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三章 乾坤合同 第一节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发布:福哥

2020-6-10 01:35

    蓦然醒来,郑国眼前的一切都变了。

    宽大敞亮的青铜榻,宁静凉爽的厅堂。铺榻竹席编织得异常精致,贴身处却挨着一层细软惬意的本色麻布,老寒腿躺卧其上既不觉冰凉又不致出汗。不远处,一面蓝田玉砌成的石墙孤立厅中,恍若一道大屏,渗着细密光亮的水珠。显然,这是墙腹垒满了大冰砖的冰墙。榻边白纱帷帐轻柔地舒卷,穿堂微风恍若山林间的习习谷风,夹着一种淡淡的水草气息,虽不若瓠口峡谷的水汽醇厚,倒也清新自然。如此考究的厅堂寝室,令他这个经年奔波高山大川过惯了粗粝生活的老水工很有些不适。一抬眼,阳光隔着重重门户纱帐明亮得刺人眼目。

    『有人么?』郑国猛然坐起,一打晃立即扶住了凉丝丝的铜柱。

    『大人醒来了?』纱帐打起,面前一张明媚的女子笑脸。

    『你!是何人?』

    『小女是官仆,奉命侍奉大人。』

    『这是何地?』

    『这是大人府邸。』侍女过来搀扶郑国。

    『岂有此理,老夫何来府邸?』郑国推开侍女,黑着脸下地嘟哝了一句。

    『大人初醒不宜轻动,小女去唤太医。』

    『不用。谁是此地管事,带老夫去见。』

    『大人稍待,小女即刻唤家老前来。』侍女风快地去了。

    『这是人住的地方么?不中不中。』郑国烦躁地嘟哝着转悠着。

    正当此际,一个中年男子大步进门,迎面深深一躬:『禀报大人,在下奉大内署之命暂领府务。一俟大人觅得得力家老,在下便原路回去。』郑国正要说话,一个须发雪白的老者背着药箱又进了厅堂,身后正跟着那个明媚的侍女。郑国顿时烦躁:『老夫没病,谁也不用管!这里有没有车马?老夫要见李斯,不行就见秦王!』家老一拱手道:『李斯大人原本叮嘱好的,大人醒来立即报他。在下这便去请李斯大人。』话一落点人已大步出门。郑国看惯了秦人风风火火,知道不会误事,也不去管了。

    侍女轻步过来,低声道:『大人,这是长史署派下的住府太医。大人病情,住府太医要对太医署每日禀报。查脉换方,不费事也。』郑国无奈,只好皱着眉头坐在案前,听任老太医诊脉。认真地望闻问切一番,老太医开好一张药方,又正色叮嘱道:『大人卧榻多日,老寒腿未见发作,足证大人根基尚算硬朗。只是大人触水日久,风湿甚重,日后家居宜干宜燥宜暖爽,避水尤为当紧,切切上心为是。』郑国苦笑着点点头:『好好好,老夫知道。』离座起身便去了。

    郑国已经习惯了秦国吏员仆役的规程:但遇法度明定的职责,纵然上司或主人指责,也得依照法度做事。譬如郑国病情,老太医叮嘱不到,日后一旦出事,太医署便得依法追溯。如此,老太医岂能不认真敬事?可在郑国听来,这番叮嘱却荒唐得令人啼笑皆非。叫一个老水工不去触水,还要长年干燥爽暖,简直就是教一只老虎不要吃肉而去吃草!想归想,涉及法度,老太医尽职尽责,你说甚都是白说,只有点头了事。

    午后时分,李斯匆匆来了。

    『你个老兄弟!塞我这甚地方?老夫活受罪!』郑国当头直戳戳一句。

    『哎呀老哥哥!你可是国宝也,谁敢教你受罪!坐下坐下,听我说。』

    李斯一番叙说,郑国听得良久默然。

    原来,一出频阳盐碱滩,郑国就发起了热病。行营马队只有秦王一辆王车,郑国与大臣们一样乘马,昏沉沉几次要从马上倒栽下来。李斯总揽河渠,照应郑国与一班水工大吏是其职司所在,自然分外上心。一见郑国状况不对,李斯觉得郑国不能再在马上颠簸,欲报秦王,可王绾说秦王正在车中与蒙恬密谈。李斯稍一思忖,给王绾说了一声,便立即带一班吏员护持着郑国下了官道。进入栎阳,调来一辆四面垂帘的篷车教郑国乘坐,又请来一个老医士随车看护,这才上道疾行赶上了大队。将到咸阳,前队驷马王车突然停住,秦王带着蒙恬匆匆下车,找到李斯低声吩咐了一番这才离去。依照秦王叮嘱,李斯将郑国乘坐的篷车交给了蒙恬。蒙恬也不对李斯多说,立即带着自己的马队护送着郑国车辆离开行营大队,飞上了向南的官道。当时,李斯也是一肚子疑惑,不明就里。

