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天地第十二(一)

庄子集释作者:郭庆藩发布:懋基

2020-10-5 22:38

外篇天地第十二

以事名篇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

均於不為而自化也

夫二儀生育.覆載無窮.形質之中.最為廣大.而新新變化.其狀不殊.念念遷謝.實惟均等.所謂亭之也.故云天地與我並生

『天地』.釋名云:天.顯也.高顯在上也.又坦也.坦然高遠也.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禮統云: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易說云:元氣初分.清輕上為天.濁重下為地

一以自得為治

夫四生萬物.其類最繁.至於率性自得.斯理唯一.所謂毒之也.故又云萬物與我為一

『其治』直吏反.注同.下官治並注亦同

天下異心.無心者主也

黔首卒隸.其數雖多.主而君者.一人而已.無心因任.允當斯位

『人卒』尊忽反

以德為原.無物不得.得者自得.故得而不謝.所以成天也

原.本也.夫君主人物.必須以德為宗.物各自得.故全成自然之性

『君原』.原.本也

任自然之運動

玄.遠也.古之君.謂三皇已前帝王也.言玄古聖君.無為而治天下也.蓋何為哉.此引古證今.成天德之義也

一.趙諫議本已作止

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一〇.淵靜而百姓定一一.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一二.無心得而鬼神服一三.』

無為者.自然為君.非邪也

以虛通之理.觀應物之數.而無為因任之君.不用邪僻之言者.故理當於正道.◎家世父曰:言者.名也.正其君之名.天下自然聽命焉.故曰名之必可言也.一衷諸道而已矣

『非邪也』似嗟反.本又作為

各當其分.則無為位上.有為位下也

夫君道無為.而臣道有事.尊卑勞逸.理固不同.譬如首自居上.足自居下.用道觀察.分義分明

官各當其所能則治矣

夫官有高卑.能有優劣.能受職則物無私得.是故天下之官治也

無為也.則天下各以其無為應之

夫大道生物.性情不同.率己所以.悉皆備足.或走或飛.咸應其用.不知所以.豈復措心.故以理遍觀.則庶物之應備

萬物莫不皆得.則天地通

通同也.同两儀之覆載.與天地而俱生者.德也

道不塞其所由.則萬物自得其行矣

至理無塞.恣物往來.同行萬物.故曰道也

使人人自得其事

雖則治人.因其本性.物各率能.咸自稱適.故事事有宜而天下治也

技者.萬物之末用也

率其本性.自有藝能.非假外爲.故真技術也

『技也』其綺反.注.下同

夫本末之相兼.猶手臂之相包.故一身和則百節皆適.天道順則本末俱暢

兼.帶也.濟也.歸也.夫藝能之技.必須帶事.不帶於事.技術何施也.事苟失宜.〔技〕便無用.〔雖〕行於義.不可乖德.雖有此德.理須法道虛通.〔雖〕曰虛通.終歸自然之術.斯乃理事相包.用不同耳.是故示本能攝末.自淺之深之義

一〇

夫兼天所以無爲.兼道所以無欲.故古之帝王養畜群庶者.何爲哉.蓋無欲而蒼生各足.無爲而萬物自化也

一一

一人垂拱而玄默.百姓則比屋而可封.故【老經】云我好靜而民自正

一二

一.道也.夫事從理生.理必包事.本能攝末.故知一.萬事畢.语在【西升經】.莊子引以爲證

『記曰』書名也.云老子所作

一三

一無爲而群理都舉

夫迹混人間之事.心證自然之理.而窮原徹際.妙極重玄者.故在於顯則爲人物之所歸.處於幽則爲神鬼之所服

一.闕誤引江南古藏本.此二句作故通於天者道也.順於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義也

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故執德之謂紀.德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一〇.不以物挫志之謂完一一.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一二.沛乎其為萬物逝也一三.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一四.不利貨財一五.不近貴富一六.不樂壽.不哀夭一七:不榮通.不醜窮一八.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一九.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二〇.顯則明二一.萬物一府.死生同狀二二.』

