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静夜思(李白)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孙洙发布:休竹客

2022-8-10 01:28

李白西元七零一年 ~ 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井口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一、供人睡卧的家具,【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郑玄笺:『男子生而卧于床,尊之也。』;二、古代坐具,【礼记‧内则】:『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陈澔集说:『床,【说文】云:「安身之几坐。」非今之卧床也。』;三、安放器物的支架、几案等,唐‧杜牧【郡斋独酌】诗:『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四、井上围栏,唐‧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轤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王琦汇解:『床,井栏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疑:好像。
举头:抬头。
赏析一看到这首诗就忍不住念出来,可见这首诗有多么的深入人心。想来在诗仙李白的诸多诗句中,这首静夜思最令人熟悉,也最是脍炙人口。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着家乡。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月光满照的静夜中,有感而发或突如其来的思绪亦或愁思。远在他乡,因为各种原因久留无法回归,于是在这么一个月色清冷的夜晚,思乡之情就由感而发。明月意味着团圆和圆满,但他一个人远离家乡,此情此景心头就难免泛起波澜。月明之夜,月色如霜,很映景的就引出了诗人的乡愁。『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之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白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一个冷的意思,由此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深化了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经清醒,他看着窗外的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状态,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以及熟悉的山水草木,还有那诸多往事,一个『思』字便包含了一切。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过多的想象,更没有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口吻,写客居他乡望月思乡,不得归的怅然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月冷霜白,是清秋时节;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诗人深夜难以成眠、借月思乡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铺到床前,是秋意深凉。诗人恍惚之间竟真的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霜,秋意浓浓;可是再细看,原来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又倚窗而望,天上明月皎亮,夜空澄净,静夜之中,自然而然的就升起了乡愁,相念起家乡。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一系列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朴素。它的内容单纯,但同时却又是丰富无比,能引发人的联想。它很容易理解的,用最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了他的感情。诗句无工匠之雕琢,浑然天成,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