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1 19:00
禮是什麼?禮的起源在哪裡?禮是怎樣產生的?要弄清這些問題,必須從歷史及典籍中尋找答案。
物畜然後有禮
〖管子·牧民〗云:『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太史公司馬子長司馬遷更補充道『禮生於有而廢於無。〖史記·貨殖列傳〗』
的確,禮必定是解決衣食問題後才能興起,但這僅僅是興起禮的物質條件。古代許多文明都跨過了『倉廩』、『衣食』這道門檻,但其後,並不是每個文明都興起禮儀,甚至有的民族在解決衣食之需後,變的更具有侵略性、野蠻性。為何只有華夏民族如此推崇禮儀,並被公認為『禮儀之邦』?其主要因素,在於華夏古典人文精神。
華夏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四大文明共同之處在於:皆是『原生文明』。什麼叫原生文明呢?就是族群面對自然界,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積累經驗,獨自發展起來的文明體系,其主體架構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小。原生文明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使用象形文字。古埃及聖書文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皆是象形文字。對比古埃及文字和甲骨文,會發現許多字如此相似,因為即使相隔萬里,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印象是相同的。而現代字母文字的源頭是古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起源於地中海沿岸腓尼基商人的記賬符號,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另起之枝葉。古希臘和古羅馬則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礎上,創造出希臘字母及拉丁字母,相應地叫次生文明。
原生文明有兩項特點:一是自然崇拜,二是注重人文積累及傳承。正因為這兩項特點,原生文明才能積累、發展起來,否則必然難以進步,甚至退化。〖禮記〗曰:『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正是在這樣的人文基礎上,華夏文化不斷積累、傳承。可惜的是,其它原生文明皆在戰爭與動亂中消亡了。
禮始於原始孝道
〖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然後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氣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嚮,皆從其初。』
上古禮的產生,始於飲食,那時人們尚未發明陶器,將穀物、小豬置於石頭上焙烤,鑿地當酒尊尊:飲酒器,雙手捧起來飲,用土塊當鼓槌,壘土當鼓,並認為用同樣方式,亦可禮敬『鬼』、『神』。
等到他們死去,其家屬就上到屋頂向北方高喊:『皋,某復。喂!某某回來吧!』招魂之後,將生稻、生米含於死者口中,送葬時,用草葉包著熟食作為祭品送他上路。如此向天上招魂,在地下埋葬,肉體入之於地,靈魂升之於天,所以死者頭皆朝北,生者皆向南。皆用古人初始之儀。
上古時代,人少而禽獸多,如此生存條件下,人們必須注重文化、知識、技能的積累,因為只有積累、傳承,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能力。積累、傳承,促使人們必然要尊敬父母、長輩,因而產生最初的孝道。而後起的文明,則可以向先前的文明學習。
孝道的產生,使子女必定要為父母做些奉食、倒水酒等諸事。久之,恭敬之心更深。認為若父母去世後即成為『鬼』後,依然可以奉食、倒水酒於靈位或墳墓前,以表達孝心,最初的祭祀之禮即由此而生。直至現代,不論中外,人們緬懷親人的方式,仍是獻物品至墳或靈位前。不同的是,傳統中國人獻的是衣食之物,歐洲人獻的是花。
親人剛去世時,不免有悲戚挽留之情,所以到屋頂等高處高喊『皋,某復。』,希望將死者鬼魂重新召回來,從中原地區來看,北方寒冷,屬幽陰,南方炎熱,屬明陽。所以安葬死者的方式,是頭朝北,以示歸於幽陰。這便是最初的喪禮。
鬼,是指人去世後的狀態。
〖說文解字〗:『人所歸為鬼』
〖禮記·檀弓下〗:『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
先秦時期,人們認為,人死後重新回到了未出生前的狀態,所以叫鬼,即『歸』之意。骨肉等物質組成,源於土地,死後重歸土地,也是自然循環。靈魂,亦即精神、意志等,則像氣一樣升騰、發散於天地之間。『鬼』的字形,便是描繪的這個場景。
自左至右分別是鬼字的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至於將『鬼』認為是害人的『厲鬼』,則是由於魏晉之後受宗教及民間志怪故事影響的緣故。
