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季文子.公孙弘.此二人皆折节检素.而毁誉不同.何也.』
范晔称:『夫人利仁者.或借仁以从利.体义者.不期体以合义.季文子妾不衣帛.鲁人以为美谈.公孙弘身服布被.汲黯讥其多诈.事实未殊而毁誉别者.何也.将体之与利之异乎.故前志云: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校其仁者.功无以殊.核其为仁.不得不异.安仁者.性善者也.利仁者.力行者也.强仁者.不得已者也.三仁相比.则安者优矣.』
议曰:夫圣人德全.器无不备.中庸已降.才则好偏.故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由此观之.全德者鲜矣.全德既鲜.则资矫情而力善矣.然世恶矫伪.而人贤任真.使其真贪愚而亦任之.可为贤乎.对曰:
吁.何为其然.夫肖貌天地.负阴抱阳.虽清浊贤愚.其性则异.而趋走嗜欲.所规则同.故靡颜腻理.人所悦也.乘坚驱良.人所爱也.苦心贞节.人所难也.徇公灭私.人所苦也.不以礼教节之.则荡而不制.安肯攻苦食淡.贞洁公方.临财廉而取与义乎.故【礼】曰:『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古语云:『廉士非不爱财.取之以道.』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皆矫伪之谓也.若肆其愚态.随其鄙情.名曰任真而贤之.此先王之罪人也.
故吾以为矫伪者.礼义之端.任真者.贪鄙之主.夫强仁者.庸可诬乎.
白话
有人问:『季文子、公孙弘这两个人,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荣显赫,却能放下架子,吃穿非常俭朴,然而在当时以至后世,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一毁一誉,截然不同,这是什么道理?』
范晔说:『人对待仁的立场、动机各各不同,有的人看上去做人、做事都有利于仁,可也说不定是拿「仁」做幌子,以「仁」为手段,为在政治上达到个人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私利!有的人看上去在身体力行地行义举,处处讲究应不应该,合不合理,可是并不一定希望做得真正合乎义的真谛。
『季文子身为宰相,他的小老婆却从不穿绫罗绸缎,鲁国人谈起来,都认为是自己国家的光荣。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一辈子穿布衣,与他同朝的监察御史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就指责他假装简朴。季文子和公孙弘的行为是一样的,可是在历史上季文子受到赞誉,公孙弘在当时就受到了诋毁,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行义举和弘扬仁德的目的不同呢?
『古圣人指孔子说过,仁义的人自己就是仁义的化身,智慧的人一言一行都有利于仁义的教化。害怕触犯法规的人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勉强去做合乎仁义的事。二者比较起来,为仁为义的行为表面上看去虽然一样,但仔细考较,就不难发现,各自的心态就截然不同了。天生仁义的人,本性就很善良;言行自觉合乎仁义的人,努力用仁义的标准要求自己,并能身体力行;勉强去行仁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安仁」、「利仁」、「强仁」这三者相比,当然是第一种人最好。』
圣人是天生的道德全备,器识、才具、学问、见地、品操,没有一样不完美的。圣人以下,中等禀赋的人,就不是德才兼备了,而是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品德、才学都有长有短。孔子批评他的学生时说:柴的缺点是愚笨,参的缺点是鲁莽,师不诚实,由太粗俗。由此看来,德才兼备有如圣者那样的人,实在太少了!既然全德全才的人是少数,一个人要想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克服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坏习惯,由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影响心理素质。但是世人又讨厌做作,喜欢坦率。不过一个贪愚的人就很坦率,贪得直爽,愚得可爱,可是能因此而听之任之吗?能因此而信任他,把责任交给他,认为他是好的吗?
啊,道理可不能这么讲。人是依照天地的法则、形象生出来的,本身就具备阴阳之性。虽然生下来后有清秀、混浊、贤惠、愚蠢的不同,个性也各各不同,但是追求嗜欲,要吃好的,穿好的,希望荣华富贵,美貌动人..
