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作者:李民,楊擇令,孫順霖,史道祥發布:一葉知秋
2019-11-19 10:39
今本竹書紀年
◎穆王
名滿。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宮,命辛伯余靡。冬十月,築祇宮於南鄭。
自武王至穆王享國百年。穆王以下都於西鄭。
六年春,徐子誕來朝,錫命為伯。
八年春,北唐來賓,獻一驪馬,是生騄耳。
九年,築春宮。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謀父。
十二年,毛公班、共公利、逢公固帥師從王伐犬戎。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於陽紆。秋七月,西戎來賓。徐戎侵洛。冬十月,造父御王,入於宗周。
十四年,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夏四月,王畋於軍丘。五月,作范宮。秋九月,翟人侵畢。冬,蒐於萍澤。作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來賓。作重璧台。冬,王觀於鹽澤。
十六年,霍侯舊薨。王命造父封於趙。
十七年,王西征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西王母來朝,賓於昭宮。秋八月,遷戎於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千里。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西征於青鳥所解。西征還履天下,億有九萬里。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宮,諸侯來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記。
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於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師,東至於九江,架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於紆。荊人來貢。
三十九年,王會諸侯於塗山。
四十五年,魯侯 薨。
五十一年,作呂刑,命甫侯於豐。
五十五年,王陟於祇宮。
古本竹書紀年譯註
穆王①元年,築袛宮②於南鄭③。
①穆王,名滿,昭王之子。【史記·周本紀】:『昭王死,立昭王子,是為穆王。』
②祇宮,【左傳·昭公十二年】【正義】:『馬融曰:「祇宮,圻內游觀之宮也。」』
③南鄭:【穆天子傳】卷四【注】:『今京兆鄭縣也。』地在今陝西華縣【譯】穆王元年,在南鄭修建祗宮。
【案】引【穆天子傳】卷四【注】。
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①。
①雪學淇【義證】卷二一:『傳雲自武王至穆王享國百年,謂武王在位十七年,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昭王十九年,至穆王元年,共享國百年也。』
【譯】從周朝接受天命到周穆王共有百年時間。
【案】引【晉書·束皙傳】。王國維認為束皙隱括【紀年】之語,非原文。
【義證】所集百年,【輯證】案:『此據今本【紀年】為說,除昭王十九年外,其餘年數未見徵引,是否可信,今不敢必。』
【比義】【尚書·呂刑】:『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列子·周穆王】:『穆王幾神人哉!能窮當身之樂,猶百年乃徂。』【論衡·氣壽】:『周穆王享國百年,並未享國之時,皆出百三十、四十歲矣。』【史記·周本紀】『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皆異於【紀年】。束皙謂【紀年】是,引而駁傳統之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也。』
穆王所居鄭宮、春宮①。
①鄭宮、春宮,皆穆王的居室。地約在南鄭今陝西華縣境
【譯】周穆王居住的地方是鄭宮和春宮。
【案】引【太平御覽】卷一七三。類見【初學記】卷二四。
北唐①之君來見,以一驪馬②,是生綠耳③。
①北唐,【逸周書·王會篇】孔晁註:『北唐,戎之在西北者。
②驪馬,驪音離,純黑色的馬。
③綠耳,或作騄耳、騄駬音錄耳。穆王八駿之左驂,因馬耳為綠色得名。
【譯】北唐族的首領前來朝見,獻給一匹純黑色的馬,這匹馬生下了穆王八駿之一的綠耳馬。
【案】引【穆天子傳】卷一注、【史記·秦本紀】【集解】。類見【爾雅·釋音】【正義】。
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①、積羽千里②。
①流沙千里,【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漢書·地理志】:『張掖郡居延縣,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為流沙。』案:居延澤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②積羽千里,【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穆天子傳】:『北至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其羽。
【譯】周穆王向北征伐,經過千里流沙之地、千里鳥憩之地。
【案】引【山海經·大荒北經】【注】。類見【穆天子傳】卷三【注】、【文選·江賦】【注】。
西征犬戎①,取其五王以東,王遂遷戎於太原②。
①犬戎,古族名,戎人的一支。西周時活動於涇、渭流域陝西彬縣、岐山一帶,是周王朝西邊勁敵,常與之發生戰爭。
②太原,一說指陝北、晉北一帶的黃土高原,一說指甘肅環縣至平涼地區,一說指山西西南汾、隰一帶。以後說為是。
【譯】周穆王向西征討犬戎,俘獲其五個首領,把他們帶到東方。穆王然後把犬戎遷到太原一帶。
【案】【穆天子傳】卷一:『天子北征於犬戎。』註:『【紀年】又曰:取其五王以東。』【後漢書·西羌傳】:『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遂遷戎於太原。』王國維依此而輯,並言:『考【西羌傳】前後文皆用【紀年】,此亦當隱括【紀年】語。』而朱右曾【存真】僅作『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後句【西羌傳】語『疑亦【竹書】本文,而注不詳,未敢羼入』。
