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陆澄录之格物无分动静之五

传习录作者:王阳明发布:延章

2022-5-9 00:32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译文
先生说:『各位最近见面时,为什么没有多少问题了?人不用功,都满以为已知怎样为学,只需根据已知的行动就可以了。但不知私欲一天天膨胀,象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踏实用功,就能了解道的永无止境,越究越深,一定要达到纯净洁白,无一丝一毫不透彻的境界才行。』

评析
道无止境,玄妙幽深;但道又简单明白,只要用到功夫,就能达到纯净洁白,透彻圆融的境界。可见得道在功夫。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译文
有人问:『【大学】中说知至尔后才能讲诚意。如今天理和人欲还未彻底认识,如何能用克己工夫?』 先生说:『人若踏实地连续用功,对于人心理的精妙处,就能一天天地认识,对于私欲的细微处,也能一天天地认识。如果不用克己工夫,成天唯说说而已,自己到底不能看到天理,到底也不能看到私欲。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今天的人们对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的私欲不肯摒弃,却一味忧愁不能完全知道,只讲空话,有什么好处?倒不如等到自己无私可克,再忧愁不能完全知道也为时不晚。』

评析
【大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所说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的步骤和方法,也就是『圣算』,这种『圣算』之法必须贯彻于生活的每时每刻的精妙处。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译文
有人问: 『道即为一, 古人论道常常不同, 求道是否也有技巧可言?』 先生说:『道没有方向,没有形体,不可执著。局限于文义上求道,离道就越远。如今世人说天,其实又何曾见过天?认为日月风雷是天,不行;说人物草木非天,也不行。道就是天。能认识这一点,那什么都为道。人只是凭据自己的一隅之见,认为道只是如何如何,所以道才有所不同。如果明白向心里寻求,认识了己心本体,那么,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道自古到今,无始无终,又有什么同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就知道、知天。』先生接着又说:『各位若想确切看见这个道,务必从己心上体会认识,不到心外去寻求才算可以了。』

评析
心外无道,心外无理,是阳明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从时空上看,道无始无终,如果认为道也有形体,那一定是圆,而不是线段,圆是一个整体,圆为一,道即为一;从空间上看,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又无处不道同一理,所以,古人云:无理寸步难行,有理走平天下。

问:『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译文
有人问:『名物度数,也须先行研究吗?』
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的心体,用就在其中了。倘若把心体修养得真有一个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是做什么都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这颗心,即使事先讲了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自己并没有关系,仅是一时的装饰,自然不能处事应物。当然,这并不是说根本不理睬名物度数,只是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先生接着说:『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这才是他所能做到的。例如,夔精通音乐,稷擅长种植,资质如此,他们自然这样了。成就一个人,也是要他心体完全是天理。应事物理,都是从天理上产生出现的,然后才可称「才」。达到纯天理的境界,也就能成为「不器」。就是让羲和稷改变角色,夔种谷,稷作乐,照样能行。』先生又说:『【中庸】中「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都属于「不器」。这些只有把心体修养得纯正的人才可做到。』

评析
平常人的才能只在名物度数上辨事识物,但世界上事物无终无始,无边无际,所以,人纵有千算,但具体到一个人,也只能得其有限的小算。通音乐则不能精种植,长种植则难于通音乐。圣人的才能从心体上显现天理,天理现则心体纯正,心体纯正则事理通融。小道理归大道理管,一千个小算全在一个圣算之中。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译文
『与其掘一个数顷之大的没有源泉的池塘,倒不如挖一口数尺之深的有源泉的水井,如此,水源就会常流而不枯竭。』 其时,先生正坐在池塘边,身旁有一口井,所以就用这个来比喻做学问。
有人问:『世道日渐衰微,远古时的清明气象如何能再看见呢?』
先生说:『一天即为一元。从清晨起床后坐着,还未应事接物,此时心中的清明景象,好象在伏羲时代遨游一般。』