这种种欲望原则上是相同的。所以男男女女都爱修饰打扮自己,美容化妆,护肤驻颜;大人小孩都想坐高级车,乘骏马,觉得这样才风光气派。与此相反,苦其心志,甘愿清贫,在滚滚红尘中洁身自好,坚守节操,在世道人情上都觉得十分困难。处处为公,大公无私,真要人人做到这一点,是很痛苦的。在理论上是不错,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个人要做到历史上所标榜的忠臣孝子,必须按学问道德的标准刻苦修练自己。大多数人并非生来就德才兼备,本性仁慈,假如不在后天用仁、义、礼、智、信教育节制,克服自己的不足,任由人的天性自由发展,就会象流水一样飘荡、放浪,怎么可能吃苦耐劳,安于淡泊,做到忠贞高洁,一心为公,见财不起意,动静合规矩呢?所以【礼记】上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古人说得好,清正廉洁的官员、名人不是不爱财,而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叫人用后天努力的慢功,象玉匠琢磨宝石那样,雕凿自己,打磨自己,把自己不完善的伪劣的地方去掉,这样才能成为珍宝。假如任其痴愚之态放肆,随其鄙劣之情泛滥,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而自视其高,认为不用理性加以规范才是不矫情,不虚伪,那么,古代明君先哲就成了文化罪人了。
因此,我认为用后天的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虽然一开始不习惯,不自然,但是通过渐进的矫正改变人性的弱点,这就是礼义的开始,而放任自流,顺其天性的结果,人就会被贪婪卑劣所主宰。即使用强制手段让国民行仁义之道,又怎么可以稀里胡涂地否定呢?或曰:『长平之事.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可为奇将乎.』
何晏曰:『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其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预知降之必死.则张虚拳.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依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一期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何者.设使赵众复合.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其所以终不敢复加兵于邯郸者.非但忧平原之补缝.患诸侯之救至也.徒讳之而不言耳.且长平之事.秦人十五以上.皆荷戟而向赵矣.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也.又何称奇哉.』
议曰:黄石公称柔者能制刚.弱者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柔者人之所助.刚者怨之所居.是故纣之百克而卒无后.项羽兵强.终失天下.
故随何曰:『使楚胜.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兵耳.』
由是观之.若天下已定.借一战之胜.诈之可也.若海内纷纷.雌雄朱决而失信于天下.败亡之道也.当亡国之时.诸侯尚强.而白起乃坑赵降卒.使诸侯畏之而合纵.诸侯合纵.非秦之利.为战胜而反败.何晏之论当矣.
白话
有人问:『长平一战,白起活埋了赵国的降兵四十万,算得上是历史上的奇将了吧?』
何晏说:『白起活埋赵国的四十万大军是个大骗局。他当初答应投降了没事,结果人家投降了,他又全部活埋,这不单是个残暴的问题!从此以后,白起再也难以得意了,也增加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困难。假如赵军在投降之前就知道被活埋,这四十万人就是没有武器,赤手空拳抵抗到底,也是很可怕的,更何况这四十万大军都是全副武装呢?普天之下都看见投降秦国的将领被砍下的头颅堆成山,归顺秦国的士兵尸骨积为丘,从此以后,如果再与秦国交战,要死就死,反正投降是死,战死也是死,谁还肯再投降,哪座城还肯归顺!所以白起虽然能一夜之间坑杀四十万生灵,但是这等于告诉天下人,你们必须决一死战,绝不可投降。白起为争一时之功,结果更加坚定了六国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战略上讲,这种做法是在进攻的时候削弱自己的优势,在军事上表面胜利了,在政治上、国际上却破坏了自己的整体计划。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赵国虽然战败了,但并没有亡国,假如赵国万众一心动员起来再战,赵国的大元帅再出来一个马服君赵奢那样的将领,那么下一次的大战一起,秦国就不是前一次的对手了。况且从今以后,白起使各国都对秦国同仇敌汽了。后来秦国之所以始终不敢再出兵攻打赵国的邯郸,并不是因为赵国经此一败而由平原君赵胜出来当统帅,而是因为秦国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起来救赵。秦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忌讳不说罢了。
『再说长平之战在开战之前,秦国的兵源不足,重新变更法令,规定凡年满十五岁的青少年都要服兵役,都要拿起武器上前线和赵作战。以秦国那样强大的国家,一仗打下来,十五岁以上的军士死伤过半,因此从长远来看,长平之战打败赵国的功小,秦国大伤元气损失更大。象白起这种不懂战略、不懂政治、不懂国家长远利益的将领,怎么能称得上是奇将呢?』
我认为,黄石公所言『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道理很对。这里的所谓柔,是指道德上的感化;所谓刚,是指窃贼似的强硬。柔弱的人一般总会得到别人的扶助,而太霸道的人怨恨就会集中到他身上。正是由于这样的道理,纣王当年百战百胜,最后还是被周武王彻底消灭了;项羽每次都打胜仗,和刘邦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二仗,七十一次都胜利了,最后一次却全军覆没,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所以汉代的学者随何说:『全国各路诸侯,都不希望项羽打胜仗。项羽打了胜仗,所有的诸侯都有危机、恐惧感,就彼此结盟,互相援救,所以楚国越强,对刘邦越有利。楚国项羽强大了,只会把全国的军事力量吸引过来与自己作对。』从这个道理看来,假若天下已定,前面只有一个敌人,只要一战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使用诈术一举获胜是可以的;倘若乱世英雄起四方,鹿死谁手还未定论,就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个时候,要想获得彻底的成功,就必须取信于人,真诚相待,否则最后一定要失败、灭亡。根据这个原则,回过头来再看长平之战,当时正是七雄争霸之际,秦国统一天下的实力还不够,六国诸侯的力量还相当强大,白起一下坑了赵国四十万降卒,吓坏了各路诸侯,赶紧按照张仪的合纵之计组织联合战线同心协力抗秦。这样一来,对秦国非常不利。白起贪求奇功,自以为得计,实为秦国的一次大失败。因此何晏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曰:『乐毅不屠二城.遂丧洪业.为非乎.』
夏侯玄曰:『观乐生与燕惠王书.其殆乎知机合道.以礼终始者欤.夫欲极道德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岂其局迹当时.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不屑苟利.不求小咸.斯意兼天下者也.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著于遐迩矣.迈令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收人明信.以待其弊.将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开弘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招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人应如草.思戴燕王.仰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也.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于垂成.时变所然.若乃逼之以兵.劫之以威.侈杀伤之残.以示四海之人.虽二城几于可拔.则霸王之事逝其远矣.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也.岂不虑不速之致变哉.顾业速与变同也.
