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

古诗词文(中小学教材)作者:古典诗词发布:延章

2022-11-30 14:33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注释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

译文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注释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料峭qiào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先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参考资料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7-68.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3-64.
3、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49.
4、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45-647
5、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14-215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