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漢書 作者:班固,顏師古發布:華夏士子

漢書全文在線閱讀_漢書原文及翻譯

紀傳 已完結 正史 歷史 漢朝 紀傳體 註疏 校勘 註解 二十四史 155萬字數 37萬閱讀

此本【漢書】,實則是【漢書注】,東漢班固著【漢書】,隋唐顏師古作注。【漢書】原以敘傳置於最後,而又概述本書之綱目,因此,爲方便讀者閱讀理解,本電子書將之置於最前,讀者在閱讀【漢書】之前,先閱讀敘傳,即有利於對全書有總體的內容認知。
本電子書以漢川草廬版【漢書】爲基本,部分參校汲古閣十七史本【漢書】,部分參校中華書局版【漢書】。校訂工作,除文字(主要是偏僻字)補正,其次是標點,爲了避免閱讀疲勞、培養讀者文言文閱讀能力,全文採用點號,並修正了部分句讀失誤的地方。
排版上,以汲古閣本的模式爲主,即注文跟隨於原文之後,並以不同字體、顏色將原文與注文區別開,一些校勘文字亦以獨有顏色顯示,以避免與注文、原文混淆;這樣排版的好處是,讀者在長期閱讀的過程中,能逐步形成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漢書】作爲中國正史著作『前四史』之一,其內容對於讀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這個吸引力的引導之下,讀者堅持閱讀注文原文混排的作品,其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會在短期內得到大幅提升。但由於校訂時間的緊迫性,肯定有不盡完善的地方,希望讀者不吝指出。
在顏師古注【漢書】以前,已經有多家注本,如服虔、應劭、晉灼、瓚、蔡謨等,師古在作注時,也參考,並採用了部分其認爲中肯的註解。師古注本【漢書】,在音義上對一些難解字辭注了訓詁,在文義上也多有註疏,在歷代都得到學者的肯定及採用。
顏師古在參酌前人註解時,其甄別辦法對各家有所不同。用師古自己的話來說,『泛說非當,蕪辭競逐,苟出異端,徒爲煩冗,祗穢篇籍,蓋無取焉』,『凡舊注是者,則無間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隱』。例如第五十一卷的【鄒陽傳】,其中『有白頭如新』,只用了孟康註:『初相識至白頭不相知。』這個註解深刻透徹,因此師古不再多加註解。而像第五十七卷下,【司馬相如傳】中的文句『罔若淑而不昌,疇逆失而能存』,應劭的注未能透徹文意:『罔,無也。若,順也。淑,善也。疇,誰也。』師古則對文意做了註疏:『言行順善者無不昌大,爲逆失者誰能久存也。』

版權聲明

本站所有資料(如電子圖書、文章等)均來自網絡,由網友上傳,本站僅提供存儲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部分資料僅向VIP會員(向本站捐贈一定金額可獲贈相應VIP用戶組權限)開放,目的是避免經發布者校訂修正補漏過的資料被粗濫分發,保護髮布者權益,與資料價值無關,本站並未直接通過任何與相關資料價值有關的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本站所有資料僅限用於學習研究用途,不得用於商業用途;所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及版權商所有,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如有任何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權益之處,請聯繫我們,以便立即屏蔽、刪除!詳情請點擊:版權聲明

最新章節

高平師師.惟闢作威.圖黜凶害.天子是毗.鄧展曰:『師師.相師法也.』師古曰:『尚書洪範云「惟闢作威」.言威權者.唯人君得作之耳.詩小雅節南山之篇曰:「尹氏太師.惟周之氐.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毗. ...

班固,生於公元32年,卒於公元92年,字孟堅,是東漢時扶風安陵人,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咸陽市。班固自幼通熟經詩,十六歲就入太學,曾任中護軍、左中郎將,隨竇憲北伐並大敗匈奴,後因竇憲謀反連坐,卒於獄中,班固是東漢時期的史學家,主要成就是編撰【漢書】、【白虎通義】,其中【白虎通義】的對於中國學術史有一定的貢獻,將讖緯神學從宗教性質,發展爲學術、法典化。 顏師古,名籀,字師古,生於公元581年,卒於公元645年。一生歷經隋唐兩代,是當時雍州萬年人,亦即今日的陝西省西安市。是【顏氏家訓】(收錄於本站【名人家訓】)作者顏之推的孫子,深得祖輩嚴正學術態度的薰陶,也繼承了家學的風氣,成就側重於文字學、文獻校勘。顏師古對【漢書】有深入的研究,其【漢書注】得到歷代的肯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