由是观之.乐生之不屠二城.未可量也.』
或曰:『乐毅相弱燕.破强齐.合五国之兵.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则仁者之师.咸以为谟谋胜武侯也.可乎.』
张辅曰:『夫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彼孔明包文武之德.长啸俟时.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咨以济世.奇策泉涌.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以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治内.武以折衡.然后布恩译於国中之人.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谟谋弘远矣.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震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自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殆将与伊.吕争烈.岂徒以乐毅为伍哉.』
白话
西元前285 年,燕国上将军乐毅联合赵、楚、韩、魏,合五国之兵攻打齐国。齐军全线崩溃,最后只剩下莒城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未克。乐毅如果乘胜近击,攻克这二座城池完全是可能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于是有人问:『乐毅不破莒城、即墨,结果丧失了开创大业的最后机会。这是不是他的过错?』
夏侯玄说:『阅读乐毅的【与惠王书】,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差不多已经参透了符合大道之玄机、能按礼义善始善终处理大事的人。大凡一个人如果立志要最大限度地贯彻道德原则,把兼济天下作为理想的时候,怎么会迷惑于眼前的形势,仅仅把兼并敌国、称霸诸侯当做目标呢?乐毅一方面没有把兼并其它国家看在眼里,另一方面,他也不想为使燕国强大而不讲道义。
蔑视眼前的利益,不贪求渺小的成就,这表明他的志向是要统一天下。一连攻克齐国七十余城,是为了运用他的机谋,使四海为之震动;围攻二座残城而不伤害百姓,就可以使他的仁善的心胸远近闻名。通过广布恩德来影响其它几个国家,就差不多类似成汤和周武王的做法了。乐毅宏扬他的远大战略,用对二城围而不歼的办法,以期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后使齐国的残兵败将做出什么错事,使即墨、莒城的民众怨恨他们,这样就可以再放一条宽大的道路等待齐将田单等人归顺了。这时候,他就将用宽容和善的政策,也为齐国上层人物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在东海之滨做出榜样,在华夏大地收到效果,使我的恩泽有如春风、春雨一样和煦,让普天下的人民象春草一样受到滋润。
天下老百姓感激燕王的恩德,这二座城他就会闻风而降。这样一来,帝王之业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乐毅虽然为了这二个城池迟疑滞留五年之久,目的却是想尽快取得天下。至于后来情况发生了意外变化,燕昭王一死,继位的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夺了乐毅的兵权,让骑劫代替他,这都是无法事先预料的。乐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完全是时势变化造成的啊!如果他不这样做,而是以狂暴的大军进逼,用凌厉的攻势洗劫,屠杀二城的居民,把自己的残暴不仁暴露于天下,虽然二城也能攻取,但是那样一来,称王图霸的事业就全完了。乐毅怎么会不知道莒城、即墨可以速战速决呢?可是他顾忌的是城虽可拨,千秋大业却被破坏了;怎么会不知道迟疑不决最后可能有不察风云呢?
只是因为速战速决与时局变化,其结果是一样的啊!