有心則累其自然.故當刳而去之

夫子者.老子也.莊子師老君.故曰夫子也.刳.去也.洒也.虛通之道.包羅無外.二儀待之以覆載.萬物得之以化生.何莫由斯.最為物本.歎洋洋之美大.以勗當世之君王.可不法道之無為.洗去有心之累者邪

『夫子』.司馬云:莊子也.一云:老子也.此兩夫子曰.元嘉本皆為別章.崔本亦爾.『覆載』芳富反.『洋洋』音洋.又音詳.『不刳』口吳反.又口侯反.崔本作軒.云:寬悅之貌.『而去』起呂反

不為此為.而此為自為.乃天道

無為為之.率性而動也.天機自張.故謂之天.此不為為也

不為此言.而此言自言.乃真德

寂然無說而應答無方.譬縣鏡高堂.物來斯照.語默不殊.故謂之德也.此不言而言者也

此任其性命之情也

慈若雲行.愛如雨施.心無偏執.德澤弘普.措其性命.故謂之仁也

萬物萬形.各止其分.不引彼以同我.乃成大耳

夫刻彫眾形.而性情各異.率其素分.僉合自然.任而不割.故謂之大也

玄同彼我.則萬物自容.故有餘

夫韜光晦跡.而混俗揚波.若樹德不異於人.立行豈殊於物.而心無崖際.若萬頃之波.林藪蒼生.可謂寬容矣

我無不同.故能獨有斯萬

位居九五.威誇萬乘.任庶物之不同.順蒼生之為異.而群性咸得.故能富有天下也

德者.人之綱要

能持已前之德行者.可謂群物之綱紀也

非德而成者.不可謂立

德行既成.方可立功而濟物也

一〇

夫道非偏物也

循.順也.能順於虛通.德行方足

『循』音旬.或作脩

一一

內自得也

挫.屈也.一毀譽.混榮辱.不以世物屈節.其德完全

『挫』作臥反

一二

心大.故事無不容也

韜.包容也.君子賢人.肆於已前十事.則能包容物務.心性寬大也

『韜』吐刀反.廣雅云:藏也.◎俞樾曰:郭注未得事字之義.事心.猶立心也.言其立心之大也.禮記郊特牲篇鄭注曰:事.猶立也.釋名曰:事.倳也.倳.立也.並其證也.如郭注.則是心足以容事而非事心矣.呂氏春秋論人篇.事心乎自然之塗.亦以事心連文.義與此同.足證郭注之誤

一三

德澤滂沛.任萬物之自往也

逝.往也.心性寬閒.德澤滂沛.故為群生之所歸往也

『沛』普貝反.字林云:流也.『物逝』崔本逝作啟.云:開也.『滂沛』普旁反

一四

不貴難得之物

若如前行.便是無為.既不羨於榮華.故不貴於寶貨.是以珠生於水.不索故藏之於淵.金出於山.不求故韜之於岳也

一五

乃能忘我.況貨財乎

雖得珠玉.尚不貪以資身.常用貨財.豈復將為利也

一六

自來寄耳.心常去之遠也

寄去寄來.不哀不樂.故外疏遠乎軒冕.內不近乎富貴也

『不近』.附近之近

一七

所謂縣解

假令壽年延永.不以為樂.性命夭促.不以為哀

『不樂』音洛.『縣解』上音玄.下音蟹

一八

忘壽夭於胸中.況窮通之間哉

富貴榮達.不以為榮華.貧賤窒塞.不以為醜辱.壽夭〔尚〕不以措意.榮辱之情.豈容介懷

一九

皆委之萬物也

光臨宇宙.統御天下.四海珍寶.總繫一人而行.不利貨財.委之萬國.豈容拘束入己.用為私分也

二〇

忽然不覺榮之在身

覆育黔黎.王領天下.而推功於物.忘其富貴.故不以己大而榮顯也

『不以王』于況反.下王德並同

二一

不顯則默而已

明.彰也.雖坐汾陽.喪其天下.必也顯智.豈曰韜光也

二二

蛻然無所在也

忘於物我.故萬物可以為一府.冥於變化.故死生同其形狀.死生無變於己.況窮通夭壽之間乎

『蛻然』始銳反.又音悅

一.闕誤引張君房本藏作沈

二.趙諫議本已作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