    回到咸阳,李斯因尚无正式官邸,原居所又没有仆役照应,骤然回去难以安卧,被长史署安置在了咸阳驿馆的最好庭院。李斯沐浴夜饭方罢,正要上榻歇息,蒙恬却大步匆匆来了。蒙恬对李斯说了韩国问罪郑国的消息,并说斥候已经探查到韩国刺客进入秦国的蛛丝马迹,他奉秦王之命,已经将郑国送到一个该当万无一失的地方去了,教李斯不要担心。李斯一时惊愕默然,这才明白了秦王中途停车,教他将郑国交给蒙恬的原因。李斯也有些后怕,假若在自己护持郑国出入栎阳时陡遇韩国刺客,后果岂非难料?

    次日小朝会,秦王的第一道王书,便是擢升郑国为大田令,爵位少上造,府邸由长史署妥为遴选,务求护卫周全。王书颁布之后,秦王沉着脸说了一句话:『郑国是大秦国宝,是富民功臣。韩国敢加郑氏部族毛发之害,教他百倍偿还!』朝会之后,蒙恬陪同李斯去了那个『该当万无一失』的地方。一过渭水进入南山官道,一进茫茫树林中护卫森严的山林城堡,李斯立即明白,也不禁大为惊讶。李斯无论如何想不到,秦王能教郑国住在章台行宫治病。而护卫郑国者,竟然是蒙恬的胞弟少年将军蒙毅。

    旬日之后,郑国高热已退。老太医说章台过于荫凉,不宜寒湿症者久居。秦王这才亲自下令,将郑国移回咸阳官邸。李斯说,目下这座大田令官邸,地处王城之外的重臣坊区,蒙毅又专门做了极为细致的护卫部署,完全不用担心。末了,李斯兴奋地说,回到咸阳将近一月,夏田抢种已经完结,诸般国事也已摆置顺当;秦王早已经说好,大田令何时痊愈,何时便行重臣朝会,铺排日后大政方略。

    『这个秦王……难矣哉!』良久默然,郑国一声长叹。

    『老哥哥,这是何意?』李斯有些意外。

    『你我都是山东客,老夫可否直话直说?』

    『当然!』李斯心下猛然一跳。

    『你老兄弟有所不知也。』郑国很平静,也很麻木,盯着窗外明亮的阳光眯缝着一双老眼,灰白的眉毛不断地耸动着,『当年韩王派老夫入秦,曾与老夫约法三章:疲秦不成渠,死封侯,活逃秦。老夫答应了。那时,山东六国不治水,六国又有盟约,严禁水工入秦。老夫对天下水势了若指掌,知道只有秦国不受山东六国牵制,可自主治水。入秦治水,大有可为,是当时天下水家子弟的共识。然则,老夫若不答应韩王约法三章,便要老死韩国,终生不能为天下治水……』