『这样看来,乐毅不屠灭莒城、即墨,他的心理是不可以用常规去衡量的。』
有人说:『乐毅辅佐弱小的燕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因为齐国过去曾趁燕国内乱侵犯过燕国,燕昭王为此恨极了齐闵王,决心出这口恶气。乐毅联合五国的兵力攻齐,想雪洗燕王的耻辱,在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后,包围了莒城、即墨却不急于夺取,意欲让其走投无路之后起义投诚。这样看来,乐毅所率领的是仁者之师。后人都认为乐毅是有战略远见的将才。可是能够认为他比诸葛亮在谋略上更高明吗?』
张辅对此的看法是:『联合五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攻击一个齐国,不能算是强大;在济水西岸混战一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能说是仁义。而孔明呢,文武之德兼而有之,仰天长啸,待时而发。刘备因有知人之明,三顾茅庐,咨询济世创业的谋略,孔明奇妙高超的策略有如泉涌,天下形势被他分析得清清楚楚,因此刘备拜他为军师,接着到东吴说服了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抓住赤壁之战的大好形势,辅助刘备夺取了四川。到刘备临终之际,把军政大权委托给了他。孔明在战乱不息、天下纷扰的局势下,扶助幼主刘禅即位,统筹建立政府机构,配备各级官员,调整安置各种人才,在国内使用仁德的教化,运用军事谋略和武装力量保卫国防,然后广施仁政,使全国老百姓都受到实惠。诸葛亮行军打仗的时候,路不拾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惜就在他大功告成之际不幸谢世。阅读他的遗文【出师表】,就可以明白他的志向、谋略是多么宏伟远大了。他立身处世的原则,总是有功劳计在下属身上,部下有失误就引躬自责,看到别人有长处就服从,听了正确的意见就改正,所以他的声誉才会那么有力量,不论远近,他的影响都那么强烈、久远。孟子说过:「懂得了伯夷的气节,贪婪的人应当自觉地变得廉洁。」我觉得了解了孔明之忠烈,奸臣也应当立刻变得有气节。孔明几乎是可以和伊尹、吕望一争高下的名臣,怎么能和乐毅相提并论呢!』或曰:『商鞅起徒步干孝公.挟三术之略.吞六国之纵.使秦业帝.可为霸者之佐乎.』
刘向曰:『夫商君.内急耕战之业.外重战伐之赏.不阿贵宠.不偏疏远.虽【书】云「无偏无党」.【诗】云「周道如砥.其直知矢」.【司马法】之厉戎士.周后稷之劝农业.无以易此.此所以并诸侯也.故孙卿曰:
「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候信之.此管仲.咎犯知谋也.今商君倍公子卬之旧恩.弃交魏之明信.诈取三军之众.故诸侯畏其强而莫亲信也.藉使孝公遇齐桓.晋文.得诸侯之统.将合诸侯之君.驱天下之兵以伐秦.秦则亡矣.天下无桓.文之君.故秦得以兼诸候也.卫鞅始自以为知王霸之德原.其事不伦也.
昔周召公施美政.其死也.后世思之.【蔽芾甘棠】之诗是.尝舍于树下.不忍伐其树.况害于身手.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户.无怨言.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斧钺之诛.身死车裂.其去霸者之佐亦远矣.然孝公杀之.亦非也.可辅而用.使卫鞅施宽平之法.加之以恩.申之以信.庶几霸者之佐乎.』
议曰:商鞅初因景监求见秦孝公.说以帝道.孝公意不入.时时睡.后又与鞅语.不知膝之过席.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君欢甚也.』鞅曰:『始吾说公以帝道.而曰:「久远矣.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子孙成事乎.」吾又说以伯道.其意欲之而未能也.吾又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昔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柯而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反鲁侵地.桓公许之.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
于是与曹沫三败所亡之地.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而还.燕庄公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君.令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诸侯闻之皆从.齐桓公于是始霸.由此观之.商鞅深刻弃信.非霸者之佐明矣.然孝公欲速.不从鞅言.孝公过也.商鞅牵于世.迫于君.不得行其志耳.刘向以鞅无霸王之术.谬矣.
白话
商鞅原是魏国旁支的后代,因不被魏惠王重用,他便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千里迢迢去游说秦孝公,准备了帝术、王术、霸术三种方法和吞并六国的纵横捭阖策略,终于使秦成就了霸业。他能算作霸者的良师吗?
刘向认为:商鞅为使秦国富强,在内政方面抓紧发展农业,在军事方面重视让有战功的人受赏进爵以鼓励将士。在执行新法的过程中,对朝廷里的权贵宠臣不留情面,对普通百姓不分亲疏远近。【尚书】所说的『没有偏心,不结私党』,【诗经】所说的『周朝的治国之道象盘石一样公平坦白,象箭一样正直无私』,就是象齐景公时的名将司马穰苴那样善于激励将士,象周朝的创始人后稷那么善于发展农业,对商君制定的一系列新法也不能再改变了。这一切,都为秦国后来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荀子说:『秦国四代人都有超过别国的地方,不是靠幸运,是治理得法的必然结果。』譬如曾称霸一时的齐桓公能信守诺言,归还了占领的鲁国土地,自柯邑会盟之后,各同诸侯无不佩服桓公的信义;晋文公在围攻原邑的时候,与城中居民约定,三日城不下,就领兵而去,决不为夺城池杀伤居民,后来果然如期退兵。文公的这种作法,取得了各国诸侯的信任,所以赢得了盟主地位。桓公、文公所以能受诸侯拥护,应当归功于桓公的谋臣管仲和文公的谋臣咎犯即狐偃,文公重耳的舅父的智谋。
可是商君变法成功以后,在攻打魏国的时候,魏使公子卬领兵迎敌,两军对峙,还没有交锋,商鞅投书给魏公子,大谈昔日在魏时的友情,并约定两人会面畅饮后,各自罢兵。结果商鞅不守信义,在会谈时埋伏武士俘虏了公子卬,袭击了魏军。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的强暴无信,谁都不敢与之建立友好关系。假如秦孝公遇到的对手是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霸主联合各路诸侯的将领,统帅天下的军队讨伐秦国,秦国灭亡定了。只因为当时天下已经再没有齐桓、晋文那样的国君,所以才使秦国逐一兼并各国诸侯。商鞅自以为懂得王霸的道理,实际上就他所做的事来看,完全是南辕北辙。
从前周朝的召公实施仁善的政治,死了以后,后世的人们思念他的恩德,做了【蔽芾甘棠】的诗来歌颂他。曾经在甘棠树下住的人,因怀念他的贤德都不忍心伐树,更不用说会伤害召公本人了。晋文公因管仲有大功于国,把伯氏的骈邑三百户赏给了管仲,伯氏毫无怨言。如今商鞅对内实行严酷无情的杀人、断趾等刑法,对外穷兵赎武,东征西伐,而他自己从被封于商、於之地后,俨然一国之君,被朝中贵族和曾被他的新法处罚过的权贵联合诬陷,最后车裂身死。这样看来,他离做霸者的良相还差得远呢!