穆王十三年,西征,至於青鳥之所憩①。
①憩,【山海經·西山經】【注】、【太平御覽】卷九二七皆作『解』。
【包山經】『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注】:『今在敦煌郡,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
【譯】周穆王十三年,向西征伐,到達三危山青鳥所棲息的地方。
【案】引【藝文類聚】卷九一。類見【山海經·西山經】【注】、【太平御覽】卷九二七
【比義】【藝文類聚】引郭璞【贊】曰:『山名三危,三鳥所憩。往來崑崙,王母是隸。穆王西征,旋軫斯地。』
穆王十七年,西征崑崙丘①,見西王母②。
①崑崙丘,【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史記·秦本紀】【正義】引【括地誌】:『崑崙山在肅州酒泉縣南八十里。【十六國春秋】云前涼張駿酒泉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崑崙之丘也,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謂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
②西王母,【山海經·西次三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此系神話,西王母當為西北一部落的女首領。另有認為西王母國是部族名。
【譯】周穆王十七年,向西征伐崑崙丘,見到了西王母。
【案】引【穆天子傳】卷三【注】。類見【史記·秦本紀】【集解】、【藝文類聚】卷七、【白氏六帖事類集】卷二【太平御覽】卷三八。
穆王見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鳥𧮹①人。』
①𧮹,笛學淇【義證】卷二二作『⽯甹』,併案:『「⽯甹」字本或作「𧮹」字書無此字。【爾雅·釋訓】曰:「甹夆」,掣曳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曰:「適足以甹君自損。」晉灼注曰:「甹,古貶字。然則「⽯甹」或是「⽯粵」,即古砭字,謂以喙刺人如針石也,否則即制曳之矣。蓋王見西王母,猶欲西征,故西王母止之曰:『有鳥𧮹人」,而王始由西而北也。』【存真】云:『宇書無「⽯甹」字,疑「𢖊」之偽。
【說文】:『𢖊,使也。」通作「甹』,【爾雅·釋訓】:「甹夆」,制曳也。
【譯】周穆王西征見到西王母,西王母勸阻他說:『有一種鳥喙人,牽掣西行。』
【案】引【穆天子傳】卷三【注】。
穆王十七年西征,見西王母,賓於昭宮。
【譯】周穆王十七年向西征伐,見到西王母,在昭宮中作客。
【案】引【列子·周穆王】【釋文】。類見【山海經·西山經】【注】、【穆天子傳】卷三【注】。【山海經】【注】引作『穆王五十七年』,誤。
留昆①歸②玉百枝③。
①留昆,【路史·國名紀】己:『留昆,……【紀年】云:「國名」。』
②歸音潰,通『饋』,贈送。
③枝,此據平津館本【穆天子傳】。道藏本、汪氏本皆作『枚』。
【譯】留昆國贈送美玉百塊。
【案】【穆天子傳】卷五:『留昆歸玉百枚。』註:『留昆,國。見【紀年】。』【存真】據今本【紀年】作『留昆氏來賓』,【輯校】作『留昆』,附於『無年世可系者』。觀前後文義及注,當引【穆天子傳】原文為是。
周穆王三十七年①,伐紂②,大起③九師,東至於九江④,叱⑤黿鼉⑥間以為梁⑦。
①三十七年,【文選·恨賦注】、【江賦注】、【藝文類聚】卷九、【初學記】卷七,【太平御覽】卷九三二、【通鑑外紀】卷三引此。【太平御覽】卷七三引作『七年』;【太平御覽】卷三O五、【路史·國名記】己【注】引作『四十七年』;【廣韻】卷一引作『十七年』
②紂,當紆之誤。【路史·國名記】己作『䊸』。朱右曾【存真】:『紆當作紓,形近而訛。紓、舒通用,今安徽廬州府,古群舒地。』另【輯證】又引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二○:『舒、徐、䣄古字通,』認為『是穆王之伐紆當即伐徐』·『或即攻徐偃王事。』
③起,意為出動、進發。【禮記·孔子閒居】【注】:『起,猶行也。』【論語·疏】:『起,猶發也。
④九江,指湖北廣濟、黃梅一帶諸河流。另有說指湖北西南入江之水、洞庭水等。
⑥叱,【藝文類聚】卷九、【太平御覽】卷三○五、【初學記】卷七引為『比』,【太平御覽】卷七三引作『架』,【書鈔】卷一一四引作『駕』,還有引作『北』、『以』等。
⑥黿音元,即鱉;鼉音佗,鱷魚的一種。
⑦梁,橋梁。
【譯】周穆王三十七年,攻伐群舒之地,竭力徵發九師軍隊,向東到達九江一帶,排列大鱉、鱷魚作浮橋才得過河。
【案】引【文選·恨賦注】。類見【廣韻】卷一、【藝文類聚】卷九、【太平御覽】卷七三、三○五、九三二、【北堂書鈔】卷一一四、【初學記】卷七、【文選·江賦注】、【白氏六帖事類集】卷三、【事類賦】【注】、【通鑑外紀】卷三、【路史·國名記】己。
穆王南征,君子為鶴①,小人為飛鴞②。
①鶴,【太平御覽】卷八八八引作『鵠』,即天鵝。
②鴞音逍,即鴟鴞。【玉篇】:『惡鳥,捉鳥子而食。』
【譯】周穆王南征的時候,君子變成了天鵝,小人變成了飛鴞。
【案】引唐寫書【修文殿御覽】殘卷。
【比義】【藝文類聚】卷九十、【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抱撲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今本【抱撲子·釋滯】:『三軍之眾,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可參證。
穆王西征,還里①天下,億②有九萬里。
①還里,方詩銘等【輯證】:『是【紀年】之「還里」當作「環理」「還」、「環」古通,即周行天下之意。』
②億,【集韻】:『數名,十萬日億。『一說「億」,數不定,多之意。
【譯】周穆王向西征伐,周行天下,有一億九萬里路。
【案】引【穆天子傳】卷四【注】。
【比義】【楚辭·天問】:『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環理天下,夫何索求?』亦記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
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里,北征二億七里。
【譯】周穆王征伐天下,向東有二億二千五百里,向西有一億九萬里,向南一億七百里零三里,向北二億零七里。
【案】引【開元占經】卷四。
【比義】郭璞【注山海經序】:『案汲郡【竹書】及【穆天子傳】:「……東升大人之堂,西燕王母之廳,南躒黿鼉之梁,北躡積羽之衢,窮歡極娛,然後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