    『老哥哥且慢,』李斯一摇手,『先说说这韩王约法。疲秦,是使命?』

    『对。使秦民力伤残于河渠,疲惫不能东出,是谓疲秦策。』

    『那,不成渠,便是不能使秦国真正成渠?』

    『对。只能是坏渠,渗漏崩塌,淹没农田,使渠成害。』

    『死封侯?』

    『假若秦国识破,老夫被杀,韩国封我侯爵,食三万户。』

    『活逃秦?』

    『若老夫完成使命而侥幸未死,当逃离秦国,到他国避祸。』

    『到他国?为何不能回韩国?』

    『韩国弱小,不能抵挡秦国问罪。老夫不在韩,韩国便能斡旋开脱。』

    『这便是说,只有老哥哥死,韩国才认你是韩人,是功臣?』

    『大体如此。』

    『厚颜!无耻!』素有节制的李斯勃然变色。

    郑国长长一叹:『老夫毕竟韩人,既负韩国,又累举族,何颜在秦苟活也!』

    『老哥哥!你要离开秦国?』李斯霍然站起。

    『老夫回韩领死,才能开脱族人。』郑国认真点头。

    『不能!那是白白送死!』

    『死则死矣,何惧之有?郑国渠成,老夫死而无憾!』

    『老哥哥……』

    生平第一次,李斯的热泪涌出了眼眶,扑簌簌落满衣襟。

    在与郑国一起栉风沐雨摸爬滚打的几年里,李斯只觉郑国是一个认死理的倔强老水工。郑国的所有长处与所有短处,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去体察。工程但有瑕疵,郑国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守在当场,见谁都不理睬,只围着病症工段无休止地转悠。但有粮草短缺民力冲突,李斯找郑国商议,郑国便黑着脸一声吼:『你是总揽!问我何来?』吼罢一声扭头便走,且过后从来没有丝毫歉意。前期,李斯是河渠令,郑国说他是总揽而不愿共决或不屑共决,李斯也无话可说。可后来郑国做了河渠令,李斯是河渠丞了,郑国还是如此吼叫,李斯心下便时时有些不耐。然则,李斯终究是李斯,一切不堪忍受的,李斯都忍受了。李斯有自己的抱负,以名士当有的襟怀容纳了这个老水工颇有几分迂腐的顽韧怪诞秉性,诚心诚意地襄助郑国,毅然承揽了郑国所厌烦的所有繁剧事务。李斯没有指望郑国对自己抱有感恩之心,更没有指望这样一个秉性怪诞的实工派水家大师与自己结交为友人。李斯只有一个心思,泾水河渠是自己的第一道功业门槛,必须成功,不能失败,为此必须忍耐,包括对郑国这样的怪诞秉性的忍耐。

    郑国寡言。除了不得不说,且还得是郑国愿意说的河渠事务,两人共宿一座幕府,竟从来没有议论过天下大势与任何一国的国事。偶有夜半更深辗转难眠,听着郑国寝室雷鸣般的鼾声,李斯便想起在苍山学馆与韩非共居一室的情形。韩非比郑国更怪诞,可李斯韩非却从来都是有话便说,指点天下评判列国,那份意气风发,任你走到哪里想起来都时时激荡着心扉。两相比较,李斯心下更是认定,郑国只是个水工,绝不是公输般那种心怀天下的名士大工。然则郑国也怪,不管如何对李斯吼喝,也不管如何对李斯经常甩脸子,但说人事,便死死咬定一句:『泾水河渠,老夫只给李斯做副手!』纵然在秦王面前,郑国也一样说得明明白白。李斯记得清楚,秦王王书命定郑国做河渠令的那天夜里,郑国风尘仆仆从工地赶回,只黑着脸说了一句话:『不管他给老夫甚个名头,老夫只认你李斯是泾水总揽,老夫只是副手!』李斯摇着头还没说话,郑国却已经大步进了自己寝室……

    今日郑国和盘托出如此惊人的秘密,李斯才电光石火般突然明白,郑国既往的一切怪诞秉性与不合常理的烦躁,都源于这个生死攸关的命运秘密。一个心怀天下水势,毕生以治水为第一生命的水家大师,既想报国又无以报国,既想治水又无从治水,既想疲秦又不忍疲秦,不疲秦则背叛邦国,疲秦则背叛良知,如此日日忧愤,该当忍受何等剧烈之煎熬?在秦国治水,郑国最终选择了水家应有的良知,宁愿背负叛国恶名;面对邦国问罪,族人命悬一线,郑国又平静地选择了回国领死,生生抛弃了一个他历经艰难深深融入其中的生机勃勃的新国家,生生抛弃了他刚刚在这方土地上建立的丰功伟业……

    如此际遇,人何以堪?如此情怀,夫复何言?