不过秦孝公杀他也不对。他应当在重用商鞅的同时,施行宽容平和的法律,再配合使用恩德,处处能证明一切措施都言而有信。这才差不多是真正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作法。
历史上还有一种不同的看法是:商君起先通过秦廷姓景的太监见到了秦孝公,给他讲述帝王之道,孝公听不进去,不时打瞌睡。最后一次与商鞅交谈,商鞅给他谈霸王之道,他越听越感兴趣,两膝不知不觉往前移,乃至跑到了坐席下面。退出后,景监问商鞅:『你是用什么办法打动大王的,大王兴奋极了!』商鞅说:『第一次我对他讲帝王之道,大王说:「这太遥远了,哪能闷闷不乐的等上几百年,慢腾腾的打基础,让子孙后代去成就事业呢?」我又向他讲做诸侯盟主的谋略,大王也想这么做,可是做不到。最后我给他讲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权术,他非常高兴,打定主意就这么干了。但是他要达到殷商、周武那样的德行,很难啊。』
从前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于柯邑,庄公手下的曹沫用匕首逼迫桓公归还被齐国侵占的土地,桓公当时答应了,过后又反悔,不但不想归还沈阳等地,而且要杀曹沫。管仲劝他说:『这样做在各路诸侯面前失去了信誉,以后谁都不会再帮助我们。千万做不得。』于是桓公把鲁国三次打了败仗失去的土地悉数归还。消息传到各国诸侯那里,对齐国产生了信赖,都想依附了。
齐桓公在位的时候,燕国受到山戌的侵犯,燕庄公向齐国求援。桓公帮燕国打退了山戌,领兵归国时,燕庄公因对桓公感激之至,送桓公到了国境,仍然恋恋不舍,不知不觉进入了齐国领地离国界五十里的地方。桓公说:『按礼仪来说,如果不是送天子,送诸侯不该出国境。你今天把我送到这里,我不能对燕国不讲礼节,那么从今以后就从这里算做咱们两国的国界吧。』于是以燕庄公送他所到之地为界,把齐国北边五十里以外的领土都给了燕国。
又因燕国是周召公的后代,桓公嘱咐燕庄公复兴召公的政治,向当时在位的周平王进贡称臣,有如周成王、康王时那样。诸侯听到这件事后,纷纷追随齐桓公,桓公从此建立了霸业。
从这些历史经验来看商鞅,他对内立法严酷苛刻,对外背信弃义,算不上霸主的良相是很明显的。不过话说回来,秦孝公急功近利,只求速成,因而使商鞅的帝王之道不能实行,商鞅是屈从于当时的形势和当权者的主观愿望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刘向认为商君不懂真正的霸术是错侯的。诸葛亮以马谡败于街亭.杀之.后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来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哉.』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之.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
习凿齿曰:『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夫晋人视林父之后济.故废法而收功.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令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
晋侯使荀桓子与楚战于邲.桓子败归而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馆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曰:「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
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不竞乎.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保也.君若之何杀之.夫其败也.若日月之蚀.何损于明.』晋侯使之复其位也.