评析
水看源头,世道看气象,清明的气象来自人心的本源。人心淳朴,气象自清明,气象清明,自然世道祥和。掘数顷无源之池,不如挖一口有源之井,是掘源还是截流,当是治国、齐家、修身都必须把握的。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
有人问:『心要追求外物,怎么办?』
先生说:『国君端身拱手,六卿各司其职,天下一定大治。人心统领五官,也须如此。如今眼睛要看时,心就去追求美色;耳朵要听时,心就去追求美声。就象君主要挑选官员,就亲自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就亲自去军营。 这样, 不仅君王的身份荡然无存, 六卿也不能尽职尽责。』 『善念萌生,要知道并加以扩充。恶念萌生,要知道并加以扼制。知道、扩充、扼制,是志,是天赋予人的智慧。圣人唯有这个,学者应当存养它。』

评析
心随五官追求外物,那么心中的和气就会受到亏损,恶念即可能由此滋生;得道的人,心能统领五官,外物变化而心中和气不会受到亏损,和气存养于心,善念自然萌生。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译文
陆澄问:『好色、贪财、慕名等心,固然是私欲,象那些闲思杂念,为什么也称私欲呢?』
先生说:『闲思杂念,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寻求本源定会发现。例如,你自信绝对没有做贼之想,什么原因?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份心思,你如果对色、财、名、利等想法,都似不做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何来闲思杂念?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自然可以「发而中节」,自然可以「物来顺应」。』

评析
闲思杂念中的善恶、是非,并不象高山和深谷,白昼和黑夜那样容易分辨。似乎明白的,又似乎不明白;好象看得清楚,又好象看不清楚。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私欲正是在这种似是而非,朦朦胧胧的闲思杂念中潜滋暗长。所以,要修君子之德,首先要防心中之贼于『未发之中』。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译文
有人请教『志至气次」的意思。
先生说:『它是指志在哪里,气也跟着到哪。并非志为极至而气为其次的意思。「持其志」,养气就在其中了。「无暴其气」,亦即保持其志。孟子为了拯救告子的偏颇,因此,才如此兼顾而言。』

评析
『持其志,养气就在其中了。』这里的『志』即指『道』,和气生于道,气和养育其志,志与气,皆在道中,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二者互为兼顾,不可偏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译文
有人问:『先儒讲道:「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这句话当如何看待?』
先生说:『不对。如此就为虚伪,做作。圣人犹如天,无往而不在,日月星辰之上是天, 地底下也是天。 天什么时候降而自处于卑下地位呢?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而化之。贤人如同高山,仅仅保持着它的高度罢了。然而,百仞之高不能再拉长到千仞,千仞之高不能再拉长到万仞。所以,贤人也未曾自引为高,自引为高就是虚伪。』

评析
周公旦说:『不如我的人,我不与他相处,因为他是拖累我的人;与我一样的人,我也不跟他相处,因为他是对我没有益处的人。』只有贤人才要跟贤于自己的人相处。历史上,君主贤明,世道太平,贤德之士必然处于上位;君主昏聩,世道混乱,贤德之士必然处于下位。 贤德之士与人相处,就象登山,登山的人站在山顶已经很高了,但向左右看,则巍巍的高山比此山更高。贤德之士已经很贤明了,品行已经很高尚了,但向左右看,还有许多超过自己的人。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译文
有人问:『程颐先生曾说过「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李延平先生则教育学生看未发之前的景象,他们二人谁正确呢?』
先生说:『都正确。程颐先生害怕学生在未发之前寻求一个中,把中当作一件东西看待,宛若我曾说的把气定当作中,因此教育学生只在涵养省察上用功。李延平先生担心学生找不到下手处,因此教育学生时时刻刻寻求未发之前的景象,让人正目所看、倾耳所听都是未发之前的景象,也就是【中庸】上讲的「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这些全是古人为教导人不得时说的话。』

评析
阳明先生认为:『中』不是物,而是学者涵养省察时的景象。君子修德,学者求学,圣人得道,乃至君主治国,都要在『圣算』中时时寻找和守定这种景象。背离这种景象,就会落于私欲的俗套。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