    『秦王驾到』庭院中传来长长一呼。

    『老哥哥……』李斯有些茫然了。

    『老夫之事,与你老兄弟无涉。』郑国平静地站了起来。

    年青的秦王大步匆匆地进来,郑国李斯一拱手还没说话,秦王便焦急问道:『老令自感如何?甘泉宫干爽,我看最好老令搬到甘泉去住一夏。』郑国喟然一叹,深深一躬:『秦王待人至厚,老夫来生必有报答……』嬴政骤然愣怔,一时竟口吃起来:『老老老令,这是是是何意?』李斯见秦王急得变了脸色,连忙一拱手道:『禀报君上,郑国要离秦回韩,以死谢罪,解脱族人。』嬴政恍然点头,呵呵一笑道:『此事已经部署妥当,王翦已派出军使抵达新郑,我料韩王不致加害老令一族。』李斯正要说话,嬴政已经皱起了眉头:『不对!老令纵然离秦回韩,谈何以死谢罪?老令何负韩国?』郑国摇头一叹:『泾水渠成,老夫将功抵罪,该是自由之身矣!余事不涉秦国,秦王何须问也。』嬴政的炯炯目光扫视着郑国,断然地摇摇头:『老令差矣!果真老令无事,无论回归故国还是周游天下,嬴政纵然不舍,也当大礼相送,使老令后顾无忧。今老令分明有事,嬴政岂能装聋作哑?』李斯深知这个秦王见事极快,想瞒也瞒不住,更没必要瞒,便一拱手道:『臣启君上,郑国方才对臣说过:当年老令入秦,韩王与老令约法三章,老令自感违约韩王,是有以死谢罪之说。』嬴政一点头:『老令,可有此事?』郑国长叹一声点头:『老夫惭愧也!』嬴政又倏地转过目光:『客卿,敢问何谓约法三章?』李斯便将方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鼠辈!禽兽!』嬴政黑着脸恶狠狠骂了两句。

    『秦王,容老夫一言。』

    『老令但说。』

    郑国平静淡然地开口:『老夫一水工而已,以间人之身行疲秦之策,负秦自不必说。韩王约法三章,老夫终反其道而行之,负韩亦是事实。族人无辜,因我成罪,老夫更负族人。负异国,负我国,负族人,老夫何颜立于天下?若秦王为老夫斡旋,再使秦韩两国兵戎相见,老夫岂非罪上加罪?老夫一生痴迷治水,入秦之前,毕生未能亲领民力完成一宗治水大业。幸得秦王胸襟似海,容得老夫以间人之身亲统河渠,并亲自冠名郑国渠,使老夫渠成而业竟,老夫终生无憾矣!老夫离秦回韩,领死谢罪以救族人,心安之至,无怨无悔,唯乞秦王允准,老夫永志不忘!』

    『老令……』嬴政的眼眶溢满了泪水。

    李斯心下猛然一跳秦王要放郑国走?!

    嬴政长吁一声:『老令初醒,体子虚弱,且先静养几日可否?』

    『秦王,老夫行将就木,不求静养,唯求尽速回韩。』

    『好!旬日为期,嬴政亲送老令回韩!』

    『老夫……谢过秦王。』眼见李斯目光示意,郑国终于没有再说。

    嬴政大步赳赳地走了。李斯郑国送到廊下,亲眼看见嬴政在门厅唤过少年将军蒙毅叮嘱了一阵,王车才辚辚出了官邸。郑国皱着眉头,埋怨李斯不该说出约法三章事。李斯却说,你老哥哥当真糊涂也,韩国如此没有担待,韩王又如此歹毒,李斯不说还算人么?郑国苦笑摇头,再不说话了。李斯一时把不准秦王决断,觉得如此送郑国回韩,分明便是害了郑国害了郑氏一族。心下老大过意不去,李斯便没有急着离开。李斯知道郑国不善打理,二话不说开始铺排:先唤来侍女,吩咐庖厨治膳,不要夏日生冷,只要热腾腾的秦地炖肥羊与兰陵老酒;再吩咐住府老太医的小徒煎药,到时刻便送来,他亲自敦促郑国服药;而后又亲自将冰墙与寝室诸般物事检视一遍,该撤则撤该换则换,直到合乎李斯所熟悉的郑国喜好为止。李斯按捺着重重心事,一直留在这座大田令官邸陪着郑国吃饭、服药、说话,直到暮色降临,郑国老眼矇眬地被侍女扶上卧榻。

    便在此时,少年将军蒙毅快步走来,说秦王急召李斯议事。

    李斯赶到王城书房,蒙恬、王绾与一个厚重威猛的将军已经在座了。李斯向厚重威猛的将军看了一眼,不期正与将军向他瞄来的炯炯目光相遇,心下一动正要说话,却见秦王恍然拍案起身笑道:『对也!两大员还没见过。来,认认,这位客卿李斯,这位前将军王翦。』李斯庄重谦恭地拱手作礼:『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王翦赳赳拱手:『先生总揽河渠,富国富民,富我频阳。王翦景仰先生,后当就教!』