白话
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按军法论斩。事后蒋琬对诸葛亮说:『战国时楚晋交战,楚国因元师得臣兵败被逼自刎,晋文公得信后很是高兴。可见往事不可不引以为戒。现在天下未定,处死马谡这样有智谋的大将,岂不可惜?』诸葛亮泪流满面说:『孙武所以能克敌制胜,是因为军法严明,也正因为此,晋悼公伐郑战于虎牢时,杨干仗着是悼公的弟弟,不听军令,被司马魏绛以军法论处。如今四海分裂,战争刚刚开始,如果废止了刑法,还怎么讨伐贼寇呢?』
晋代史学家习凿齿说:『诸葛亮不能兼并魏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昔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看到荀林父没有及时过河,文公没有按军法处置他,结果取得了成功;楚成王不理解得臣是为了他才失败的,杀了得臣后导致了更大的失败。当时蜀国的疆域狭窄荒僻,人才比不上魏图兴旺,再把马谡这样的俊杰杀了,无可奈何收罗起用才德都较差的人,很明显是把法律看得比人才更重要。这种不记取三次北伐失败之教训的做法,还想成就大业,不是勉为其难吗?』
还有一件战国时的故事可以作为这一观点的参考。
西元前597 年,晋景公命令荀林父即桓子率军与楚国在邲地今河南荥阳东北打了一仗,晋军大败。荀林父回国后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想答应他,士贞子劝阻说:『不可以。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军取胜之后,占领了楚军大寨,寨中屯积着大量的粮草,晋军整整吃了三天。晋文公仍旧神色忧郁。左右随从说:『有喜事还忧虑,如果有了忧愁还能高兴吗?』文公说:
「楚国的元师得臣还活着,总是忧心忡忡,高兴不起来。困兽犹斗,何况是一位国相呢!」等到楚国杀了子玉即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说:「这是晋国的再一次胜利,楚国的又一次失败呀!」从那以后,楚国有两代之久国力衰弱。现在上天或许是要给晋国一个严重警告吧!再把林父处死,让楚国得到双重的胜利,晋国从此以后大概再不会有与其它国家抗衡的力量了吧?荀林父事奉你大王,处理国务的时候竭尽忠诚,回家休息的时候想着称补过失。他是国家的楝梁啊!这样的忠臣,为什么要杀他呢?他这次失败,如同日月有日蚀、月蚀,怎能损害其光明呢?』晋景公听从了这一意见,恢复了荀林父的职权。汉代以周勃功大.霍光何如.
对曰:『勃本高帝大臣.众所归向.居太尉位.拥兵百万.既有陈平.王陵之力.又有朱虚诸王之援.郦寄游说.以谲诸吕.因众之心.易以济事.
若霍光者.以仓卒之际.受寄托之任.辅粥幼主.天下晏然.遭燕王旦之乱.诛除凶逆.以靖王室.废昌邑.立孝宣.任汉家之重.隆中兴之祚.参声伊周.为汉贤相.推验事效.优劣明矣.』
袁盎问汉文帝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也.』
盎曰:『可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者.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刘氏不绝如带.绛侯为太尉.主兵柄不能正.吕氏崩.大臣相与诛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也.』
白话
汉代的周勃在汉高祖死后,平定了吕后乱政,恢复了刘家的天下,历来被人们认为功劳很大,霍光比起他来怎么样?
对这两个人应当这样看。
周勃是刘邦的老乡,在刘邦南征北战打天下的时候,就是刘邦的功臣,众望所归,很受群众拥护。后来他官居太尉,手握军权,统率着百万大军,既有陈平、王陵这样的谋士帮助他,又有朱虚侯刘章等王子的援助,再加上郦寄在吕氏权臣的圈子里周旋游说,搞些阴谋诡计为他通消息,放烟雾,由于朝野上下人心所向,所以很容易成功。
可是霍光呢,是在汉武帝突然病重,事出仓促,将辅助八岁幼主汉昭帝的重任托付给他的。在他独揽朝政,辅佐幼主期间,整个国家被治理得很好,全国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后来发生了燕王刘旦的叛乱,他将一帮参与策划叛乱的人全部处死灭族,肃清了朝廷里的反对势力。
昌邑哀王刘贺,是武帝的孙子,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去世后,因无亲生儿子继位,就推拥刘贺当了皇帝。可是这位公子一进长安,登上宝座后就淫乱昏愦,令人不堪。霍光与朝中文武百官商量后,废掉了刘贺,迎立流落民间的皇曾孙刘洵为汉宣帝。霍光肩负着汉家刘氏的重任,执掌大权先后二十年,威震朝野,名满天下,使汉朝中道兴隆,皇权延续,名声与伊尹、周公不相上下。作为汉代有贤名的辅相,从他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盛所做的贡献看,与周勃相比,其优劣是很明显的。
关于对周勃的评价,袁盎和汉文帝有这样一段对话。袁盎问汉文帝:『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一个人?』文帝说:『是社稷之臣。』袁盎说:『可以说是功臣,还算不上社稷之臣。能称得上社稷之臣的,应当做到与主同在,与主同亡。在吕后篡权的时候,刘氏的子孙还很多,当时周勃身为大尉,握有兵权,可他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不去制止。等到吕后死了以后,文武大臣一致要求诛灭吕氏家族,太尉又拥有兵权,正碰上这种机会,所以才能大功告成。因此说他是功臣,不是社稷之臣。』后汉陈蕃上疏荐徐稚.袁闳.韦著三人.帝问蕃曰:『三人谁为先后.』
蕃曰:『闳生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白话
后汉的太尉陈蕃向汉桓帝推徐稚、袁闳、韦著。桓帝问他:『这三个人谁更好一些?』陈蕃说:『袁闳出身于权贵大家,通晓了安身立命之道后,洁身修行,品操越来越合乎圣人遗训;韦著很适于做京官,为人处事很有礼义,这种修养仿佛已经变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他是那种人们常说的「不扶自直,不镂自雕」的人;至于徐稚,他是南昌人氏,家境清贫,持身恭俭,卓然不群,在当地很有名声,应当说数他最为杰出。』或曰:『谢安石为相.可与何人为比.』
虞南曰:『昔顾雍封候之日.而家人不知.前代称其持重.莫以为偶.
