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孙洙发布:休竹客
2022-9-14 11:25
李益约七五零年至八三零年,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注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译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注释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赏析这是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前两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