    君臣各自就座。嬴政笑意倏忽消失,叩着书案道:『近日原当谋划长远大计,不期郑国之事意外横出,是以急召四位会商。前将军先说,韩国情形如何?』

    『臣启君上,韩王可恨!』

    王翦愤愤然一句,皱着眉头禀报了出使新郑的经过。

    原来,嬴政从泾水河渠回到咸阳,深感郑国之事牵涉甚多,不能小视,立即派快马特使给关东大营的桓龁发出了一件密书:迅速派一军使赶赴新郑,向韩王申明秦国意愿韩国向秦国派出间人疲秦,罪秦在先;韩王若能开赦郑国族人,并许郑氏族人入秦,秦国可不计韩国疲秦之恶行,否则,秦韩交恶,后果难料。桓龁接到密书,连夜与王翦商议。王翦一番思忖,觉得军中大将、司马适合做这个使节者一时难选,决意亲自出使新郑。桓龁原本也为使节人选犯愁,王翦自请,自然大是赞同。毕竟,关东一时无战,王翦又是文武兼备声望甚高的大将,王翦做军使,也能给韩王些许颜面,有利于此事顺当解决。

    然则,谁也没有料到,王翦对韩国君臣竟是无处着力。王翦车马进入新郑,先是硬生生在驿馆被冷落三日,非但无法见到韩王,连领政丞相韩熙也是闭门谢客。直到第四日午后,韩王才召见了在王城外焦灼守候的王翦。及至王翦将秦国意愿明白说完,年青的韩王却阴阴笑着一直不说话。王翦按捺住怒气正色询问:『韩王究竟意欲如何,莫非有意使秦韩交恶?』韩王却呵呵一笑:『秦为大国,韩为小邦,本王安敢玩火?』王翦冷冰冰一句:『既然如此,韩王是允诺秦国了?』韩王又阴柔一笑:『将军当知,韩国不若秦国,老世族根基深厚,本王即便允诺也是不中。果真要郑国一族离韩入秦,本王亦当与老世族商议一番,而后方能定夺。』王翦问:『韩国定夺,须要几多时日?』韩王皱着眉头一脸苦笑:『王室折冲老世族,至少也得三个月了。』王翦不禁厉声正色:『韩国若要三月之期,便得先教本将军面见郑氏一族,并得留下一支秦军甲士看护郑氏族人,否则不能成约!』韩王却只哭丧着脸:『拘押郑氏族人,乃老世族所为也。本王尚且不知郑氏族人拘押在谁家封地,如何教将军去见?』王翦眼见韩王成心推诿搪塞,本欲以大军压境胁迫韩王,又虑及因一人用兵而影响秦国对山东之整体方略,便重重撂下一句话:『果真秦韩交恶,韩国咎由自取!』愤然出了王城。此后王翦留新郑旬日,韩国君臣硬是多方回避,任谁也不见王翦。直至离开新郑,王翦只有一个收获:探察得郑氏一族拘押在上大夫段延的段氏封地。

    『欺人太甚!岂有此理!』年青秦王一拳砸在青铜大案上。

    『这个韩王,可是刚刚即位两年多的韩安?』李斯问了一句。

    『正是。』王翦黑着脸一点头。

    『这个韩安阴柔狡黠,做太子时便有术学名士之号。』王绾补充一句。

    『小巫见大巫。』蒙恬冷笑,『韩安不学韩非之法,唯学韩非之术。』

    『若非投鼠忌器,对韩国岂能无法!』王翦显然隐忍着一腔怒气。

    李斯一拱手:『将军是说,目下整体方略未就,不宜对韩国用兵?』

    『正是。先生好见识。』王翦显然很佩服李斯的敏锐洞察。

    『这是实情。』王绾的语气很平稳,『大旱方过,朝野稍安。当此之时,秦国内政尚未盘整,外事方略尚未有全盘谋划,骤然因一人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对大局有碍。』

