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周公旦 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稱爲周公。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武王死後又平定『三監』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還政成王,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在當時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國家勢力擴展至東海。後建成周洛邑,作爲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 【周禮注】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遊學歸里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爲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以古文經學爲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爲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後人紀念其人建有鄭公祠。 【周禮疏】賈公彥 賈公彥(生卒年不詳),唐州永年(今河北邯鄲市東北)人。唐朝儒家學者、經學家、【三禮】學專家。官至太常博士,撰有【周禮義疏】五十卷、【儀禮義疏】四十卷。賈公彥精通【三禮】,【周禮義疏】即是由其負責編撰。他選用鄭玄注本十二卷,匯綜諸家經說,擴大爲【義疏】五十卷,體例上仿照【五經正義】。【儀禮義疏】也是由賈公彥等編撰,採用北齊黃慶、隋朝李孟愆兩家之疏,定爲今本,依鄭玄之注。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