孟子亦對喪禮之源作過論斷:
〖孟子·騰文公上〗:『孟子曰: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孟子認為:也許上古時代曾經有不安葬父母親者,僅僅將遺體丟在山溝裡。他日經過那裡,只見狐狸在撕食屍體,蚊蠅叮咬屍體。因此痛心而流汗,慚愧而不敢正視。流汗,是內心的愧疚表露於面目。於是回去拿鋤頭土畚將屍體掩埋。若掩埋屍體確實是對的,那麼,孝子仁人安葬自己的父母親也必定符合道理。
最初的人類並沒有要掩埋親人遺體的觀念,孟子的推斷,完善的闡釋出為何要安葬親人遺體。由此,可斷定喪禮的興起,是由孝道而延伸。
金文中的『禮』字
禮字,左邊為『示』,在文字訓詁學中,左邊為『示』的字,都與祭祀有關,〖說文解字〗引〖周易·繫辭上〗曰『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說明『示』是上天顯示給人的吉凶徵兆。右邊為『豊』,下部的『豆』,本義為容器,上部為容器中的貢品。表示以向上帝或祖先獻祭供奉。容器中的貢品,有人認為是玉,有人認為是穀物。玉含有道、德、仁、義、禮、智、忠、信、樂等喻意;穀物表示對農神及農業的敬重。不論貢品是玉還是穀物,皆是表達崇敬之心。
禮起於風俗
〖漢書·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
〖說文解字〗云:『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虫同「虺」』。萬物因受春風而復甦,引申之意,人類生活亦因『風』而動。故因自然環境而成之習謂之風;隨他人好惡及習性而成之習慣,謂之俗。此處可以總結兩點:一、風俗是人類社會必有的。各地域、民族的獨特文化,皆是其風俗所成;二是風俗有顯著地域特點,不同地域,受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風俗必不同。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人們積累起豐富的經驗。由於地理、氣候、人文等差別,不同的族群在各自特定的環境中生活,久之,自然形成各異的習俗。
〖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
金文中的『夏、夷、蠻、戎、狄』五字
地域、氣候等自然環境的不同,必然造成生活習俗的不同。『夷』、『蠻』、『戎』、『狄』四字,是對四方不同族群生活及其環境的形像表達。與四方相對,『中國』之人曰『夏』。金文中的『夏』,是雙手扶犁耕作的會意。『夷』,是『人』背負『弓』,表明東方之人善於射箭;『蠻』,上部兩側為『糸』,表示繩索,中間的『言』,大概是由繩索捆綁固定的木架結構,亦或指人在上面言語。表示人在木構建築上居住,下面是『虫虺』,即蛇,表明南方蛇較多,人們要住在搭建的高臺上。現今一些南方少數民族仍然是這樣居住。『戎』,本意指兵器,表明西方之人經常戰爭,周王朝立國前後,長期受到來自西戎的軍事威脅。『狄』,左邊一個動物,右邊一堆篝火,形像的表明北方遊牧的生活方式。
遊牧、打獵、戰爭,以及多蛇蟲之害,生活皆不穩定。衣食難有穩定保障,甚至人們要經常遷徙,此類民俗基礎上,難以形成系統的禮儀。而只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夏』人,有條件在自身民俗的基礎上,制定出系統、規範、完善的禮。所以,禮是風俗昇華而成,本亦是風俗,但又不是普通的風俗。是更加文明、進步,並能澤被四方的『風俗』。
風俗昇華為禮,要以道、德、仁、義為標準,進行『損』、『益』。比較野蠻、愚昧之風俗,必然要去除,比如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治理了當地用少女獻祭河伯的陋俗。一些文明、進步的風俗,則要強化、增加,比如尊老敬賢之風,古代有『鄉飲酒禮』,由各鄉大夫等地方長官操辦,目的是尊敬一鄉之老者、賢者,並由此形成普遍的尊老之風。
風俗一旦昇華為禮,則成為通行的行為規範,它與道德相關,若違背,則會受到輿論道德的譴責,故曰:『無禮則敗常亂俗』。
華夏與其它民族一樣,逐步由蠻荒進入文明。這個過程,就是文化一點點積累,形成民俗,再昇華為禮的過程。
〖禮記·禮運〗: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
『作其祝號,玄酒以祭,薦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與其越席,疏布以冪。衣其瀚帛,醴醆以獻,薦其燔炙,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是謂合莫。』
『然後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鉶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上古之時,未有宮室房屋,人們冬季壘土窟而居,夏則堆柴為窠而住。不知火化食物,生食草木之果實,鳥獸之肉,茹毛飲血。無麻絲以制衣服,穿鳥獸之羽、皮。