    『然则,果真一筹莫展,也是对秦国不利。』蒙恬显然不甘心。

    『郑国倒是丝毫不怨秦国,将回韩看作当为便为之行。』李斯叹息了一声。

    『郑国是郑国!秦国是秦国!』年青的秦王突然爆发,一拳砸案霍然站起,大步走动着脸色铁青着,一连串怒吼震得大厅嗡嗡作响,『郑国固然无怨,秦国大义何存!郑国是谁?是秦国富民功臣!是韩国卑鄙伎俩的牺牲品!是舍国舍家心怀天下的大水工!是宁可自己作牺牲上祭坛,也不愿修一条害民坏渠的志士义士!韩国卑劣,郑国大义!韩国渺小,郑国至大!郑国不是韩国一国之郑国,是天下之郑国!更是秦国之郑国!郑国为秦国富庶强大,而使族人受累,秦国岂能装聋作哑?功臣不能全身,秦国何颜立于天下!嬴政何颜立于天下!秦国果真大国大邦领袖天下,便从护持功臣开始!安不得一个功臣,秦国岂能安天下!』

    偌大厅堂,寂静得深山幽谷一般。

    四位大员个个能才,可在年青秦王这一连串没有对象的怒吼中都不禁有些惭愧了,一则为之震撼,二则为之感奋。一个国王能如此看待功臣,能如此掂量国家大局与保全功臣之间的利害关联,天下仅见矣!与如此国王共生共事,生无后顾之忧矣!

    『臣等听凭王命决断!』四人不约而同,拱手一声。

    年青的秦王喘息了一声平静下来:『此事交李斯王翦,要旬日见效。』一句话说完,嬴政大踏步转身走了。蒙恬不禁呵呵一笑:『乱麻乱麻,快刀一斩,服!』王绾也红着脸一笑:『大局大局,究竟甚是大局,服!』李斯却对王翦一拱手:『此事看来只有从「兵」字入手,将军以为如何?』王翦站起大手一挥:『有秦王如此根基,办法多得很,先生只跟我走!』一句话说完,两人已经联袂出了大厅。蒙恬对王绾一笑,都是一堆事,各忙各也。蒙恬也起身走了。只王绾坐在案前愣怔良久,仿佛钉在案前一般。

    却说李斯王翦出了王城上马,立即兼程赶赴函谷关外的秦军大营。

    天色堪堪大亮,两骑飞进关外幕府。王翦将秦王一番话对主将桓龁一说,白发苍苍的老桓龁拍着大腿便是一嗓子:『鸟!好!韩安这小子,是得给他个厉害!你两个说办法,老夫只摇令旗便是!』一路之上,王翦与李斯断断续续已经谋好了对策。然王翦素来厚重宽和,更兼推崇李斯才具,此刻便一力要李斯对桓龁说出谋划对策,好教桓龁明白,是李斯奉秦王之命在主持目下这场对韩斡旋。短暂相处,李斯对王翦的秉性已经大有好感,便不再说奉王命介入之类的官话,一拱手便道:『李斯不通兵事,只一个根基:目下秦国对山东之整体方略未定,此次只对韩国,不涉他国。王翦将军与在下共谋,对策有二:其一,对其余五国明发国书,戳穿并痛斥韩国之猥琐,申明秦国护持功臣之大义,使列国无由合纵干涉;其二,三五日内猛攻韩国南阳诸城,但能攻下三五城,大事底定!』

    老桓龁立即拍案:『好主意!李斯主文,王翦坐帐,老夫攻南阳!』王翦连忙一拱手:『上将军不可不可!此事是先生与末将之事,末将如何能坐在幕府?』老桓龁哈哈大笑:『老夫不打仗,浑身痒痒!不知道么?两年大旱没动兵,老夫只差没痒死人!幕府老夫不稀罕,不教老夫打仗,老夫便不摇令旗!你两个奈何老夫?』李斯与秦军大将从未有过来往,一见这威名赫赫的白发上将军如同少年心性一般,心下顿时没底,不知如何应对了。再看王翦,却是不慌不忙道:『老将军要抢我功劳,末将让给老将军便是。』老桓龁顿时红脸:『攻得三五城,算个鸟功劳!老夫是浑身痒痒。你小子!非得老夫脱光给你看么?老夫打仗,功劳记你,赖账是老鳖!』王翦依旧不慌不忙:『自秦王去岁下令特制草药入军,老将军一日一洗,甲痒病业已大有好转。末将看,老将军还是要夺末将功劳。』老桓龁无可奈何地挥挥手:『好好好,你小子小气!要挣功劳给你!那,老夫照应粮草总归可也。』王翦还是不慌不忙:『也不行。秦王不久将要巡视大军,大营军务堆积如山,上将军岂能做辎重营将军?』老桓龁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终究又是无可奈何地呵呵一笑:『你小子老夫克星也!好好好,老夫离得远远便是。』

