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赤壁(杜牧)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孙洙发布:休竹客

2022-9-30 22: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途经赤壁故址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时,有感于三国时期英雄迭荡起伏的故事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第一二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有着浓厚的怀古意味,第一句用沉没泥沙中的断戟,虽经历数百年仍未销蚀锈坏描画出了当时战场的残酷和惨烈,以及那个动乱纷云的年代。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写了赤壁之战的结局,并做了延伸。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打败了曹操,也成就了周瑜的英雄之名。因为决定这次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东风』,故诗人就把『东风』当成议论的焦点。同时又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没有『东风』,那么结果是不是就会不同?即曹操大获全胜,东吴不但战败丧失政权,而且连大小二乔也会被曹操抢去?历史上,曹操觊觎二乔是众所周知的事。
虽说这是一种假设的说法,但也正因为杜牧的这一假想,引起后世许多诗家的议论和指责,如宋人许凯在其【彦周诗话】中讥笑杜牧是『措大知识分子不识好恶』,『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纪晓岚也说:『杜牧讥公瑾之幸成,自是僻论』【唐诗三百首注疏】引;王尧衢也说:『此诗似有不足周瑜处。』【古唐诗合解】;但杜牧自身是如何想的,谁也不知道。
咏史怀古之作,一忌只叙史事而不表达己意,二忌表达已意而大发议论,前者近史而不类诗,后者是诗而太直露。杜牧此诗的妙处正在于表达己意却隐而不露,谢枋得说:『后二句绝妙。众人咏赤壁,只善当时之胜;杜牧之咏赤壁,乃忧当时之败。此是无中生有,死中求活,非浅识可到。』【唐诗绝句注解】杜牧确实是一反历来人们歌颂周瑜的旧套,别出心裁地从反面设想周瑜失败后的情景,形象生动,议论精辟,正如贺贻孙在【诗笺】中所说:『牧之借』铜雀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藉,增人百感,此正风人巧于立言处。』杜牧末二句的议论,的确是『风华蕴藉』,『巧于立言』,充分显示了其诗人气质和过人的才华。但是杜牧为什么不议别事,只『嘲赤壁之功出于侥幸』呢?这就必须联系杜牧的思想来加以说明了。在杜牧看来,火烧赤壁的成功,只不过是偶然得之于天助。
一首绝句,借物兴叹,化实为虚,前叙后议,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诗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尤其是末二句的议论,不仅『风华蕴籍』,而且『用意隐然』。既不落一般咏史怀古之作的老套,也避免了直议纵抒的锋芒毕露和牢骚太盛,更以独特而成功的艺术处理使读者于轻松愉快之中感受诗人的情怀,体悟艺术的魅力。杜牧不愧是聪明绝顶的诗人,此诗不愧为传颂千古的佳构。

杜牧西历八零三年至约八五二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