後世聖人作起,教人修治火具,制範鑄金,調合泥土。以此來制作臺榭、宮室、牖戶;以炮制燒烤食物,制作醴酒醋漿,治麻絲以為布帛,以制衣冠。進而以此方式來給養生者,禮敬死者,事奉鬼、神、上帝,皆是仿古之初,以示不忘本。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概猶此也。此祭禮之所以成也。
故當祭祀時,玄酒置於室,醴醆皆為酒名置於戶,粢醍奉於堂,澂酒置於下。陳設犧牲祭品,備置鼎俎食器,陳列琴、瑟、管、磬、鐘、鼓以奏樂,修祝嘏以禱告。以此迎降上帝、神靈及先祖。以此祭祀之禮,正君臣之義,篤父子之親,睦兄弟之合。以齊上下之心,定夫婦之所歸。此謂承天之福禄。
作祝辭以告鬼神,先獻祭以玄酒,後薦以犧牲之血毛,再以俎獻生肉,然後獻以熟排骨。主人、主婦親踐蒲席,以疏布粗布為冪蒙蓋祭品。服祭服,獻以醴、醆,薦上燔肉炙肝。主人與主歸交替進獻,以嘉善祖先之魂魄,以慰藉祖先靈魂之寂寞。
然後取回獻祭之腥、殽,置於鑊中合烹。犬豕牛羊之肉,分類放於簠、簋、籩、豆、鉶、羹中。以祝辭表達孝心,以嘏辭表達感恩之心。是謂『大祥』,此即為禮之大致。
現代考古歷史學,也揭示了人類從生食到熟食,從茹毛飲血,到文明進步的過程。正因華夏民族『不忘其所由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將這些歷史記憶代代流傳至今。而其它民族大多將人類文明的發展歸結於神話。
由上段〖禮記·禮運〗所述可知,禮之所成,是祖先感於天地及父母生養之恩,故在孝道及『事死如事生』之道義上,發展而成,本為赤誠之心所致。這些,皆源於華夏的人文、風俗。良好的風俗,不僅值的推廣,甚至能直接吸引民眾主動學習。
〖論語·顏淵〗:『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孔子比喻:『君子之德就像風,百姓之德就像草,草遇到風,必然隨風而動。』意謂良好的美德,必然被大眾廣泛學習,直至今天,有美德之人、事,仍然會被大眾讚揚。
〖詩經〗中有〖國風〗,正是十五個國家廣為傳頌的民歌,被當時的政府蒐集錄入〖詩經〗中,以便更廣泛的傳頌,教化百姓。東漢儒者鄭康成介紹〖國風〗之『風』曰:
〖毛詩正義·鄭氏箋〗:『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其意即謂用〖詩經〗教化,以禮立身處事,以樂養性情。
禮源於社會管理
〖禮記·樂記〗: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人初生時,未有情欲,靜稟於自然,這是天性。然心本雖靜,感於外物,心遂物動,是性之所欲也。外物繁多,會意之物則愛好,不會意之物則嫌惡,好惡之心由此生矣。有好惡之心形之於外,則必有所分別。若好惡之心不據道理禮以反省對錯,必然放縱情欲、行為,如此,則天生而靜之情性亡失。
外物繁多,故其感觸內心之力無窮。若人之好惡之心無節制。則內心及行為必被外物所誘導。內心被物所誘導,必因追求物質而放縱性情及欲望,從而會完全泯滅天生清靜之性,而窮極個人貪欲嗜好。此風若起,必然有人施奸詐以欺騙愚鈍者;膽大者欺負膽小、弱小者;疾病患者無人照顧、治療;年老、年幼及孤獨無助的弱勢群體,將無人照顧、理會。如此,必然亂象叢生。
所以先前聖王製作禮、樂,使人們有所節制。用衰麻哭泣之喪禮,節制人們喪親哀痛之心。使哀痛之心不足者,不至於不哀泣親人,使哀痛之心過度者,不至於哭壞身體。用鐘、鼓、干、戚來表演音樂、舞蹈,引導和抒發人們安祥和快樂之情。用婚姻及冠笄之別,引導人們男女有別,用射、鄉食饗之禮儀,管理人們的交際,以防人與人之間發生侵犯權益的事。禮可以節制民眾的好惡之心,樂可以引導、抒發民眾的心情;政令用來管理民眾行為;刑律用來防止個別作奸犯科者。禮、樂、刑、政這四樣事能做到通達,相互協調配合,不相悖逆,則王道就具備了。
這裡要解釋一下『王』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凡王之屬皆从王。李陽冰唐代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所以,典籍中的『先王』,指的是參通天、地、人三才之道者,民眾推選其為領袖,名曰『王』。『王道』,指的是達到天、地、人三才相互和諧統一之道,若治理天下達到『王道』,便是『天下大治』,即今之所謂『和諧社會』。
荀子亦對禮之所成有所論述:
〖荀子·禮論〗:『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儀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
荀子所論,與〖禮記·樂記〗中所述大意相同,先聖先賢皆以此義制訂禮儀。究其緣由,禮的作用,是使人們有所節制,不會因過度追求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從而使社會能夠和諧、穩定、長期的發展。
另一方面,社會要統一調度,偕同合作,必然需要統一的管理。在這個前提下,古巴比倫選擇用法律管理,古印度用宗教管理,而華夏先祖選擇用禮樂來教化民眾,然後用政令統一調度,用法律來作為補充,以懲治個別作奸犯科者。孔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華夏的管理,更具人文精神。歷史亦證明,華夏先祖的管理更長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