常常是楊儀進行規劃,負責部署,籌集糧草,計算軍費規畫分部,籌度糧穀,而且不假思索,一會兒工夫就處理完畢不稽思慮,斯須便了。所以,楊儀和魏延鬧矛盾,諸葛亮便很頭疼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他既然不忍心厚次薄彼,便只好盡可能把一碗水端平不忍有所偏廢也。遺憾的是,儘管有諸葛亮搞平衡,費禕打圓場,這兩個人還是要『窩裡鬥』,結果是兩敗俱傷。魏延固然家破人亡,楊儀也同樣身敗名裂。想想真是何苦!
更窩囊的是,這兩個人死後也都背上了駡名。魏延被罵作『反賊』,而且這罪名還被【三國演義】夯得嚴嚴實實,幾乎是『永世不得翻身』。楊儀則被罵作『小人』,遭到許多替魏延抱屈的人痛斥。的確,所謂『魏延謀反』既然是冤案,那麼,冤有頭債有主,製造這起冤案的直接當事人楊儀就難逃其咎。正如陳邇冬先生所言,魏延身為大將,一生征戰,可謂『有大功,無大罪』,卻『遭大禍,蒙大誣』,已是天大的冤枉,你楊儀為什麼還要趕盡殺絕,滅其三族呢?所以後人很是不怕。比如郝經就認為,楊儀『以私憾殺大將』,罪過比魏延更大罪浮於延。劉家立也說,魏延『其功不可沒,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均見【三國志集解】。再說,殺人不過頭點地。你楊儀已經把魏延殺了,還要用腳在他頭上踩,太過分了吧?
但是,楊儀也有委屈的地方。第一,楊儀與魏延的爭端,純屬個人恩怨,很難說誰是誰非。而且,平心而論,魏延的責任還要大些。因為兩人不和的起因,完全因為魏延盛氣淩人不可一世,惟獨楊儀不肯屈就。這在楊儀,是沒有什麼責任的。你魏延可以飛揚跋扈,難道就不允許楊儀保持獨立?何況每次吵架,受欺負的都是楊儀。一個大男人,被當眾羞辱得痛苦流涕,你說他心裡是什麼滋味?難怪楊儀後來要那樣對待魏延了。他是積怨太深啊!
第二,楊儀在此案的前期也沒什麼過錯,因為他是按照諸葛亮的部署來行動的。【三國志·魏延傳】說得很清楚,諸葛亮臨終前『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楊儀照著做,有什麼錯?魏延不聽指揮,擅自行動,而且『所過燒絕閣道』,斷了楊儀的後路,楊儀難道應該留在原地等死?魏延不但置楊儀於死地,還要狀告楊儀謀反,楊儀難道不該自衛?楊儀和魏延同時告狀,滿朝文武『鹹保儀疑延』,這難道也是楊儀的錯?據【三國志·魏延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諸葛亮臨終前指定的代理人並不是楊儀,而是魏延。而且,諸葛亮下達命令很明確,是讓魏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魏延遵命秘密行動,走到褒口即前面所說的南穀口才發喪。這下子楊儀緊張了,擔心『攝行軍事』的魏延害自己懼為害,就惡人先告狀,製造魏延叛變投敵的輿論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並且先發制人,攻擊魏延率其眾攻延。魏延原本並無反意,自然不會和楊儀作戰(不戰,只能撤退軍走,結果被害追而殺之。
這事嚴重!因為此說如果成立,【三國志】的記載又不能否定,那麼諸葛亮的責任就大了。他居然下達了兩個自相矛盾的命令,一方面命令魏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另一方面又交待楊儀讓魏延斷後,而且『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這不是存心要讓魏延和楊儀打起來嗎?所以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就說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諸葛亮一手策劃的』。
按照這個邏輯,諸葛亮不但『策劃』了魏延的冤案,還『導致』了楊儀的悲劇。前面說過,與蔣琬相比,楊儀資格老年宦先琬、能力強從年逾之、功勞大功勳至大,或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當其勞劇,再加上還有『平叛』之功,怎麼著也不該位在蔣琬之下。那麼,為什麼蔣琬接替了諸葛亮的職權但沒有當丞相,楊儀卻只弄到了一個閑差呢?原來,這都是因為諸葛亮的看法。【三國志·楊儀傳】說,諸葛亮內心深處的意思亮平生密指,認為楊儀這個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急躁狹隘,不如蔣琬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結果蔣琬升了上去,楊儀掛了起來,最後自取滅亡。
這真是恐怖!諸葛亮『二桃殺三士』,一箭雙雕,既除掉了魏延,又除掉了楊儀,豈非陰險歹毒?於是我們要問:是這樣嗎?