夫以东晋衰微.疆场日骇.况永固符坚字也六夷英主.亲率百万.符融俊才名相.执锐先驱.厉虎狼之爪牙.骋长蛇之锋锷.先筑宾馆.以待晋君.
强弱而论.鸿毛太山.不足为喻.文靖深拒桓冲之援.不喜谢玄之书.则胜败之数.固已存子胸中矣.夫斯人也.岂以区区万户之封.动其方寸者欤.
若论其度量.近古已来.未见其匹.』
白话
东晋时的谢安字安石作为晋孝武帝的宰相,可以和谁相比?
虞世南说:『从前东吴的宰相顾雍受封为侯的那一天,连家属都不让知道,前代的人们说起来都称赞他质朴稳重,无人能及。在东晋那种整个社会混乱衰败的时代,王朝日渐没落,全国战火四起,百姓常年惊恐不安。公元383 年,曾经消灭了前凉、前燕等六个少数民族国家的前秦皇帝符坚字永固亲自统帅百万大军,又有符融这样英姿勃发的丞相指挥精锐部队为前锋,一百万由青壮年组成的大军水陆并进,如狼似虎,浩浩荡荡,直逼江南。符坚自恃兵强将猛,还未开战,就在淝水西岸修建了一处宾馆,准备安顿被俘的晋朝皇帝。就当时秦、晋两国的军事实力的强弱而论,用鸿毛与秦山来比喻也不过分。而谢安能在这大军压境、旦夕即亡的关头,依旧泰然自若,悠闲自得,下围棋,赌别墅。五州都督桓冲提出派三千铁骑支援他,他坚决拒绝;他的侄子谢玄拟定了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给他,他阅后不置可否,围棋如故。他的这些行为许多人都不能理解。实际上对于如何破敌,如何取胜的整体构思,这时他早已成竹在胸了。象谢安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万户侯的封诰,就能让方寸大乱呢?就其度量之大、安如秦山的素养而论,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人能比得上他。』按语
南北朝时东晋与前秦符坚的淝水之战,在我国的战争史上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极其有名的战役。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时说:『..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走,后法制人,因而战胜的。』淝水之战之所以能大获全胜,全凭『论其度量,近古以来,来见其匹』的军事谋略家谢安指挥若定的儒将气量。
谢安字安石,是东晋王朝最有势力的士族。谢安自幼聪明好学,他和著名的书法家王羡之是好朋友。他们俩经常在会稽游山玩水。谢安无意于仕途,屡次谢绝举荐,但是他的才干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当时的士大夫中曾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直到四十岁时,谢安因为弟弟谢万被罢官,他考虑到谢家的权势将要逐渐衰亡,这才应大将军桓温之邀,作了桓温的司马。当时的东晋王朝因为桓温的独揽朝政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简文帝去世之后,谢安等朝臣乘桓温不在京都之机,立皇太子司马曜为皇帝,并请桓温辅政。桓温见不让自己做皇帝,十分恼火,认定是谢安等人从中作崇,恼羞成怒,于公元373 年2 月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返回建康。
桓温先将大军驻扎在城外,晋帝无奈命侍中王坦之和吏部尚书谢安前往城外迎接。桓温欲杀二人以泄愤,遂在帐后埋伏下武士。谢安进帐后,见营中戒备森严,杀气逼人,他从容就坐,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候为国戍边,而大司马你入朝,召见大臣,在帐后布置下人马,不知为了何故?』
谢安的镇定自若镇住了桓温,他赶紧令人撤走武士,并陪笑说:『我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啊!』
于是,谢安与桓温谈天说地,欢度一天,东晋王朝的政变危机才算幸免。
由于谢安的极力辅佐与谋划,东晋王朝的政权巩固了。晋帝加封谢安为中书令,后又加封侍中,总揽东晋的军政大权。
公元383 年,前秦王符坚以符融为前锋,亲自统率骑兵27 万、步兵60万南下攻晋。这支号称百万的大军,旌旗相望,绵延千里,大有把东晋捣为粉末之势。消息传来,东晋朝野震动。
当时手握军政大权的谢安可指挥的只有8 万人马。在这大军压境,人心惶惶,势如危卵的情势下,谢安在干什么呢?谁也没想到,他正一副悠闲的样子,每天依旧下棋,游山玩水。谢玄向谢安问计。谢安却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说了一句:『我早已安排好了。』谢玄以为谢安还会嘱咐一些什么,可是谢安却命谢玄坐下,要和他下一盘棋,谢玄棋艺本来比谢安高,可是由于忧虑战事而分心,他连输三局。之后,谢安又命备车马,与谢玄等诸位将领一同去山间的一间别墅,整整玩了一天才返回城里。
五州都督桓冲深为战事忧愁,向谢安提出愿派三千精骑入援。谢安态度明确地加以拒绝,告诉桓冲:『战事朝廷已有安排,兵甲无缺,你应该原地留守,加强西线的防御。』
再说符坚到了寿阳,和先锋符融登上寿阳城楼,远望东晋的军事设施。
只见东晋军队排列整齐,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符坚眼前不知不觉的模糊起来,结果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成了晋兵,回头对符融说:『没想到晋朝会有这么多的劲兵。』但他仍然命令官兵把军队拉到淝水岸边,作好交战准备。
