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宋代)

古诗词文(中小学教材)作者:古典诗词发布:延章

2022-11-26 17:40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qiǎng说愁。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注释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强:勉强地,硬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huán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注释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参考资料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56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3、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72-1573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