    入夜,李斯草拟好国书,正好王翦进帐来商定两方如何文武协同。李斯多少有些担心老桓龁掣肘,却又不好明说,只好沉吟着一句:『此事宜速决,全在文武步伐协同,上将军果真发令不畅……』王翦不禁哈哈大笑:『先生多虑也!秦人闻战则喜,个个如此。全军呼应配合,只怕老将军比你我还要上心。』李斯自然知道,持重的王翦决然不会在邦国大事上嬉闹,一时心下大是宽慰。

    次日,李斯在幕府军吏中选好五名干员,五道国书立即飞往赵魏燕齐楚。之后,李斯自带几名得力干员,秘密出使韩国,一则与王翦双管齐下,二则要察看韩国虚实,三则还想会见韩非劝其入秦。

    却说王翦亲率五万步骑精锐,同时猛扑南阳。旬日方过,李斯与五路特使尚未回程,王翦一旅已经连下南阳五城,将南阳最大的宛〔县〕城已经铁桶般围定。多年来,韩国非但对秦屡屡败绩,便是在山东六国的争战中也是多有战败屡屡割地,腹地已经支离破碎互不连接,几成一张千疮百孔的破网。南阳之地,是韩国最后风华尚存的富庶地带,一旦失守,韩国便只有新郑孤城了。秦军一攻南阳,韩国立即派出飞车特使向五国求援。奈何秦国国书在先,五国顿时气短,觉得韩国在郑国之事上太过龌龊。普天之下,哪有个不许本国间人逃回本国的黑心约法?再说,秦军关外大营距南阳近在咫尺,五国纵然有心合纵发兵,至少也得一月半月会商,纵然不会商立即发兵,至少也得旬日之后赶到,韩国一片南阳之地撑得了十天半月么?大势如此,五国只有摇头叹息了。求救无望,韩王安立即慌了手脚,当即派出特使请求秦军休战。可王翦根本不理睬,只挥动大军包围宛城,声称韩国若不送郑氏族人入秦,秦军立即灭韩!

    李斯回程之日,韩国丞相韩熙已经亲自将郑氏族人数百口送到了秦军幕府。

    万般感慨之下,李斯立即知会王翦退兵。

    秦王接到快报,下书内史郡郡守毕元:在郑国渠受益县内,任郑氏族长选地定居,一应新居安置所需全部由国府承担。李斯将一应事务处置完毕,遂星夜赶回咸阳,尚未晋见秦王,先赶到了大田令府邸。李斯将诸般经过尚未说完,郑国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当夜,李斯还是没有回驿馆,陪着郑国整整说叨了一夜。郑国反复念叨着一句话:『老夫治水一生,阅人多矣!如秦王秦国这般看重功臣者,千古之下不复见矣!』次日清晨,李斯要陪郑国到下邽县抚慰族人,郑国却断然摇头:『不!老夫立即到官署任事,立即草拟水法。既为秦国大田令,老夫岂能尸位素餐!』

    正在此时,家老匆匆进来禀报:中车府轺车在车马场等候,专门来接李斯。中车府是专司王室车马的内侍官署,派车接送官员自然是奉秦王之命。李斯当即向郑国告辞,疾步出府,在车马场上了高高伞盖的青铜轺车辚辚而去。

    轺车出了官邸坊区,没上王城大道,却绕过王城直向北门驶去。李斯不便公然询问,心下却不禁溢出些许郁闷。轺车向北,不是去北阪,必是去太庙。便是说,此行未必定然是秦王召见,纵然是秦王召见,也多半不是大事正事。毕竟,秦王只要在咸阳,议政从来都是在王城书房的。李斯目下最上心者,是自己这个客卿之身究竟落到哪个实在官职上?河渠事完,后续事务已经移交相关官署,李斯这个客卿便虚了起来。回咸阳两月有余,上下忙得风风火火,除了擢升并安置郑国,朝会始终没有涉及人事。虽然李斯明白,郑国已经做了大田令,秦王绝不会闲置自己于客卿虚职,然真章未见,心便始终悬着。

    『客卿,敢请下车。』

    驾车内侍轻轻一声,李斯蓦然回过神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