谢玄派使者对符融说:『你们远道而来,利于速战,但你们逼近水滨妄营扎寨,这是持久战的阵势,而不是速决战的阵势。请你们把阵营向后撤退一下,在水边腾出一块空地作为战场,让我们晋军渡过淝水,再与你们决一胜负。』符坚计划把他的军队向后撒退一下,乘东晋军渡河之际,派骑兵冲杀,心想这样没有不胜的。符融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下令向后撒。谁知这一撒,秦军立刻大乱,谢玄乘机率晋军渡过淝水,攻上岸来。符融来到阵前,想压住阵脚,坐骑竟被乱兵撞倒,他自己也被攻上来的晋兵所杀。秦军失去主帅,全线溃败。晋军乘胜追杀,秦军自相践踏,尸体蔽野塞川。
前奏其他各路军队,听说前锋溃败,都调头逃跑,听到风声鹤唳,也疑心是追赶的晋军来了,昼夜不息地逃奔,依附于前秦的各少数民族也纷纷叛离,因此秦军损失十分之七八。符坚身中流矢,单骑落荒而逃。
淝水一战,晋军大获全胜。当捷报传至谢安手中时,他正在与客人下棋,只平静地看了一遍,就将其随手放在了茶几上。客人知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忙问是何消息,谢安只是淡淡地说:『孩子们终于将秦军打败了!』隋炀帝在东宫.尝谓贺若粥曰:『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其间优劣何如.』对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议曰:胆气果敢.猛将也.渊而有谋.谋将也.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议曰:奋捷矫悍.斗将也.御军齐肃.领将也.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议曰:领一偏师.所向无故.骑将也.包罗英雄.使群才各当其用.大将也.』太子曰:『善.』
白话
隋炀帝在东宫做太子时,有一次问将军贺若粥:『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被誉为良将,该怎么评价他们的优劣?』
贺若粥回答说:『杨素是猛将,不是谋将胆量过人,果断勇敢是猛将;精通兵法,胸有谋略的才是谋将。韩擒虎是斗将,不是领将斗志冲天,行动敏捷,矫健骤悍的是斗将;统帅军队纪律严明,军容整齐,雄壮肃穆的才是领将。史万岁是骑将,不是大将只能率领一支部队,作战所向无敌的是骑将;能聚集英雄豪杰,并使之人尽其才的才是大将。
隋炀帝心怀叵测地回答道:『说得好!』后来他一即位,对贺若粥非常猜忌,就借故把他杀了。故自『六正』至于『问将』.皆人臣得失之效也.古语曰:『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擒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以咸王处襁褓而朝诸候.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年五十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兑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而襄王得国.因斯而谈.夫有国者.不能陶冶世俗.甄综人物.论邪正之得失.撮霸王之余议.有能立功成名者.未之前闻.
故知量能授官.至理之德也.
白话
我们从六种『正臣』研究到隋炀帝的『问将』,目的在于总结当官的人品、业绩对国家兴衰之影响的经验。古人说:『大禹使夏朝兴旺,桀王却使之灭亡。成汤使商朝兴旺,纣王却使之灭亡。』阖庐使吴国战无不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却被越王勾践俘虏,国破人亡。秦穆公使秦国显赫于诸侯,得到了周王的封疆,秦二世却遭受了怨声载道的难民的洗劫。当皇帝的,名号、权势虽然相同,然而功过、成败却各各不同,根本原因就在于用的人各各不同。正因为此,周成王即位时虽然还不过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由于有周公的辅佐,各国诸侯照样要朝拜他;赵武灵王在五十岁上被公子成、太傅李兑围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就是由于任用了李兑这样的人;魏国因为有了公子魏无忌,被侵削的国土才一一收复;赵惠文王因为任命蔺相如出使秦国,才使秦国不敢再出兵攻打赵国;楚国因为有了申包胥去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求到了救兵,才使被吴国打败流亡他国的楚昭王回国复位;齐国因为有了田单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才使齐襄王得到王位。
总结这些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得到了国家权力的君王,如果不能领导国家移风易俗,搞好思想道德的建设,网罗、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辨别正义和邪恶的得失,综合吸取霸业和王业的经验教训,而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功成名就,永垂青史的,在历史上还从未听说有过这种先例。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根据一个人的才能授于他能胜任的职权,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