不是。
就說蔣琬的接班和楊儀的閒置,便很可疑。這一安排,【三國志·楊儀傳】的說法,是根據諸葛亮的『平生密指』。但我們要問,諸葛亮內心深處的意思,他們怎麼知道的?當然,【三國志】也對此做了交待。據【蔣琬傳】,諸葛亮在世時常常對人說,公琰蔣琬的字的志向,既忠貞由高雅公琰托志忠雅,是一位可以和我一起共同輔佐皇上成就大業的人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這算是造了輿論。諸葛亮還秘密上書劉禪,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這算是做了安排。
但我們還是要問:既然如此,諸葛亮臨終時為什麼不把這個想法公佈出來,卻要『密表後主』呢?我們知道,蔣琬接班時,大家其實是不服的,後來才『眾望漸服』。這一個『漸』字,就說明蔣琬的接班,接得多少有些突兀,有些勉強。因此呂思勉先生的【三國話史】就說,以諸葛亮的地位威望,如果事先公開囑咐,並不怕什麼人反對,事情反倒會妥帖得多。那麼,諸葛亮又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呂先生的結論是,諸葛亮秘密推薦蔣琬一事『不是實情』。
這當然也有可能。中國的古代史,一旦事關權力交替,總難免有些虛虛實實、遮遮掩掩、鬼鬼祟祟。但我認為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諸葛亮確實有所顧忌。顧忌誰?楊儀。前面說過,楊儀資格比蔣琬老,能力比蔣琬強,功勞比蔣琬大,又是一個自命不凡的。如果諸葛亮臨終前宣佈蔣琬接班,楊儀還不得跳起來?沒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不敢跳。去世了呢?跳不跳?要知道,這時蔣琬並不在軍中,魏延也在前線,軍隊掌握在楊儀手裡。身邊一個費禕,一個姜維,怕也鎮他不住。就算鎮得住,楊儀鬧起來也不是個事。因此只能等大軍回朝以後再說。也因此,諸葛亮只能『密表後主』。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命令魏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呢?難道也是為了對付楊儀?我認為,這事倒是靠不住的。靠不住的原因,倒不完全如裴松之所說,此乃『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還因為這根本就不可能。諸葛亮病逝在武功五丈原。魏延『密持喪去』『行至褒口』,已是往南走了很遠,楊儀怎麼可能還說他『欲舉眾北附』?所以【魏略】的說法可以推翻。
魚豢【魏略】的這段記載並不可靠,【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是否真實呢?如果真實,諸葛亮就必須對魏延之死負責;如果不真實,則必須回答真相是什麼。對此,歷史上也有三種不同的態度和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魏延傳】所說是實,而諸葛亮這樣安排,是他料定魏延必返。此說可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第二種觀點也認為【魏延傳】所說是實,因此是諸葛亮『一手策劃』了魏延的冤案。此說可以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為代表。第三種觀點認為,【魏延傳】所載並非事實,此事另有真相。此說可以呂思勉先生的【三國話史】和陳邇冬先生的【閒話三分】為代表。顯然,同意第一種觀點,就要冤枉魏延;同意第二種觀點,就要批評諸葛亮;同意第三種觀點,就要否定【三國志】。這可真讓人為難。那麼,有沒有可以採信的第四種解釋呢?
請看下集:以攻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