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书纪年
◎帝發
一名后敬,或曰發惠。
元年乙酉,帝即位。諸侯賓于王門,再保墉會于上池,諸夷入舞。
七年,陟。泰山震。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发
【案】【订补】:『朱本作「后发」。』
后发①一名后敬,或日发惠。
①后发,亦名后敬,惠、发惠、帝敬,帝皋之子。【史记·夏本纪】『帝皋崩,子帝发立。』
【译】后发又叫敬,也叫发惠。
【案】引【太平御览】卷八二。
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①于王门,再②保庸③会于上池,诸夷入舞。
①宾,【玉篇】:『客也』,此言以宾客之礼相待。
②再,【存真】改之为『冄』:『冄与那通,国名也。在湖北荆门州东南。』【订补】:『然【说文】那字云:「西夷国」。以此上下文「诸夷」观之,则冄似以西夷国为近,』【订补】可从。
③保庸,一作『保墉』冄,君之名。
【译】后发登上王位的第一年,各夷族首领到王门作客,冄国首领保庸在上池与后发会面,各夷族随即起舞。
【案】引【北堂书钞】卷八二。类见【后汉书·东夷传】【注】、【太平御览】卷七八O、【通鉴外纪】卷二、【路史·後纪】卷十三【注】。
其子立,为桀①。
①桀,名履癸,后发之子,夏代最后一个王。【史记·夏本纪】『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译】他指后发的儿子继位,这就是夏桀。
【案】引【太平御览】卷八二。朱本无此条,【辑校】增之,【订补】案:『【御览】此文在「后发一名后敬」条下,为夹注。』【辑证】疑之为【竹书同异】之语。今姑从【辑校】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